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清穿有多火?康熙有记载的儿媳妇全是穿越来的……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21 19:14 1

摘要:而早在影视剧出现之前,清穿小说就已经在网络风行了,《步步惊心》《梦回大清》《独步天下》更是被称为清穿的三座大山。那么,十年前的“清穿剧”究竟为什么这么火呢?清穿题材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看到这些经典清穿剧的名字,耳边是不是自动响起了《爱的供养》和《三寸天堂》?

而早在影视剧出现之前,清穿小说就已经在网络风行了,《步步惊心》《梦回大清》《独步天下》更是被称为清穿的三座大山。那么,十年前的“清穿剧”究竟为什么这么火呢?清穿题材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怎么老是穿到康熙朝?

清穿,顾名思义,是以主角从现代社会穿越到清朝为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十多年前,正是这类作品的爆火时期,清穿题材的影视作品接二连三地播出或上映,几乎每一部都引发了热潮。但是,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大部分的清穿题材影视剧,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以康熙朝作为背景,女主人公总是无比精准地降落到康熙年间,和宫廷的皇子阿哥们展开一场场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

比如,在电视剧《宫锁心玉》的开头,女主角从天而降,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周围人询问时间,当时的人回答:“康熙四十七年。”

此外,《步步惊心》的女主穿越到的是康熙四十三年。

为什么清穿会集中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内呢?

这是因为康雍乾时期是清代国力较为强盛、社会较为安定的时期。试想一下,要是女主人公穿越到了道光年间,面对的将是怎样的场景?若是穿越到了光绪年间,是不是还要写女主人公和光绪、慈禧一起弃京出逃?

到了清朝后期,清朝面对的是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义和团、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在沉重的历史面前,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展开就要困难得多,也会显得更加没有说服力。

而且,这些清穿作品往往喜欢打造“爱情修罗场”。修罗场要想好看,男主角们必须具备足够的魅力。在清朝历史中,康熙的皇子们无疑是这类题材的首选背景,毕竟康熙的皇子数量众多,还各有所长,相比之下,其他清代皇帝的儿子们多多少少显得略逊一筹。以乾隆朝皇子为例:乾隆帝的儿子中,顺利长大成人,并且没有早逝的皇子只有六人,其中还有一人跛足,二人被过继。而到了清朝后期,皇子的数量更是越来越稀薄,溥仪之所以能当上皇帝,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光绪帝并无亲生子嗣,只能从旁系择人继承大统……

再者,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故事太有吸引力。这些清穿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多围绕九子夺嫡的故事展开,让一个女子夹在几个正在夺嫡的皇子中间,安排他们发生爱情故事,大大地增加了故事的冲突性和悲剧色彩。比如《宫锁心玉》里的八阿哥和四阿哥都爱着晴川,最后八阿哥还和晴川一起回到了现代;《步步惊心》的故事也是如此,马尔泰·若曦作为一个现代人,眼睁睁看着剧情按照既定的历史轨道上演,自己的爱情无法圆满,而和自己朝夕相处的阿哥们也注定要走上既定的命运轨道。命运的无可奈何和主人公的悲剧色彩,更容易调动观众的情感。

自由恋爱?康熙say no

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故事,男女主人公多是自由恋爱,冲破束缚,书写了一段段浪漫爱情故事。但是,历史上康熙朝的皇子们真的有恋爱自由的权利吗?了解清史的朋友们肯定知道:那必然是不能……

据史料记载,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其中有齿序者24人,而顺利长大成人、获得封号的只剩20人。而在康熙朝就获得封号的,更是只剩下10人。

康熙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因此他的儿子们彼此之间年龄也相差很大,所以我们在清穿剧中,很难看到排行十六以后的阿哥们的身影,这是因为他们或许还未出生,或许年纪尚小,史书关于他们的记载也不多,他们也未直接卷入九子夺嫡的风波当中。

那么,那些在康熙朝生活并婚配的皇子们又都娶了谁呢?

