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荣誉颁授仪式在杭举行,49部作品获奖,7部佳作签约落地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1 19:45 1

摘要:5月21日下午,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荣誉颁授仪式在杭州钱江新城盛大启幕,百余位电影编剧齐聚在夏衍先生的故乡杭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晓婷 郑天一 吴思娴

5月21日下午,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荣誉颁授仪式在杭州钱江新城盛大启幕,百余位电影编剧齐聚在夏衍先生的故乡杭州。

作为中国电影文学最高荣誉“夏衍杯”迎来全新升级,本次活动以“剧力破茧 本为成蝶”为主题,汇聚全国顶尖编剧、影视企业及学界代表,现场揭晓49部获荣誉剧本,并促成7部作品签约孵化。

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电影剧本中心主任秦振贵,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江平,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来虹,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副书记罗林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麦家等领导及文艺届嘉宾出席活动,著名编剧、作家刘恒老师,著名导演张艺谋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向本次活动及获荣誉者致意,共同见证中国电影文学的新里程碑。

“夏衍杯”第四次回杭州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190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他的旧居,就在严家路50号。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中学课文中《包身工》的作者,拿摩温、芦柴棒、纱厂女工……几十年过去,你依然还记得里面的那些称呼和细节。

但他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是舞台,是银幕。他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开启了中国电影界新路线。

夏衍先后以组织者、领导者的身份参与到上世纪中国的历史潮流中: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战争,几乎场场不落。

而他笔下的电影剧作《狂流》《春蚕》《风云儿女》《上海屋檐下》……具有无限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萦绕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于2006年创立的“夏衍杯”(前身是设立于1996年的夏衍电影文学奖),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电影剧本政府奖,奖项旨在服务全国制片机构、促进创作繁荣、发现培养编剧人才。

这是继2018和2019年、2023年之后,“夏衍杯”第四次回到杭州,并举办了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

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江平认为,在夏公的家乡举办“夏衍杯”,这对所有编剧来说都是值得骄傲和兴奋的事:“这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非常完美的逗号,这个逗号会让他们不停地往前。”

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电影剧本中心主任秦振贵

仪式在杭州夏衍小学的童声合唱《赤子之光》中拉开帷幕。这首为纪念夏衍先生创作的歌曲,呼应着这位新中国电影文学奠基人“为时代立传”的创作观。上世纪30年代,夏衍先生以《狂流》劈开左翼电影先河,而这次夏衍电影编剧周落地浙江杭州,也将“为时代立传”的基因注入到浙江大地上。

活动现场同步举行“夏衍电影编剧周落户杭州”签约仪式。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委宣传部三方代表共同签署五年合作协议,将杭州打造为中国电影文学创作高地。

49部获荣誉剧本揭晓

本届夏衍杯评选聚焦“生长之力”“破界之光”“时代之碑”三大维度,获颁证书作品涵盖现实关怀、类型创新与史诗叙事等。

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电影剧本中心主任秦振贵指出:本届“夏衍杯”首次设立了“主单元+院校单元”双赛道,共征集剧本1492部,同比增加21.2%,而在此当中,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显著,这也体现了中国电影原创力的春潮涌动。

49部作品脱颖而出:2部夏衍年度荣誉原创电影剧本,2部夏衍年度荣誉改编电影剧本,3部主单元“优秀电影剧本”,5部主单元“创意电影剧本”,7部主单元“成长电影剧本”,10部院校单元“优秀电影剧本”,10部院校单元“创意电影剧本”,10部院校单元“成长电影剧本”。

编剧张冀凭电影《三大队》获得了夏衍年度荣誉改编电影剧本。张冀说,夏衍是自己非常热爱、尊敬的剧作家,获奖是对自己特别的嘉奖。最近张冀正在改编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对中国小人物、空间的刻画,《林家铺子》等传记片对时代背景和人物的结合,对张冀“写上海”仍有很多影响:“有了前人的开拓,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变,要向夏衍先生学习,学习他了解人民的情况,学习他向外学习的精神。”

《第二十条》拿到了夏衍年度荣誉原创电影剧本。现场连线正在外地片场的导演张艺谋,作为编剧之一的张导说,这部电影的成功源于编剧团队用两年零七个月打磨剧本,呈现出社会的肌理,饱含着现实的温度。他还提到,夏衍年度荣誉电影剧本的设立对提升全行业对编剧,对编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度与认可度有重要意义。

蔡骏的《西冷之夜》获得了主单元“优秀电影剧本”,剧本中的“西冷”也来自浙江:“夏衍先生是伟大的电影家、文学家,对我来说拿到这个奖有重要意义。”

本届“夏衍杯”首次设立了“主单元+院校单元”双赛道,在主单元的基础上增设了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院校单元,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电影创作的基础是编剧,而青年编剧人才的培养对电影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本届“夏衍杯”在评选之外还增加了改稿等系列活动,受众从成熟编剧扩展到了高校学生,给青年电影人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在夏衍故乡举行本次活动,也为电影人提供了新的文化土壤,“夏衍先生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对时代的敏锐观察,对艺术形式的大众化表达的探索,对公平正义信念理想的不懈坚持,可能都会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地传达给现在的创作者。也希望通过活动发现更多的青年编剧人才,让大家真正的贴近生活,用更好的中国故事回馈观众,让中国电影走向新的高度。”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

