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传部电影局:以国产电影为笔 绘中国故事华章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2 00:31 1

摘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025年我国春节档期刷新了票房总量、观影总人次等多项纪录,上映的多部影片类型多元、题材丰富,《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以超过150亿元的票房跻身全球影片单片票房榜前五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025年我国春节档期刷新了票房总量、观影总人次等多项纪录,上映的多部影片类型多元、题材丰富,《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以超过150亿元的票房跻身全球影片单片票房榜前五,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出了努力,有力彰显了文化自信。近年来,中央宣传部电影局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电影方案。

“华表奖”“五个一工程”等奖项在引导业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产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和灵感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为国产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和灵感源泉。国产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国产电影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通过创造性改编,赓续民族精神的血脉联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影片既表达传统的民族精神也传递敏锐的当下情感。《哪吒之魔童闹海》取材中国传统神话“哪吒闹海”的故事,注入主角奋斗不息的时代精神,将传统神话中的伦理困境转化为现代生活中的身份焦虑,将现代内核融入传统故事,赋予其与现代青年对话的生命力。《封神》系列电影,将商周历史与神话传说有机融合,在“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中注入公平正义、自我实现等现代价值观,产生了广泛共鸣。

以技术赋能与文化表达践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电影科技的发展、技术美学的进步、叙事方式的创新、视觉图谱的转换,为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国产电影的技术革新已经超越工具理性层面,形成了具有文化主体性的“技术美学”复合体系,电影科技的发展使得工业级大片成为可能。《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汇聚了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国漫人才,自主研发的特效技术突破了好莱坞的技术垄断。运用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引擎”“乾坤流体系统”打造气势恢宏的“高燃”场面,实现东方美学的现代化表达,塑造了一场技术和艺术的完美共振。《流浪地球2》采用虚拟拍摄、虚拟现实(VR)模拟、人工智能(AI)修复、3D打印等技术,展示了太空电梯、月球核爆、陨石坠落等场景,实现了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双重突破。中国电影人不断攻克“卡脖子”难题,构建起从放映设备到制作标准的完整技术生态链。技术的自立自强不仅降低了创作成本,更让中国故事的表达摆脱技术依赖,实现文化主体性和技术美学的回归。

创新叙事模式和表达方式,构建电影领域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大胆尝试非线性结构、人像展览式结构、多类型化杂糅,深挖人物的内心世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杜绝概念化、脸谱化、扁平化、悬浮化表达,展现故事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生。《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不再是单纯正义的英雄形象,他的叛逆、挣扎以及最终的自我救赎与当代中青年观众的成长困境和身份认同相契合。《长安三万里》以“诗电影”的形式打破线性叙事惯例,通过几十处诗歌吟诵的场景构建交叉时空,展现了自由驰骋、天高任鸟飞的盛唐气象。

“服化道摄录美”协同合作,以新的视觉图谱和文化符号打造国产电影的视觉奇观。《唐探1900》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在场景搭建和道具使用方面精益求精,在德州乐陵新建了一个20世纪初的旧金山。哪吒的独特造型混搭重庆方言的年轻化表达,符合现代审美的叛逆气质。《大鱼海棠》将福建土楼和道家元素融入创作,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趣和哲学思辨。

影片 《哪吒之魔童闹海》 的特效制作团队研究特效画面细节。

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国产电影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上映,票房屡创佳绩,有力证明了优秀的文化内核和真切的情感共振才是电影国际传播的突破口。在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打磨文化表达与语言转译。对一些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传统意象,在译介过程中要弥合文化鸿沟与认知差异,在保留原作风格的基础上让目标观众更容易融入情景、理解内涵、自然接受。注重建立专业译制团队,加大翻译推广力度,努力突破传播中的文化语言屏障。切实加强国产电影海外发行能力建设,壮大发行渠道,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结合,“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并重,构建更为多元立体的发行矩阵。要通过实施中国电影海外同映工程、共建华语电影文化周,提高世界对国产电影的认可度。培育和支持更多海外发行公司,拓展国产电影海外发行放映渠道。优化发行策略,寻找突破点扩大投放、错峰上映。充分利用当地媒体报道、影评人点评推荐,海外举办首映式、路演等活动,优化精准传播效果。

来源:旗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