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短剧五一档 正在狂飙中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20 23:36 1

摘要:院线方面,五一档定档影片虽多,竞争力却终究有限,“回本”成为档期关键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一假期期间短剧一路的走高——近10部短剧热度超5000万,两部短剧播放破10亿。

电影与短剧,不知何时成了一对对照组。


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高歌猛进,不止挤压其他影片的票房表现,更让短剧春节档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严格意义上来说该档期一部能打的爆款短剧都没有。


然而这个五一档,形势发生了逆转。


院线方面,五一档定档影片虽多,竞争力却终究有限,“回本”成为档期关键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一假期期间短剧一路的走高——近10部短剧热度超5000万,两部短剧播放破10亿。



以小博大,这个五一档短剧赢得彻底。

红果短剧 继续领跑

短剧五一档的绝对赢家,仍旧是贡献了多部爆款短剧的红果短剧。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红果短剧就上线了“五一剧场”,以大热短剧演员、热门题材、IP续集等吸引观众注意。而这种打法,显然也确实正中观众心趴。


《穿书之炮灰变身天道亲闺女》是这个五一档观看量破10亿速度最快的短剧,与观众熟知的短剧类型相比,它凭借不走寻常路,有效抓住的观众的视线。从类型来看《天道亲闺女》是一部穿越短剧,女主在现代是一名职场精英,开会时被气晕穿越进书中,但不同于以往题材的是,她在这部81集的短剧中一直以“婴儿”形态出演。



穿越成为婴儿的萧绾绾可以“开天眼”未卜先知,同门师兄弟的命运因她的能力与智慧得以改变。更关键的是,不同于以往的穿书剧女主在穿越后总要被卷入爱情漩涡,一直是“婴儿”的萧绾绾直到大结局才长大,而且仍旧是女童模样,爱情元素被彻底舍弃了。


这无疑让《天道亲闺女》的观感更为新鲜,以“婴儿”如何carry全场为看点,而且从用户构成来看,短剧用户对于萌娃的接受程度相对更高,爱情元素被彻底拿掉,又从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观众不想看小情小爱,想看主角搞事业与群像的诉求。



基于特点,也难怪《天道亲闺女》能以最快速度破10亿,在强手如云的短剧五一档顺利跑出。


红果短剧的另一部破10亿短剧,是剧2代《云渺2我修仙多年强亿点怎么了》。


它被称为是短剧系列化的典型案例,走大女主女尊路线,主演王小忆在短剧用户中有着较高号召力,而且前作积蓄起来的势能很强,不同于其他短剧的“冷启动”,《云渺2》在上线前预约人数就达到了140万之多,说明观众对该IP本身已经形成了强认可。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短剧行业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头部演员,他们能够有效带动观看热情,当然短剧观众同样也有追CP、看男女主N搭的偏好。在红果短剧斩获110万+预约的《栀栀复栀栀》就是典型。


柯淳是短剧行业顶流霸总,今年短剧春节档唯一表现突出的《好一个乖乖女》就是他的作品。柯淳和翟一莹是老搭档,两人之前合作过《爱你不逢时》《爱情自有天意》等,前者被誉为“核弹级BE”,为两位演员吸引不少CP党,



《栀栀复栀栀》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柯淳和翟一莹三搭,而且从与“核弹级BE”不同,这部剧走得还是圆满团圆结局,也算是给观众喂了颗糖。《栀栀复栀栀》上线后48小时热度值飚到8510万,且排名一直居于站内前列。


除了上述几部短剧之外,红果短剧在五一档还贡献了如《娇莺》《今日宜心动》等短剧,且播放量都较为亮眼。

优爱腾芒 找到方向

对于短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视频平台都是采取观望和小打小闹尝试的状态,直到去年优爱腾芒们纷纷决定all in短剧,并且着手建立自己的短剧市场。


而这个五一档,也少不了长视频们的身影。虽然从爆款数量、讨论度和破圈程度来看,红果短剧仍旧领先全行业半个身位,但认真对待短剧这件事的长视频平台们,似乎也找到了如何做出好短剧的门道。



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四大长视频平台率先跑出来的,居然是向来被视为“综艺第一名、做剧一般般”的芒果TV。


猫眼短剧热度榜显示,4月28日芒果TV的《姜颂》开播当日以8648的热度冲上榜单第一,该剧开播半个多月,排名始终稳居前三,而且多日蝉联日冠。



根据公开资料,《姜颂》的制作团队并非传统的短剧班底,而是一群长剧人通力合作的结果。而这种班底上的变化,让《姜颂》很有效地脱离了当下爆款短剧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同时我们认为,优爱腾芒下场做短剧所抢夺的观众,或许并非是那些抖快红等短剧平台的深度用户,而是一些“待激活”的长剧用户。这些人对短剧有好奇心但不高,同时市面上短剧的节奏与爽感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偏好,他们属于“有转向短剧潜力的用户”。



