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创人员无一例外全部爆红,自此之后“皇阿玛”成了张铁林的代名词。
文|编辑:楠楠
娱乐圈待久了,阿猫阿狗都能混上“老戏骨”称号。
吹胡子瞪眼眉头一皱,两手一摊嘴一撇,呆若木鸡看不出任何情绪。
剧组如自家客厅,松弛感拉满,仗着咖位大随心所欲改剧本。
名扬四海却徒有虚名,只增岁月不增演技。
尤其是以下这7位演员,真的配不上“老戏骨”这个称呼。
该说不说,皇阿玛的滤镜还是太强了。
1998年,琼瑶剧《还珠格格》横空出世,瞬间火遍大江南北。
主创人员无一例外全部爆红,自此之后“皇阿玛”成了张铁林的代名词。
《铁齿铜牙纪晓岚》,张铁林再扮乾隆皇帝,又有了“皇帝专业户”的名号。
连续几个皇帝角色演下来,张铁林的演技也“定格”了。
演臣子比皇帝还高傲,似乎下一秒他就要披上龙袍篡位。
生气震惊只会瞪着大眼睛,看不到一点复杂的情绪。
年轻时仗着一张帅脸和圈内的地位忽悠了不少“单纯的小姑娘”。
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张铁林竟然“洗白”了。
综艺里拿着“老戏骨”的款儿,也开始对新生代演员指手画脚了。
只是,他那种夸张式的表演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了。
大家捧着他,也只是为了保全他晚年的体面。
“我要喝手磨咖啡”
2019年,倪大红凭借都市剧《都挺好》再度翻红,令人印象深刻。
住在儿子家吃外卖心如死灰,出门跳广场舞开心地手舞足蹈。
苏大强的作精本质,被倪大红诠释的淋漓尽致。
从那之后,倪大红也被封上了“老戏骨”的称号。
细数倪大红以往的表现,他的确配得上“老戏骨”三个字。
《活着》中的龙二,嚣张跋扈,小人得志。
《大明王朝1566》倪大红跨越40岁演奸臣严嵩,每一帧都是教科书式的演技。
得到市场认可之后,倪大红似乎找到了表演的诀窍。
步调缓慢,眼神空洞,眉头微皱,眼睛睁一半像是没睡醒。
仔细看会发现,《都挺好》和《狂飙》倪大红套用的是一个演技模板。
只不过,这个演技模板更符合苏大强的人设而已。
一定程度上,是苏大强成就了倪大红,而不是倪大红成就了苏大强。
泰叔黑社会老大,倪大红的面瘫式演技直接让泰叔化身“呆瓜”,看不到人物身上的一点狠劲。
希望倪大红愿意跳出舒适圈,重新寻找新的演技突破点,好带给观众别样的惊喜。
孙红雷年纪不大,但吹嘘他演技的人不在少数。
华强买瓜片段,直到现在仍旧是短视频中的“爆款”。
早年间,孙红雷的演技也的确优秀。
《征服》一战成名,机智过人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自此之后,孙红雷的事业扶摇直上,戏约拿到手软还顺势打开了“综艺之路”。
然而,《极限挑战》既成就了孙红雷又毁了孙红雷。
《极限挑战》让孙红雷的人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但他在荧幕上塑造的黑老大形象也被打破了。
《扫黑风暴》上映之后,关于孙红雷的负面评价数不过来。
再也演不出阴狠毒辣的那个感觉了。
一看他就想起“极限三傻”,实在代入不了角色。
看来,演员真的不能经常上综艺曝光自己。
不想当好爸爸的厨子不是好演员。
黄磊年纪不大,但身上的标签尤其多。
作为演员,他有代表作《边走边唱》《人间四月天》。
资源优质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演技好。
作为老师,内娱多位知名演员都是黄磊的学生,从侧面印证黄磊教导有方。
然而,后期的黄磊不再执着于提升演技,而是追求多元化发展。
和学生海清演夫妻档,千篇一律的好男人形象,不是调和母女/子之间的矛盾就是钻到厨房做菜,完全本色出演,根本不需要演技。
脑子聪明,《极限挑战》用“老狐狸”成全了他想要的人设效果。
接拍广告代言,上《爸爸去哪儿》营造好爸爸形象。
喜欢做饭,就在综艺节目营造大厨的形象,结果不熟的豆角给嘉宾送进了医院。
综艺上多了,再看黄磊演戏,有一种熟人做戏的尴尬感。
而且,从业多年,黄磊竟然一个有分量的奖项都没有拿过。
一部《如懿传》毁了周迅前半生所有的努力。
在此之间,周迅是鼎鼎有名的“三金影后”,是“灵动少女”的代言人,代表作数不胜数。
不惑之年接拍《红高粱》,演18岁少女完全不出戏,皮肤嫩的似要掐出水。
然而,一部《如懿传》直接将周迅拉下了神坛。
古装剧台词不比现代剧,生涩拗口,记忆难度直线飙升。
周迅为了节约时间,给能摘的词语全摘了。
作为主角,她动台词意味着跟她搭戏的人都要动台词。
如此一来,剧组可不就乱套了。
关键是,周迅在剧中的皮肤状态明显下滑,演花季少女的确差强人意。
作为影后,对于角色的情绪处理有时候也让人摸不到头脑。
皇帝剧中许多厌烦的表情和不由自主的抗拒,根本不像是演的。
网友沉浸在二创中无法自拔,周迅反手将人家举报,又落了一个“小心眼”的名号。
她是国民媳妇刘慧芳,中国人哪个不识?
当年,这部剧的火爆程度可以和《还珠格格》比肩。
张凯丽一朝成名,本该趁热打铁,却意外沉寂了一段时间。
或许是想让自己在狂欢中沉淀,或许是不知如何突破刘慧芳的高度。
再次亮相,张凯丽只能接演“妈妈辈”的角色。
一如既往的短发,千篇一律的演技,习惯性的说教,咋咋呼呼,瞬间让人出戏。
长时间饰演同类型角色,张凯丽的演技再一次被固化。
老戏骨三个字实在是配不上,叫她老演员似乎更合适一点。
王丽云不仅是婆婆专业户,还是恶婆婆专业户。
《妯娌的三国时代》《俺娘田小草》《满仓进城》……
久而久之,王丽云不仅戏路被定格,演技也被定格,待在舒适圈再也出不来了。
老戏骨之称,的确是徒有虚名。
老戏骨,原是资历深厚,演技炉火纯青的演员的代称。
圈内不少演员都带着老戏骨、实力派的称号做“流水作业”。
刘涛沉迷于霸总之后学会了皱眉头,杨志刚只会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叫。
老戏骨,渐渐也成了略带贬义的词汇。
来源:梦录的西方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