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当网友热议耳环来源时,沉寂半年的姜尘突然发文,将矛头对准公众的“仇富心理”。这一举动不仅未能平息争议,反而让半年前她指控张颂文的旧事重回大众视野。
2025年5月21日清晨,一则关于某四字女星佩戴百万耳环的新闻登上热搜。
正当网友热议耳环来源时,沉寂半年的姜尘突然发文,将矛头对准公众的“仇富心理”。这一举动不仅未能平息争议,反而让半年前她指控张颂文的旧事重回大众视野。
时间倒回2024年底。彼时籍籍无名的姜尘突然爆料,称某广东籍演员表面谦和实则私德有亏。
网友根据“早年贫困”“香港经纪人”等线索,迅速锁定刚凭《狂飙》爆红的张颂文。
尽管当事人始终未回应,但拍摄《扫黑决战》时掌掴金世佳、擅自加《狂飙》吻戏等传闻甚嚣尘上。
半年后的今天,当四字女星因天价首饰陷入舆论漩涡,姜尘再度发声。
她将张静初遭谣传、赵丽颖被网暴等事件统归为“大众嫉妒”,却意外引发粉丝反扑。
网友翻出其社交平台历史,发现她与张颂文早年确以师徒相称,这让当初的指控更显扑朔迷离。
细观姜尘两次发声,手法如出一辙:选择舆论风口精准出击,用特定词汇引导话题走向。去年以“受害者”姿态赢得同情,今年却因说教口吻遭致反感。
这种转变揭开娱乐圈舆论战的残酷真相——所谓正义声援,可能只是精心设计的流量游戏。
面对愈演愈烈的争议,理智的网友开始呼吁冷静。正如某条高赞评论所言:“与其争论耳环归属,不如等待官方调查;比起站队互撕,保持独立思考才是吃瓜的正确姿势。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份清醒或许比追逐热点更值得珍视。
来源:阿刚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