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她的家人透露,朱媛媛已有5年的抗癌历程,在这段时间里,“她并没有悲观消沉,依然坚定,自信地面对困难。”就在5月1日,朱媛媛还曾在微博宣传自己参演的新剧。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全球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新发病例在30年间激增了79.1%,癌症年轻化趋势引发关注。撰文丨凌骏
今日,知名演员朱媛媛的家人发布讣告称,朱媛媛已于5月17日因癌症去世,年仅51岁。
据她的家人透露,朱媛媛已有5年的抗癌历程,在这段时间里,“她并没有悲观消沉,依然坚定,自信地面对困难。”就在5月1日,朱媛媛还曾在微博宣传自己参演的新剧。
去世消息公布后,众多演员、网友纷纷留言悼念,称演艺界失去了一位好演员。同时,也有不少人感到错愕,因为按照时间推算,朱媛媛在40多岁时就罹患癌症,“癌症年轻化”现象引发关注。
目前,家属并未公布朱媛媛具体罹患的癌种。通常而言,癌症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但在过去30年里,全球早发性癌症(
2023年,《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曾发布了一项涵盖204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在2019年,全球早发性癌症发病数达到326万,相比1990年增长了79.1%。
其中,乳腺癌是发病数和相关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每10万人中分别有13.7例和3.5例。其中,亚洲地区的早发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尤为显著,从1990年的每10万4.9-13.1人,上升至2019年每10万8.7-15.6人。
尽管抗肿瘤医疗领域飞速发展,但由于发病数大幅增加,早发性癌症导致的死亡仍在30年里增长了27.7%。除了乳腺癌,早发性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癌症,包括气管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导致了最多的年轻人患癌死亡。
另一值得注意的疾病趋势是,在30岁至54岁的人群中,女性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赶超男性。2023年刊发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50岁至54岁年龄组中,女/男的肺癌发病比例从2000-2004年的0.73,增长至2015-2019年的1.05。
在我国,部分癌种同样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中国人群早发性癌症的疾病负担分析及预测》调查发现,1990至2019年,我国早发性癌症的标化发病率从70.95/10万,上升至95.03/10万,其中早发性睾丸癌发病增长最快。
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则表明,我国30岁至39岁群体已占新发大肠癌患者的12.7%,这个数字在2010年时还不足4%。
目前医疗界普遍认为,针对不同的癌种,年轻化趋势无法由具体的几种原因完全阐明,但诸多证据均指向生活方式的改变。
“每个人都携带着成千上万的基因变异,其中一些会轻微增加患癌风险。”哈佛大学流行病学教授Shuji Ogino在去年9月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大会上解释,“当这些变异与某些环境变化相结合时,风险就会上升,比如摄入过多的糖、加工食品等,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今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李杰在提到乳腺癌时表示,“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化妆品中,可能含有较高剂量的雌激素类似物,还有一些塑料增塑剂、防腐剂等成分,这些都可能增强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作用,从而诱发乳腺癌。”
睡眠状况的改变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过去几十年里,全球睡眠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长时间工作制”在不少国家变得愈发普遍。有研究指出,睡眠质量差与癌症风险增加存在显著关联。
《中国人群早发性癌症的疾病负担分析及预测》指出,未来15年,中国早发性癌症的发病率还将继续上升,预计早发性癌症的标化发病率将从2015-2019年的91.83/10万,上升至2030-2034年的106.00/10万。
但由于早期检测水平和抗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研究预计死亡率将缓慢下降直至平稳。
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针对不同癌种的全国性早筛项目,同时免疫治疗、核医学等抗肿瘤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不断提高。
而从公众层面,研究指出,“吸烟、饮酒和饮食风险是早发性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限制吸烟和饮酒、改善饮食质量等,可以减轻早发性癌症带来的负担。”
参考文献:
1.Jianhui Zhao, Liying Xu, Jing Sun, Mingyang Song, Lijuan Wang, Shuai Yuan, Yingshuang Zhu, Zhengwei Wan, Susanna Larsson, Konstantinos Tsilidis, Malcolm Dunlop, Harry Campbell, Igor Rudan, Peige Song, Evropi Theodoratou, Kefeng Ding, Xue Li - Global trends in incidence, death, burden and risk factors of early-onset cancer from 1990 to 2019: BMJ Oncology 2023;2:e000049.
2.杨宗明,许健豪,朱章航,等.中国人群早发性癌症的疾病负担分析及预测[J/OL].科学通报,1-11[2025-05-21].
3.年轻人肠癌发病率十年飙升142%,肠道求救信号你听懂了吗?
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李杰:城乡差异与年轻化趋势下乳腺癌需提升早筛意识丨21CC肿瘤周
5.Jemal A, Schafer EJ, Sung H, et al.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in Women Compared With Men in the US. JAMA Oncol. 2023;9(12):1727–1728. doi:10.1001/jamaoncol.2023.4415
本文来源:医学界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