摘要:这种能力在年轻歌手里不常见,既能精准复刻经典,又能往歌里塞进自己的灵魂碎片。
单依纯在《歌手》舞台唱《珠玉》的片段。
已经不能文字表达出那种震撼的感受。
当她开口的第一句就让人想起江南的梅雨季。
细密、绵长,带着点潮湿的温柔。
这场景很容易让人想起三年前的《中国好声音》舞台。
十八岁的单依纯,穿最简单的白色套裙。
翻唱着歌手周兴哲《永不失联的爱》。
那时候没人能想到,这个眼睛亮晶晶的姑娘。
她会用一首情歌把李健、谢霆锋、李宇春三位导师都唱到尖叫转身。
李健当时就说“她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没办法”。这话确实不假。
单依纯的嗓音像被雨水泡过的丝绸,滑溜溜的却带着筋骨。
翻唱《给电影人的情书》时。
她把张艾嘉原版的沧桑感,唱成了少女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的倔强。
这种能力在年轻歌手里不常见,既能精准复刻经典,又能往歌里塞进自己的灵魂碎片。
但最近的风向变了。
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单依纯吊打林忆莲”“00后碾压实力唱将”的话题。
有营销号把她和王菲的唱腔放在一起做拉踩视频,配文“天后接班人预定”。
要知道,林志炫的《单身情歌》在KTV被点唱了这么多年。
1991年他唱《认错》时,单依纯还没出生呢。
这位被称作“人类唱功天花板”的歌手,最可怕的不是高音能飙到G5。
而是能把《没离开过》这种炫技神曲,唱得像在咖啡馆和老友叙旧。
去年他在《披荆斩棘的哥哥》里和热狗合作《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硬是把说唱和美声揉成了棉花糖。
把单依纯和林志炫放在一起比较,就像让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和马拉松冠军赛跑。
前者赢在新鲜感,而后者赢在耐力值。
单依纯的即兴转音像初春的柳枝,嫩生生地往各个方向舒展。
林志炫的换声区处理则像故宫的斗拱,严丝合缝到让人惊叹。
但在音乐领域,这从来不是田径比赛,不需要分出输赢。
娱乐圈捧杀新人的戏码,每隔几年就要上演一次。
2005年超女爆红时,有媒体说李宇春能“终结华语乐坛青黄不接”。
2012年《中国好声音》捧出吴莫愁,又有人喊“华语乐坛迎来颠覆时刻”。
结果呢?真正能留下姓名的,还是那些在热搜退潮后,依然在录音棚里抠细节的歌手。
单依纯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天后小王菲”的帽子。
这姑娘在《爆裂舞台》里翻唱《R&BAllNight》。
把电子核编曲改成钢琴弹唱版,证明她有改写经典的野心。
但野心和实力之间,隔着无数个凌晨四点的录音棚。
林志炫今年56岁还在尝试音乐剧唱法,这种“笨功夫”才是行业里最稀缺的。
观众总爱造神。今天把新人捧上神坛,明天就可能因为某个走音片段把人拽下来。
周深刚火时被说“男身女声”是奇观,现在靠《大鱼》成了OST之王。
毛不易刚出道时被嘲“不会跳舞的偶像”,现在用《消愁》证明好词比舞步更加动人。
时间会筛选出歌手中真正的珍珠,不需要我们急着贴上标签。
单依纯的微博简介写着“唱歌的”。
这三个字比任何头衔都实在。
希望她能继续当那个在浴室练歌的姑娘,把每个转音都磨出包浆。
而不是被推着去当什么“天后接班人”。
毕竟,我们听的是歌,不是人设。大家说对吧?
来源:浅小苒娱乐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