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越剧舞台上,一个演员想要成为顶流,除了实力之外,运气也很重要。而运气的背后,一方面是时代机遇,另一方面则完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根据编者观察,60后这一代演员是最幸运的,她们的职业生涯都是伴随越剧艺术大发展这个背景,而且竞争也相对较小,
在越剧舞台上,一个演员想要成为顶流,除了实力之外,运气也很重要。而运气的背后,一方面是时代机遇,另一方面则完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根据编者观察,60后这一代演员是最幸运的,她们的职业生涯都是伴随越剧艺术大发展这个背景,而且竞争也相对较小,感觉只要能坚持,基本上都能成为名角儿。
但70后,80后这两代人就有悲催了,很多人十几岁入行,即便实力很强悍,但唱到四五十岁也未必能取得60后这代人同期的成就,而且还可能被90后“拍在沙滩上”。这样的例子不少,而编者觉得浙江小百花的李霄雯就是其中的典型。
李霄雯是80后尹派小生的优秀代表,还是给老茅端过敬师茶的大弟子,她长得好看,业务能力也强,妥妥的“实力”派,如果你认真看过她的表演,会发现她的艺术实力可以说比现在大火的陈丽君高出一大截。
李霄雯是余杭人,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戏剧金桂奖获得者,她11岁就进入杭州市越剧培训班,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扮相俊朗,唱功扎实,表演流畅有感情,早期演出的《杨乃武》曾获得杭州市新剧目一等奖、浙江省戏剧节青年演员优秀表演奖;2006年,李霄雯还获得“越女争锋”金奖与“越女十姐妹”称号,早早成为了越剧中生代领军者。
其艺术生命力更是跨越三十年,九十年代入行,直到现在都处于“高产”状态。2023年参演现实题材越剧《钱塘里》,饰演陆亚飞一角;在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中突破性饰演贾廷,这个冷面权臣被她刻画得层次分明;2024年法国巡演中,她与梅花奖得主蔡浙飞同台,在《牡丹亭·幽媾》中化身柳梦梅,把传统越剧那种缠绵悱恻生动地展现到观众们眼前。
然而,与斐然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霄雯在戏迷眼中始终是一种“温吞”存在,90后演员陈丽君本是《新龙门客栈》中饰演贾廷的B组,但她却以单手抱转的“性张力”画面收割百万流量,成功出圈,但李霄雯却始未能在新媒体领域中掀起同等声浪。
即便她在同剧中饰演的贾廷同样精彩甚至比陈丽君演得更好,即便她主演的《钱塘里》斩获浙江“五个一工程奖”,但始终停留在“实力派”而非“现象级”,这只能说“小火靠捧,大火靠命”。
回望李霄雯的艺术轨迹,处处可见开拓她在不停的努力:早年演传统戏中规中矩,这几年开始顺应趋势参演“新越剧”,从《新龙门客栈》沉浸式小剧场与观众近距离互动,到《钱塘里》用越剧语言表现都市伦理,她始终呈现出上进、创新的姿态。可谁能想到,坚持了这么多年,流量却被90后的抢走了。
出现这个情况,我只能说是她运气不好,没有其他原因。
李霄雯在30多岁时恰逢传统剧场传播的式微期,彼时短视频平台尚未崛起,戏曲演员的“破圈”依赖有限的电视曝光与线下口碑。而如今年过四十的她,虽也在尝试各种新媒体渠道,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排作品与粉丝互动,却没有90后、00后演员演员那种网感,因为90后、00后演员和互联网观众是天生同频的,80后在短视频领域很难竞争过她们。
有网友曾评论:“若早十年有短视频平台,这位越剧大姐大定能火得一塌糊涂。”编者对这个观点极为赞同,因为三十岁左右的她,正是扮相、唱腔、舞台表现力的巅峰期,若有短视频加持,《三笑》中风流倜傥的唐伯虎、《魂断深宫》中悲情李贤的经典片段,或也能如《梁祝》一样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而今,越剧生态已变:年轻观众追逐“CP感”,市场渴求“新国潮”,这对以“稳”见长的她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不过,编者相信“是金子终究会发光”这句话,努力的人即便少了点运气,不能成为顶流,但业务能力肯定会被懂行的观众,会被业内的专业人士所认可。如今,即将面临评梅门槛的李晓雯在浙百演员中,从综合条件来看,是这两年是最有希望“摘梅”的人。希望她早日获得梅花奖,弥补在《新龙门客栈》这部戏中没有爆火的遗憾。
来源:莫得名字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