与传统短剧相比,《姜颂》确实有些许不同,最明显的,是它在情节设置上有一定反转——穿越女成为新的压迫者,而被压迫的姜颂最终选择“屠龙”。


如果你也是长剧集受众的话,一定会对“穿越女夺了原主气运”的讨论有印象,在长剧用户中这已经算是隔三差五就会讨论一次的经典辩题。而且伴随着部分剧集内容模式化严重,穿越女的言行也确实给人一种“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贵贱有别”的割裂感。而《姜颂》打的,就是这群“待激活”用户的爽点。



穿越女在剧中大喊“女子不该为难女子”,实际上偷偷给姜颂下套,这就很像观众热议的“伪独立女性”“真雌竞女王”,作为受压迫者的姜颂奋起反击,也算是给“苦穿越女久矣”的观众出了口气。


爱奇艺是四大平台中拥抱短剧最为彻底的,从打法上来看桃家分为两步走。


一是5-20分钟的横屏短剧,二是5分钟以下的微短剧。同时爱奇艺也启动了如“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精品短剧百部计划”“普法微剧万集计划” 等一系列重磅计划,并与长信传媒、太合影业达成合作。



从内容来看,桃显然在短剧赛道也准备复刻自己在长剧集方面的成功经验——靠差异化突围取胜,比如《炼丹我不会,做菜算不算》就很有修仙短剧中一股“泥石流”的味道,有差异性、搞笑且具备可看性。


腾讯视频向来高举高打,进军短剧行业也不例外,在第三方榜单上,腾讯视频的短剧即使不是榜首,也能够在前十中占据多席。这当然还是和腾讯整个大生态本身的优势,有着直接关系。


上游的阅文集团,让鹅厂不缺IP,而且作为生产端的阅文集团最大的优势之一是距离用户端很近,能够第一时间捕获当下观众的口味变化;微信不仅是传播投流利器,小程序的存在更让鹅厂领先一步,其他平台短剧需要下载——进入app的步骤,而微信人人都有,向下一拉就可进入小程序观看。



这或许也是腾讯视频的短剧在榜单上表现亮眼的原因——有时候除了内容以外,也要考虑用户便捷性。


优酷的整个短剧模块尚在搭建和完善阶段,暂时没有太多可供解读的内容。今年优酷在长剧集方面表现突出,或许也暂时分不出精力来完善短剧。先做好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也不失为一种对观众负责的策略。

内容 是第一生产力

从整个市场来看,这个五一档无论是一超红果短剧,还是多强其他平台,都收获满满,但行业中也有失意者的存在,比如百度短剧。


虽然百度短剧释出的战报数字好看,短剧DAU达到了4000,但根据统计本该是大量上线的五一档,百度短剧拿出的24部剧中仅有一部新剧,而红果短剧在五一假期的上线数量多达三位数,数量差距用什么去追平?



另外有人统计了百度短剧五一期间的剧集点赞数量,发现也不尽如人意,最高一部的点赞数仅为2000多,难道在百度短剧追剧的人都不爱点赞吗?


不过考虑到百度是从去年才高调宣布进军短剧,作为前BAT三巨头之一,百度在做新业务时也不可避免有大公司转向困难的问题,所以不妨还是多给百度短剧一点时间,去观察后面的暑期档、国庆档及2026年春节档的表现。



当然百度短剧的暂时落后,除了上新数量严重不足且缺乏独家内容外(百度称不走排他主义),内容本身也没跟上当下观众的需求。都说短剧只要够爽观众就会买单,但从去年到现在,洒狗血生硬反转已经吸引不到观众了,五一档表现出色的短剧,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


头部短剧公司听花岛曾在分享经验时说过,短剧是一门全新的内容语言,不是做过长剧来切入这个赛道就可以碾压别人的,“我们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学会这门语言,现在还在不断地学习中。短剧不好做”。


确实如此。今年五一听花岛也有一部冲入热剧榜单前列的作品《重生后打脸虚伪丈夫》(《重生后打脸兼祧丈夫》),这是这个档期唯一上榜的一部民国剧,它没有反复使用重生剧惯用的扇巴掌。掀桌子等套路,而是强调女主角绝境重生的自立自强,有效激发了观众的新鲜感与观看热情。



甚至某种程度上,内容做得足够好的情况下,能够打破短剧行业一些“潜规则”。比如过去我们都认为做短剧一定要快,要去抢时间抢用户,内容上把热门元素拼一拼就够了,但这种常规套路越来越难起作用了。


像听花岛这种业内特例就不多说了,他们走慢工出细活的路线,上新频次并不高,但几乎每部剧都能引起讨论。注意,这种讨论指的不仅是在短剧行业及短剧观众中火,而是能够辐射到其他用户,比如《八零后妈》《家里家外》。



市场上长期存在着短剧雷同度高的情况,比如一个本子火了立刻被更名改姓多次翻拍,又或者一种类型元素火了,就换汤不换药地拍它个十来部。在非档期的时候,或许这种“换皮游戏”还有人买单,毕竟观众也没什么可看的,聊胜于无;而在档期期间大家都在拿出好内容时,“换皮短剧”自然会被淘汰。


伴随着短剧档期化的逐渐形成,我们相信经过一年多个档期的不断洗牌,“换皮短剧”将会越来越无处遁形并自己消失,留在市场上的将会是愿意去琢磨内容、琢磨新题材和新人物关系的头部玩家。

来源:影视观察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