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万耳环争议,警惕未成年艺人沦为消费主义符号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2 10:51 2

摘要:近日,演员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分享成人礼照片,佩戴的耳环被指价值约230万元,引发网友对其高额消费和家庭背景的质疑,一则价值230万元的耳环,将未成年演员黄杨钿甜推上舆论风口浪尖。(5月20日 《扬子晚报》)

□龙玉梅(西南科技大学)

近日,演员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分享成人礼照片,佩戴的耳环被指价值约230万元,引发网友对其高额消费和家庭背景的质疑,一则价值230万元的耳环,将未成年演员黄杨钿甜推上舆论风口浪尖。(5月20日 《扬子晚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进军娱乐圈,包括未成年人,他们在获取名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被娱乐圈中追求高奢与自大的风气所侵染。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如何守护未成年艺人的成长底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

16岁少女的成人礼饰品被指价值约230万元,这种错位的消费观刷新了公众的价值认识。演员黄杨钿甜佩戴“高奢”首饰引发网友的热议,一方面是黄杨钿甜的父亲曾是公务员,与之不匹配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作为未成年人中的公众人物追求高奢消费的行为极易为引发模仿热潮,为未成年人树立扭曲的价值取向。当公众人物的社交平台成为某奢品牌的展示平台、机场接机沦为某品牌的宣传平台时,他们作为消费主义符号也正在影响着青年的认知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对未成年艺人的异化呈现出系统性特征。从“3岁童模日均拍摄10小时”到“8岁网红日进斗金”,从“饭圈集资应援”到“天价出道位竞拍”,部分MCN机构正在将未成年人工具化为流量变现的载体。某些经纪公司通过“富二代人设”“名媛路线”包装未成年艺人,刻意制造消费主义景观吸引眼球。这种资本逻辑不仅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催生出注重穿戴奢侈品的畸形价值导向。

破解这一困局需要构建多方联动的治理体系。主管部门应当细化《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严格限制未成年艺人商业代言品类,建立片酬公示与收入信托制度;文娱行业建立未成年人从业伦理规范,禁止经纪公司进行过度消费营销;家庭和学校更应承担教育主体责任,帮助年轻艺人建立正确的财富观。

这场关于天价耳环的讨论,实质是对文娱产业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社会担忧。当资本狂欢遮掩了成长的本真,当物质符号异化了人生的价值,更需要守住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底线。比230万耳环更珍贵的,是每个青年都该拥有的不被物欲绑架的青春。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