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们走俏国产综艺:打破次元壁的银发魅力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1 06:01 1

摘要:当73岁的唐国强在综艺《这是我的西游》中举着放大镜辨认时代少年团成员,一本正经地喊出“刘耀文?哦,是丁程鑫!”时,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脸盲乌龙”不仅让观众笑出眼泪,更撕开了国产综艺选角困境的缺口。2025年,以唐国强、李乃文为代表的老牌艺人正以“综艺新人”姿态

当73岁的唐国强在综艺《这是我的西游》中举着放大镜辨认时代少年团成员,一本正经地喊出“刘耀文?哦,是丁程鑫!”时,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脸盲乌龙”不仅让观众笑出眼泪,更撕开了国产综艺选角困境的缺口。2025年,以唐国强、李乃文为代表的老牌艺人正以“综艺新人”姿态强势入局,为内娱综艺注入一股“反套路”的清流。

唐国强的综艺爆红,始于他身上那股“跟不上时代”的冷幽默。在《这是我的西游》中,他公然感谢竞品平台B站,被提醒后一脸无辜地问“优酷和B站有什么区别”;面对“能否接受加班”的提问,他搬出《劳动法》普法,瞬间化身“打工人嘴替”。这种“严肃历史脸”与“呆萌综艺感”的极致反差,恰似将故宫文物扔进迪士尼乐园——荒诞中透着魔性吸引力。

无独有偶,李乃文在《哈哈哈哈哈第五季》中同样贡献了“反差萌”名场面:被范志毅追到摔倒在地时,他碎碎念“吓死我了,把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吓成这样”,综艺感拉满。这些老戏骨的“生涩喜感”,既区别于流量艺人的程式化表演,也跳脱出“综艺老油条”的套路化包袱,为观众提供了稀缺的新鲜感。

老牌艺人的综艺突围,折射出国产综艺的深层焦虑。近年来,选角公式化导致“综艺混子”横行,沈腾、贾玲、杨迪等喜剧人频繁刷脸,观众审美疲劳;流量艺人因舆论压力对综艺望而却步,魏大勋、白敬亭等“爆梗王”更倾向专注演艺事业。在此背景下,唐国强们的出现堪称“天降紫微星”。

他们不仅自带国民度与权威性,更因“敢说敢玩”成为节目安全牌。唐国强敢在节目中公开玩“脸盲梗”,换作年轻艺人可能引发舆论风暴;刘晓庆在《一路繁花》中因“不服老”的言论引发争议,却也因真实性格收获拥趸。这种“豁得出去”的特质,恰是当下综艺最稀缺的“活人感”。

老戏骨的综艺价值,更在于其引发的代际化学反应。《这是我的西游》中,唐国强与时代少年团的互动堪称“50后VS 00后”的史诗级碰撞:他吐槽年轻偶像“长得都一样”,少年们则谦逊接梗,用“鸭轩”“真源真圆”等自黑式昵称化解尴尬。这种跨次元对话,既制造了爆笑场面,也暗含两代人审美逻辑的碰撞与和解。

而节目组亦深谙此道,通过设置“模拟面试”“职场规则讨论”等环节,将代际差异转化为内容爆点。唐国强一句“八小时工作制就是最好的”,让#唐国强用劳动法暴打内卷#话题阅读量飙至5亿,精准戳中打工人的情绪痛点。

老牌艺人的综艺走俏,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与其依赖流量与套路,不如深耕“人”的价值。唐国强们在镜头前暴露的真实、笨拙与坚持,恰是当下综艺最稀缺的真诚。当《一路繁花》因形式老套导致豆瓣评分仅5分时,《这是我的西游》却凭借代际碰撞实现口碑与热度双赢,印证了“好内容+真嘉宾”的黄金法则。

在这个“万物皆可综艺”的时代,唐国强们的突围不仅是个人魅力的胜利,更是对综艺本质的回归——当嘉宾卸下人设、放下包袱,用真实与世界碰撞,节目自然能迸发出超越剧本的生命力。或许,这股“银发综艺热”终将退潮,但它留下的启示将长久回响:综艺的终极魅力,永远在于人性的光芒。

来源:东东浅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