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1日,“刘诗诗吴奇隆离婚”词条以火箭速度冲上热搜榜首,这已是两人自2022年以来第八次卷入婚变风波。
吃瓜群众雷达拉满!刘诗诗吴奇隆婚变传闻再登顶热搜!
2025年5月21日,“刘诗诗吴奇隆离婚”词条以火箭速度冲上热搜榜首,这已是两人自2022年以来第八次卷入婚变风波。
从《步步惊心》的“四爷若曦CP”到现实中的“豪门婚姻连续剧”,这对相差17岁的明星夫妻,究竟是真BE(Bad Ending)还是网友脑补过度?
自2024年底起,两人的婚变传闻便像连续剧般更新:
线索连环爆:刘诗诗长期不戴婚戒、微博零互动、商业关联切割(2025年2月刘诗诗转让江苏西子投资5%股权给吴奇隆),甚至台媒早在2024年就预言“25年上半年官宣离婚”。
沉默即态度?:面对5月20日多个娱乐博主“已离婚+8亿财产分割”的爆料,双方至今未正式回应,与2022年火速发律师函的举动形成鲜明对比。网友调侃:“不辟谣≈默认,内娱潜规则+1!”
两人的商业关联曾是“撒糖”名场面。2015年吴奇隆将稻草熊影业20%股权赠予刘诗诗,被戏称为“10亿聘礼”。
但2024年起,画风突变:
“定情公司”成历史:江苏稻草熊影业注销,吴奇隆新增影视投资业务,刘诗诗则注册3家文化公司,疑似单飞铺路;
对赌协议翻车:网传吴奇隆因刘诗诗复出剧《掌心》收视未达标,需自掏2.7亿补差额,成矛盾导火索;
代言捆绑:两人共同代言的母婴品牌合约规定“婚姻存续期间不得解约”,违约需赔3倍代言费,被指离婚官宣最大阻力。
吃瓜群众分裂成两大阵营:
支持离婚派:
年龄差埋雷:54岁吴奇隆被指“养老模式”,37岁刘诗诗事业回春,粉丝喊话“姐姐独美”;
家庭矛盾升级:台媒爆料婆媳关系紧张、子女教育分歧(台湾VS大陆择校)成导火索。
反对离婚派:
商业≠感情:股权变动被解读为“明星常规操作”,粉丝晒2024年9月两人带娃逛街照力证“感情尚存”;
沉默≠实锤:部分网友搬出杨幂名言“非官宣不认”,呼吁“放过低调夫妻”。
亲友力挺:吴奇隆母亲夸儿媳孝顺,苏有朋称“他们只是低调”。
这场婚变风波早已超越八卦范畴,成为娱乐圈生态的缩影:
CP滤镜破碎:从《步步惊心》的“宿命爱情”到现实中的“财产博弈”,网友唏嘘“剧情BE美学蔓延到真人”;
女强男弱困局:刘诗诗复出后凭《淮水竹亭》翻红,吴奇隆却淡出幕前,被指“女A男O”模式加剧关系失衡;
沉默经济学:业内人士猜测不官宣或因代言违约金、对赌协议等利益捆绑,参考杨颖黄晓明“离婚拖播剧”套路。
截至发稿,这场“婚变连续剧”仍停留在“工作室装死”阶段。
无论是真爱难抵现实,还是利益计算下的冷处理,吃瓜群众早已悟出真理:内娱婚姻的真谛,不在热搜里,而在资本局的Excel表里。
来源:小鱼视频娱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