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前两天,我看完央八播出的《藏海传》头两集,秉着就事论事的态度,写了篇剧评,中心思想就一个:这剧本,有点对不起观众。当时我还特意强调,剧本底子不行,演员再怎么折腾也费劲,所以没太往主演们的演技上深究。
话说前两天,我看完央八播出的《藏海传》头两集,秉着就事论事的态度,写了篇剧评,中心思想就一个:这剧本,有点对不起观众。当时我还特意强调,剧本底子不行,演员再怎么折腾也费劲,所以没太往主演们的演技上深究。
嘿,谁承想,就这么点到为止的剧本批评,居然也像是捅了马蜂窝,评论区那叫一个热闹,不少“拥护者”直接开腔,火力十足。得,既然大家这么热情,那咱今天就敞开天窗说亮话,聊聊肖战在这部剧里的演技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还是那个观点:《藏海传》的剧本确实存在不小的硬伤。这就好比大厨做菜,米都没有,你让他怎么做出满汉全席?剧情逻辑上的窟窿、男主角人设的摇摆不定,这些我在上篇文章里已经吐槽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今天咱们单拎出男主角的演技来盘,但依旧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编剧和导演,你们到底想让男主角在特定情境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部戏,一个角色,在不同桥段里呈现的面向应该是清晰且有逻辑的。比如,被二师父“套路”时,男主角该是懵懂天真,还是心知肚明地藏拙?面对女主的“小聪明”,他又该是何种反应?生死关头,侯爷要取他性命,此刻的他,是惊恐万状,是强作镇定,还是另有盘算?这些细微之处,剧本层面首先要梳理明白,导演才能给演员下达精准的指令。
至于肖战能不能接住这些指令,那是后话。但眼下《藏海传》给我的感觉是,主创团队自己似乎都没太想明白,很多场戏里,男主角的人设特点到底要往哪个方向使劲。这也让我不禁怀疑,这部剧和郑晓龙导演的关联度究竟有多大?(之前有朋友留言说,怀疑郑导只是挂名帮衬好友之子曹译文导演,这猜测倒也耐人寻味。)
你想啊,连角色在特定场景该聪明还是该犯傻,是真傻还是装傻,都没个准信儿,演员要怎么演出层次感?就拿男女主角初次交锋那场戏来说吧,简直是剧本人设混乱的集中体现。一会儿男主角啥也不懂,全靠女主科普,显得有点“铁憨憨”;转眼他又开始秀智商,提醒女主小心暗器。结果呢?被女主小小戏耍一番,立马抱头鼠窜,那狼狈样儿,哪还有半点高人风范?这到底是聪明,是愚笨,还是在刻意藏拙?剧本自己都打架了。
面对这样的“精神分裂式”剧本,肖战估计也是一头雾水。导演呢?我猜也只能摊摊手。坊间有传闻说郑晓龙导演只负责男主线的戏份(未经证实),即便是这样,面对如此割裂的人设,恐怕也难有回天之力。这种情况下,最稳妥、也最不容易出错的表演指令或许就是——演个“呆子”吧。因为“呆子”不需要太多表情,情绪可以藏得很深,甚至干脆没有,这样至少不会因为情绪表达不当而出戏。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演法,自然谈不上高明,但在烂剧本面前,似乎也成了一种无奈的“最优解”。
所以,当男主角落荒而逃,女主站在阁楼上那句“真是一个呆子”的台词出来时,反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喜剧效果——剧情、台词和男主的表演,在此刻达成了诡异的和谐。或许是剧本的锅太大,又或许是肖战自身的表演确实还有提升空间,总之,在已经播出的这几集里,他似乎在每个场景都把这种“呆滞感”贯彻到底了。偶尔需要点缀表情,也多半是略显僵硬的微笑,看得人有点替他捏把汗。
要说把“怯场感”暴露得比较明显的,还得是男主角和侯爷正面硬刚那场戏。侯爷要杀他,按理说,男主角即便不肝胆俱裂,也得演出几分惊惧或伪装出的恐慌吧?但肖战的演绎,给我的感觉就是俩字:抽离。他仿佛不是那个命悬一线的人,倒像是个在前排嗑瓜子看热闹的观众。这种“我在哪,我是谁,他们在干嘛”的旁观式演法,前几年某位大导演的公子也曾倾情奉献过,当时可是把网友们乐得不行。
平心而论,我倒觉得肖战这种略显内敛甚至有些“面瘫”的表演风格,未必不适合所有类型的剧。某些商业大剧可能确实需要更外放、更有张力的演绎,但他这种状态,如果放到一些严肃文学改编的作品里,比如《尘埃落定》里的傻子少爷,或是《丰乳肥臀》里的上官金童,说不定反而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甚至可能一战封神呢。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演员的戏路,终究还是要靠作品和角色来不断打磨和验证。
希望后续的《藏海传》能在剧本层面有所提升,也期待肖战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表演节奏吧。
来源:娱生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