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平津侯为什么要抢癸玺?原来,这才是他把蒯铎剥皮的真相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22 12:20 2

摘要:《藏海传》在热闹的剧宣下开播,除了支持爱豆的新剧之外,更要的是俊男美女的颜值让人挪不开视线。

《藏海传》在热闹的剧宣下开播,除了支持爱豆的新剧之外,更要的是俊男美女的颜值让人挪不开视线。

帧帧都是值得细品的程度。

在继上一部和任敏搭档的古装之后,这是他的第一部大制作男主戏。

豪华的阵容班底,和一众老戏骨同台飙戏,前10集看下来,可谓是“神仙打架”热闹非常。

细思极恐的三个铺垫

对于喜欢抠细节,讲逻辑的观众来说,这绝对就是值得细品的一部好剧。

单从藏海的这条主线来说,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他过去的所见所闻,认识的长辈朋友,都在提醒着他灭门的仇。

以及,香暗荼在小时候在他背上留下的两道鞭伤。

这个铺垫,更是贯穿后续剧情的发展。

在最新剧情中,藏海就是凭此伤痕跟三师兄观风,也就是如今的慧剑相认。

不仅如此,剧中还有另一个铺垫。

那就是平津侯的小儿子庄之行,当初他被藏海等人抓走,虽然没有见过藏海背上的伤,却是听几个师兄们形容过。

而正是因为如此,在跟观风相认后,藏海又凭此伤疤跟庄之行相认。

而,藏海之所以暴露身份,恰恰是因为他也看穿对方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那份怀有目的的不纯粹。

剧情紧密,环环相扣,每一个铺垫都没有让剧情落下。

初时,我还以为小时候的鞭伤会是突兀剧情的一个败笔时,却发现是我狭隘了。

那鞭伤,看似是藏海身份暴露的定时炸弹。

实则,是他过去身份的辨别,也是他今后复仇路上寻找同盟的标志。

为何这样说?因为知道这道伤疤存在的人都和藏海有着同样的仇人。

就拿观风来说,多年后重逢,他不是庆幸自己逃过灭门,而是那句“没能跟师父师娘一起死”的自责。

作为幸存者的观风,活着的每一天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想着有一天可以亲自为师父和师娘们报仇。

所以,他势必会对藏海的身份守口如瓶。

而香暗荼和庄之行,一个是灭族的恨,一个是杀母的仇,他们都跟藏海一样有着同样的目标。

所以,也就不可能将藏海都身份泄露出去,反而还会是藏海隐藏身份最有力的帮手。

但,在第十集的时候,神秘人恩公又出现了,还跟藏海说他的仇人不止一个。

癸玺的真相

那么这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他们为什么都要争抢的癸玺?

我想,这个问题现在才算真正告诉我们。

还记得在第一集的时候,蒯铎意外发现塔下的阴兵,训练有素且凶神恶煞,与他一同下来的同伴也葬身于此。

而蒯铎在地下观察时发现一块癸玺,并以此控制阴兵顺利逃了出来。

不过,他的离开却能让平津侯马上发现,并且追了出来。

这就说明平津侯早就知道塔下有阴兵的存在,而那座塔从一开始就是掩人耳目的一个障眼法。

平津侯要的,就是被蒯铎拿走的癸玺。

藏海一家被灭门当晚,来的都是平津侯的人,就连附近的邻居也因此遭了毒手。

但,原本应该有的三条鱼符,在平津侯的书房里却只看见了一条。

如此,也就对得上神秘人恩公所说的那般,藏海一家被灭门的仇人不止平津侯一人,还有另外两人。

要知道,平津侯在京中势力不小,能与他平起平坐,甚至还能心甘情愿把拿到手的鱼符分出去的人,绝不是普通人。

所以,另一个就是宫中的红人曹公公。

他跟平津侯内外勾结,甚至还出手帮他拦下那些不好言论发奏章。

那么分走鱼符的人,势必都和平津侯有着莫大关系的人。

只不过,最后一个仇人却是一个谜团。

就连恩公也不知道最后一个人到底是谁,只知道灭门案当晚曹公公和平津侯一起去见了他。

那么另一个人,绝对是身份和地位都十分显赫,甚至还能驱使他们两个人的存在。

如此看来,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平津侯征战沙场多年,当今皇帝根本不需要阴兵,即便想要,多的是师出有名的借口,又怎么会把蒯铎一家逼上绝路。

要知道,一道圣旨下来,蒯铎自然双手奉上,又何须这样的雷霆手段。

甚至,都没有机会让平津侯瞒下三条鱼符的存在。

那么,需要阴兵的,就只能是觊觎皇位的人。

只是,让我不明白的是,平津侯既然拿不到完整的癸玺,为什么要折返回去抢走藏海父母的尸首,还做出那么残忍的事情。

抢夺尸首的3个含义

藏海在书房的密室里看见父母痕迹的那一刻,内心有多么无助。

即便,皮囊早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出恶臭,即便父母早已经不在了,可一瞬间却肯定了他想要复仇的决心。

藏海怎么也没想到,原本葬身在火海里的父母,会被平津侯制成“稻草人”

他没想到的,也恰恰是我们所感到意外的。

想要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这样做的前提,首先得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这10集的剧情来看,可以看得出平津侯是一个重视家族血脉,且疑心很重的人。

他会对根本不成器的儿子苦心谋划,甚至找好藏海当他的幕僚。

可,他不会对任何人付出绝对的信任,即便是在自己身边多年的杨真,也会因为藏海的一句话而心生猜疑。

甚至,还想过以身入局,逼藏海杀了自己。

他的种种试探和疑心的方式,都与他多年征战沙场有关。

战场上,多的是尔虞我诈,言不由衷。

但,这也是他抢走藏海父母尸首的原因。

灭门当晚,他利用蒯铎的家人逼问癸玺下落,觉得没有人可以躲过亲情这一关。

也绝对自信的以为,生死面前任何事情都是小事。

可没想到,平津侯输给了蒯铎和他家人的感情,宁愿赴死也绝不独活。

身为将军的平津侯,战场上他看多的是世态炎凉,是人心冷暖,不然他也不会处处防备。

由此可见,在一点上其实平津侯对蒯铎还是有钦佩的。

只是,在我看来,这份钦佩的背后,更多的是不解。

蒯铎拿走癸玺之后,平津侯很快就知道是被他拿走了,一路上都穷追不舍。

甚至,还在追寻的过程中知晓蒯铎一家的情况,这足以说明平津侯的眼线之多,速度之快。

然而,蒯铎从冬夏回来之后就没有去过其他地方,鱼符都在身边其他东西应该也会来不及藏才对。

所以,我想,平津侯有此举动也是为了找到完整的癸玺,看看他是不是早已经吞下腹中了。

而,在找不到之后,更多的是愤怒。

视人命如草芥,把蒯铎夫妻两人制成“稻草人”藏于书房收藏起来,也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好胜心。

手段之狠毒,方法之残忍,换做是我也按耐不住复仇的决心。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干水木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