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清朗,不能只靠明星自证“复活”|顶端快评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0 21:03 1

摘要:5月19日晚,歌手陈奕迅在社交平台发布动态“复活后吃块肉先”,辟谣“去世”传言。据悉,该谣言为YouTube某账号拼接,内容由AI生成,并迅速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酵。

顶端新闻评论员 杨晓妍

5月19日晚,歌手陈奕迅在社交平台发布动态“复活后吃块肉先”,辟谣“去世”传言。据悉,该谣言为YouTube某账号拼接,内容由AI生成,并迅速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酵。

此次谣言发酵的路径堪称“模板化”:先有陈奕迅确诊新冠真实新闻,随后AI生成视频捏造“去世”细节,部分自媒体不经核实搬运炒作,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从炮制谣言到推波助澜,“人血馒头”产业链挑动大众情绪引发恐慌,肆意践踏公序良俗。

近年来,借助AI生成谣言收割流量的闹剧屡次上演,新技术正在成为谣言的“新温床”。更令人愤慨的是,发布上述谣言的账号早有“前科”:曾编造成龙死讯,却仍在平台活跃。这类账号,往往在辟谣后迅速注销,利用平台监管的滞后性逃避追责。

在流量至上的逻辑下,某些平台与造谣者实则形成“共谋”。谣言利用公众对名人健康的高度关注制造“信息黑洞”,平台算法便“投其所好”将其推至热搜。即便澄清,流量也早已收割完毕。正如“狼来了”的故事,每一次虚假信息都在消耗公众信任,而平台却坐收渔利。

此次事件中,若非陈奕迅本人亲自调侃回应,恐怕仍有大量受众被蒙蔽。顶端新闻评论员认为,这种“造谣——辟谣——再造谣”的恶性循环,暴露出平台责任缺失与监管乏力,对造谣账号的处罚也常止于删帖或短期禁言,缺乏实质震慑。

反观社会影响,此类谣言不仅伤害当事人名誉,更可能引发医疗恐慌,让公众陷入焦虑。治理网络谣言,需“双管齐下”。

一方面,对AI生成内容,平台要建立更高效的标识和审核技术,建立溯源机制,对恶意账号实施“一次性出清”;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提高违法成本,对屡教不改的平台和造谣者公示、重罚。

此外,公众也需保持理性,对未经证实的信息“让子弹飞一会儿”。在顶端新闻评论员看来,网络空间清朗化,不能只靠明星自证“复活”,而需要一把斩断流量黑产的利刃。

来源:顶端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