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赵本山决定退出春晚那年,全国“炸开了锅”。
观众都不理解他为何做出这个决定。
那些年,有关他“消失”得到传言此起彼伏。
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哈文。
或许,她才是“罪魁祸首”!
对于哈文,很多人不熟悉这个名字。
她就是李咏的妻子。
她于1987年考入中传播音系本科。
后又攻读电视节目制作系研究生。
毕业后进入央视2套经济部工作。
她在央视的职业生涯中成绩斐然。
凭借新闻《一个人和一条法规》获得“中国新闻奖”。
1996-2003年连续担任3・15晚会节目导演。
还曾与丈夫携手打造了《非常 6+1》《梦想中国》等知名节目。
2011年,她被任命为2012年春晚总导演。
新人上任,势必会迎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的第一剑,就斩向了赵本山!
在大众的记忆里,老赵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从1990年首次登上春晚,凭借《相亲》崭露头角开始,他就开启了长达20余年的辉煌历程。
此后,他几乎年年与观众准时相约,成为春晚的常客和标志性人物。
那些年,他带来了一部又一部令人捧腹大笑、拍案叫绝的小品。
从《卖拐》到“白云黑土”,这些小品至今还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他的小品之所以备受喜爱,在于他能够精准地捕捉生活中的点滴。
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融入作品之中。
他的表演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极易产生强烈的共鸣。
同时,他那一口东北话,为小品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和地域特色。
然而,他的创作理念,却被打上了“落伍”!
初掌春晚的执导大权,哈文深知春晚在观众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面临的时代挑战。
她决心要为这个舞台注入新的活力。
让它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推动春晚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
在节目内容上,她强调提升节目质量,注重节目要有教育意义。
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传递更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推动节目向多元化发展。
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娱乐形式。
在节目形式上,她大胆革新。
砍掉了例如贺电环节、广告植入和倒计时钟声等一些延续多年的传统元素。
简化晚会流程,让春晚更加聚焦于节目本身,回归艺术表演的本质。
避免商业和形式化因素对观众欣赏节目的干扰。
同时,她还积极引入新的表演形式和年轻的表演人才,力求为舞台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这些改革初衷确实是好的,但是却打破了观众对春晚以往的固有认知。
更让喜剧演员有苦难言!
赵本山与哈文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在于创作理念的巨大分歧。
赵本山,这位从东北黑土地走出来的喜剧大师。
他的小品创作理念深深扎根于民间。
源自对普通百姓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与深刻理解。
在他看来,小品的首要任务是给观众带来快乐!
让大家在忙碌一年后的春节,能在欢声笑语中放松身心。
教育意义可以在幽默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体现,而不应成为小品创作的主要目标!
而哈文所秉持的理念则与他截然不同。
哈文当上制作人后,开始被社会的发展理念和趋势所影响。
她希望春晚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更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能量。
这种创作理念的巨大差异,导致二人一度“剑拔弩张”!
2012年,赵本山为春晚精心准备了小品《相亲2》。
这个小品延续了他以往的风格。
以东北农村的相亲故事为背景。
通过展现人物之间的有趣互动和矛盾冲突,制造了诸多笑点。
然而,在审核中,该小品却因教育价值不够而未能通过。
这让老赵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
他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创作风格,在哈文这里却得不到认可?
此后,他又拿出了其他备选小品,但同样遭到了拒绝。
理由依旧是内容缺乏教育意义,不符合春晚的改革方向。
这一系列的否决,让他与哈文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也让他对春晚的创作环境感到愈发不适。
最终,在多次尝试无果后,他只能选择退出春晚。
而他的退出,对春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这些年,大众越来越反感“包饺子”式的团圆,更加怀念赵本山时期的小品。
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在最幸福的时刻被人“教育”!
改革后的小品,过于注重传达某种理念或价值观,忽视了观众对娱乐性的需求。
导致小品的笑点变得生硬,观众难以产生共鸣。
例如,一些小品为了突出教育意义,强行加入一些大道理。
导致剧情拖沓,表演也显得刻意让观众越看越觉得尴尬无聊。
同时,语言类节目在春晚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
歌舞表演的比例大幅增加。
虽然歌舞节目在舞台效果上更加华丽。
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语言类节目才是春晚的点睛之笔。
随着舞台越来越“官方”,观众的不满声也到达了高潮。
一些观众表示:
“现在看春晚就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缺乏真正的乐趣和吸引力。”
网上也出现了大量关于春晚的负面评论。
吐槽节目质量下降、形式化严重等问题。
很多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期待春晚。
甚至有些人选择在除夕夜放弃观看节目,而是去做其他事情。
收视率是衡量春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哈文改革后,春晚的收视率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她执导的几届春晚中,收视率较以往有了较大幅度地下降。
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观众对改革的不认可,春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不如前。
收视率的下滑,不仅让央视面临巨大的压力,也让各界对春晚失去了期待。
事业面临质疑不说,她的生活也变得一地鸡毛。
当初与李咏走到一起时,她的父亲死活不同意。
因为两人属相不合。
后来排除万难好不容易建立了家庭,却没幸福多少年。
1992年,二人结婚。
2002年,她们的女儿出生。
一家三口的生活温馨而甜蜜。
李咏在节目中毫不掩饰对她和女儿的爱,她也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他们的感情成为央视的模范。
可命运却在2017年给了这个幸福家庭沉重一击。
李咏突然晕倒在化妆室,随后被确诊患有癌症。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哈文和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然而,哈文没有被困难打倒。
她迅速调整心态,陪伴丈夫前往美国接受治疗。
在长达17个月的抗癌治疗过程中,她始终不离不弃,悉心照料。
她每天为丈夫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
陪他聊天、散步,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她在网上坚持打卡说“早安”。
每一声问候背后,都饱含着对丈夫深深的爱意和对新一天的期盼,希望他能多坚持一天。
然而,病魔无情。
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李咏还是离开了人世。
她悲痛欲绝,发文“永失我爱”。
字字泣血,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自从丈夫去世后,她便将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上。
她将全部的时间和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
陪伴女儿成长,帮助女儿渡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同时,她也通过各种方式疗愈自己。
学习画画、看展、学习外语,努力让自己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尽管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她的坚强与勇敢令人敬佩!
对于春晚而言,哈文的改革无疑是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
她试图打破春晚原有的传统模式,为这台历史悠久的晚会注入新的活力。
让它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
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追求教育意义的过程中,部分节目忽视了观众对娱乐性的基本需求。
对于春晚的未来发展而言,如何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是它面临的重要课题。
若是它能通过开展民意调查、网络互动等方式。
广泛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融入到节目创作和编排中。
说不定春晚能恢复以往的辉煌,大家觉得呢?
看完记得关注(@2号探秘人)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参考资料:
资料:《非常6+1》节目制片人哈文简介-搜狐娱乐. 搜狐娱乐.
春晚三年 哈文是个传奇. 人民网.
哈文疑从央视辞职 曾终结赵本山连上18年春晚纪录. 搜狐新闻.
哈文圣诞前夕微博发文,内容却只有4个字,李咏去世原因揭秘. 海峡网.
来源:2号探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