7部剧本签约落地

活动现场,有7部剧本签订意向协议: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与编剧李玮、朱婧的电影剧本《明枪暗战》签约,浙江博采传媒有限公司与编剧张绮、李洁霖的电影剧本《鸟神呢喃》签约,浙江横店影业有限公司与编剧刘德濒、孙婉仪的电影剧本《和天堂接壤的地方》签约,之江编剧村(浙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与编剧高博、李小丹的电影剧本《消失的凶手》签约,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与编剧蔡骏的电影剧本《西冷之夜》签约,浙江华智数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编剧张英的电影剧本《白色童年》签约,工厂大门影业(上海)有限公司与编剧陈佳琪的电影剧本《浮油生物》签约。

工厂大门创始人、制片人黄旭峰担任了本届“夏衍杯”的终审评委,这也是工厂大门第一次参加“夏衍杯”的活动,他表示本届参赛作品题材非常丰富,囊括了历史、家庭、犯罪、悬疑等类型,“市场急需一些新鲜的创作者,年轻的创作者带来他们的新故事进入了这个行业,影视公司可选择的类型很多。”《浮油生物》讲述的是马来西亚无国籍华人的生存状态,该剧本非常工整,稍加打磨就可以进入落地阶段。

颁授仪式上,还举行了第二十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正如现场主持人所言:“当大幕落下时,正是新篇开启处。”这些扎根人民、观照时代的剧本,终将在银幕上绽放成光。

5月22日,“夏衍杯”还将在瑞立江河汇酒店举行电影剧本推介会,推动优秀剧本转化落地。

附评选结果——

一、2023-2024夏衍年度荣誉原创电影剧本

1、《第二十条》(编剧李萌、王天毅、张艺谋)

2、《长安三万里》(编剧王微)

二、2023-2024夏衍年度荣誉改编电影剧本

1、《三大队》(编剧张冀)

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编剧冉平、冉甲男、乌尔善、曹升)

三、主单元“优秀电影剧本”(按首字笔画排序)

1. 《西冷之夜》(编剧:蔡骏)

2. 《明枪暗战》(编剧:李玮、朱婧)

3. 《亲爱的生活》(编剧:林励)

四、主单元“创意电影剧本”(按首字笔画排序)

1. 《白色童年》(编剧:张英)

2.《莽夫》(编剧:刘沈、李锐)

3.《消失的凶手》(编剧:高博、李小丹)

4.《骑上野猪的那一天》(编剧:林诗云)

5.《跑江湖》(编剧:李娟)

五、主单元“成长电影剧本”(按首字笔画排序)

1. 《失窃的孩子》(编剧:苏阳)

2. 《对阵》(编剧:苑彬)

3. 《和天堂接壤的地方》(编剧:刘德濒、孙婉仪)

4. 《夜奔》(编剧:叶舟)

5. 《独生》(编剧:张学)

6. 《暖气》(编剧:胡晗)

7. 《遥远的普若岗日》(编剧:蔡宇)

六、院校单元“优秀电影剧本”(按首字笔画排序)

1.《吉祥如意》(编剧:褚鹏飞)

2.《合唱团的夏天》(编剧:王攸宁)

3.《芷江上的碧波》(编剧:邓雅川)

4.《枯水河》(编剧:刘春雨)

5.《亲启》(编剧:汤伶俐)

6.《原告》(编剧:刀安恒)

7.《浮油生物》(编剧:陈佳琪)

8.《谁杀了那个女高中生》(编剧:杨依丹)

9.《漂亮男孩》(编剧:岳 堂)

10.《凛冬》(编剧:毛瑞潇)

七、院校单元“创意电影剧本”(按首字笔画排序)

1.《一生只爱一个人》(编剧:李羚漫)

2.《十行情诗》(编剧:雷婷)

3.《三伏已至》(编剧:温嘉昕)

4.《大禹:沧海有路》(编剧:张夏怡)

5.《火锅之味》(编剧:郭培振)

6.《字水宵灯》(编剧:李姝锦)

7.《助浴师》(编剧:尹洪玉)

8.《非典型爸爸》(编剧:刘美岐)

9.《学兵团》(编剧:戎耀)

10.《暗影猎手:心光救赎》(编剧:阿依达娜·卡库)

八、院校单元“成长电影剧本”(按首字笔画排序)

1.《一个人的剧场》(编剧:曲艺)

2.《川北绝唱》(编剧:刘书慧)

3.《东·耶路撒冷》(编剧:薛英秀)

4.《鸟神呢喃》(编剧:张绮、李洁霖)

5.《我是遗照拍摄师》(编剧:简丹)

6.《歧路她乡》(编剧:张芸)

7.《乘上那列火车》(编剧:陈晓庆)

8.《寂静之声》(编剧:李凌好)

9.《黑石头和白石头》(编剧:谢亚轩)

10.《福寿绵绵》(编剧:赵多多)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