按照《清会典》的记载,清朝的皇子成婚,需要皇帝下达旨意,他们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并没有多少自主权。而作为清朝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康熙在为皇子们指婚时,必然有着自己的政治考量。

与皇室缔结婚姻关系的嫡福晋不能出自寒门:历史上康熙朝皇子们娶的嫡福晋都是八旗贵族,家世不好的女子很难嫁入皇室,更别提娶一个完全无名的普通女子或是宫女为妻了。

而且,当时大多数皇子都与武臣家族联姻,不少人还在康熙朝的重要战争中立下过战功。比如废太子、三阿哥、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嫡福晋,其父族都是康熙朝有名的武臣:废太子妃的父亲石文炳曾任福州将军,是清朝福建八旗防驻兵的最高长官;四阿哥的岳父费扬古曾随康熙出征噶尔丹并立下战功;十四阿哥福晋的父亲朋春也曾参与清朝与沙俄之间的战争。

此外,为了维护满蒙关系,清朝皇室一直都有满蒙联姻的传统,因此康熙也有皇子与蒙古公主通婚。其中,康熙皇十子的嫡妻就来自漠南蒙古部族,而皇二子胤礽与嫡妻的女儿,也下嫁到了蒙古部族,以此打造稳定的满蒙联盟。

康熙最喜欢的儿媳是谁?

在清穿剧中,女主角们不仅受到阿哥们的青睐,还颇能得到康熙的赏识。然而,历史上的康熙与儿媳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实际上,虽然康熙亲自安排了大多数儿子的婚姻,但他在史书中对儿媳们的评价并不多见。

如今我们能知道康熙较为欣赏的,可能是废太子胤礽的嫡妻瓜尔佳氏。康熙早年对太子胤礽寄予厚望,因此为他挑选的太子妃也是经过精心考量的。然而,命运多舛,太子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经历了两次废黜太子的风波之后,康熙对太子颇为失望和不满,他曾评价太子:

“仪表、学问、才技俱有可观,而行事乖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清史稿》)。

但是,对儿子的失望没有波及到儿媳,当瓜尔佳氏去世后,康熙肯定了她的品德,称赞她“淑孝宽和”,并亲自下令让大学士为她撰写祭文,以示纪念。

七月,允礽福金石氏卒。上称其淑孝宽和,作配允礽,辛勤历有年所,谕大学士等同翰林院撰文致祭。(《清史稿》)

相比之下,“bug”八阿哥的妻子似乎就没那么讨康熙的欢心了。按照现存史料记载,八阿哥的嫡福晋是郭络罗氏。郭络罗氏的童年经历并不顺利,她的父亲早亡,嫡母也早早离世。据雍正回忆,康熙曾称呼这位福晋为“悍妇”和“妒妇”。不过,由于这些话出自对八阿哥极为厌恶的雍正之口,其中是否存在夸大成分,仍有待商榷:

端伊其妻更属狐媚残刻,允禩平日甚畏之。戊子年,圣祖仁皇帝御乾清门,因允禩畏惧伊妻,曾特降谕旨云:“……欺侮允禩,伊至绝伊之嗣。”(《清代历朝起居注》)

不过,从这段史料也可从侧面看出,八阿哥与郭络罗氏的感情似乎并不差。毕竟在重视子嗣传承的封建社会,长期无子应该要承受不小的压力,但两人之间似乎并没有因此产生明显的矛盾。当然,这些推测大多是后人根据有限史料进行的分析,不一定能还原历史的原貌。毕竟作为政治斗争失败者的八阿哥,其家庭和婚姻生活的记载在史书中并不多。而到了雍正朝,八阿哥受到政治打压,被削职削爵。他的妻子郭络罗氏也难逃厄运,被逐回母家,八阿哥及其儿子甚至被迫改名。曾经贵为亲王福晋的郭络罗氏,也未能摆脱政治斗争的阴影。

戊戌,集廷臣宣诏罪状皇八弟胤禩,易亲王为民王,褫黄带,绝属籍,革其妇乌雅氏福晋,逐回母家,复革民王,拘禁宗人府,敕令易名,名曰阿其那,名其子弘旺曰菩萨保。(《清史稿》)(注:此处的乌雅氏应为错漏)

清朝的福晋们,看似享受着荣华的生活,但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她们的一生,一直与作为丈夫的皇子绑定,丈夫的得势与失势,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命运。

读者对历史传奇故事的喜爱和对美好爱情的期望,都带动了清穿题材的盛行。直到现在,每年仍有不少类似题材的作品诞生。如何平衡小说的虚构性与历史的真实性,或许是未来穿越题材作品应该进一步关注的。

来源:润泽的传奇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