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夏:22位演艺界人士相继离世,朱媛媛抗癌五年后辞世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1 20:09 1

摘要:2025年5月21日,演员辛柏青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沉痛的消息:与他相伴多年的妻子、演员朱媛媛因癌症医治无效,于5月17日上午11点39分离世。辛柏青在讣告中写道:“媛媛与病痛抗争近五年,始终以乐观和坚韧面对每一天,从未向命运低头。”这段文字让许多网友动容,

2025年5月21日,演员辛柏青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沉痛的消息:与他相伴多年的妻子、演员朱媛媛因癌症医治无效,于5月17日上午11点39分离世。辛柏青在讣告中写道:“媛媛与病痛抗争近五年,始终以乐观和坚韧面对每一天,从未向命运低头。”这段文字让许多网友动容,也再次让人们关注到癌症对普通家庭的残酷考验。

朱媛媛的去世,只是今年演艺界众多告别中的一幕。据《潇湘晨报》统计,截至2025年5月21日,已有2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演艺界人士相继离开。他们的名字中,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演员、歌手,也有为传统艺术奉献一生的老艺术家,还有默默耕耘的幕后工作者。

老艺术家:传统艺术的守护者
在今年的逝者名单中,多位老艺术家的离去令人唏嘘。他们用一生坚守舞台,将传统艺术的火种代代相传。

京剧余派老生名家陈志清,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的唱腔浑厚深沉,曾让无数戏迷如痴如醉。闽剧表演艺术家林淑英,扎根福建地方戏曲舞台六十余载,将闽剧的婉转唱腔与细腻表演带向全国。湘剧艺术家王永光,则以一部部经典剧目为湖南戏曲注入生命力,晚年仍坚持授徒教学,被同行称为“湘剧活字典”。

相声界也痛失一位重量级人物——武福星。他与搭档的经典段子曾是几代人的笑声记忆,晚年虽淡出舞台,却始终关注相声新人的培养。而表演艺术家李瑞芳,早年以话剧舞台上的精湛演技闻名,退休后投身戏剧教育,许多活跃在荧幕上的演员都曾受她点拨。

台前幕后:熟悉的面孔与声音
除了老一辈艺术家,今年离开的还有许多观众熟悉的演员和音乐人。

演员张立威早年以反派角色深入人心,近年转型出演温情父亲形象,被年轻观众称为“反差萌大叔”;梁祐诚凭借多部古装剧中的侠客角色走红,戏外却低调谦和,极少曝光私生活;演员高亮在话剧舞台上塑造过数十个性格迥异的角色,被业内誉为“舞台变色龙”。

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牛大姐”的扮演者童正维,以幽默犀利的表演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她的离世让网友感慨:“那个爱操心的牛大姐,终于可以休息了。”香港演员谷峰从上世纪70年代起活跃于影坛,饰演过上百个配角,虽鲜少担任主角,却以扎实的演技成为港片黄金时代的“黄金绿叶”。

音乐领域同样损失不小。歌手方大同的R&B风格曾引领华语乐坛潮流,他的《三人游》《爱爱爱》等歌曲至今传唱;音乐人韩贤光早年组建乐队、创作歌曲,晚年转向音乐制作,扶持过多位新人;歌手苟伟虽未大红大紫,但为其他歌手创作的《离歌》等作品成为经典。

家庭与行业的双重遗憾
一些逝者的离开,不仅让行业痛惜,也让公众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亲情之重。

歌唱家雍西是歌手韩红的母亲,她早年以《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闻名,晚年鲜少公开露面,但始终支持女儿的公益事业。她的离世让韩红在社交平台写下:“妈妈教我的第一首歌,我会唱给天堂听。”

导演郭少雄曾执导多部年代剧,擅长用镜头讲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他的突然离世让合作过的演员集体发文悼念。上海滑稽戏表演艺术家谭义存,用诙谐的表演记录市井生活,被观众称为“弄堂里的笑匠”,他的谢幕也让许多老上海人感叹“一个时代的笑声渐渐远去”。

幕后的名字,同样值得铭记
在聚光灯之外,还有一些幕后工作者为行业默默奉献。

著名播音员虹云,上世纪80年代因《话说长江》的解说词家喻户晓,她的声音被誉为“时代的旁白”;台湾音乐人韩贤光不仅是歌手,还担任过张学友、刘德华等巨星的演唱会监制;而宋庆龄的养女隋永清,早年参演过多部红色题材电影,晚年专注于文史研究,鲜少提及自己的特殊身份。

艺术长存,记忆不灭
22位演艺界人士的离去,让2025年的春夏蒙上一层淡淡的哀伤。他们中有人年过九旬,带着时代的记忆平静谢幕;也有人正值壮年,留下未完成的遗憾。但无论是舞台上的经典角色,还是荧幕前的鲜活形象,亦或是一段旋律、一句台词,都已成为观众心中不可替代的印记。

正如一位网友在悼念朱媛媛时所说:“他们教会我们如何演绎人生,也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告别。”艺术或许无法战胜时间,但那些曾打动过人心的作品,终将在记忆的长河中泛起微光。

来源:为了历史指标全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