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短剧行业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短剧付费市场持续低迷”。短剧观察者唐朝下结论说:小程序短剧被肢解,付费投流模式成鸡肋。免费短剧占大盘70%市场份额,而付费短剧只占30%。
最近,短剧行业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短剧付费市场持续低迷”。短剧观察者唐朝下结论说:小程序短剧被肢解,付费投流模式成鸡肋。免费短剧占大盘70%市场份额,而付费短剧只占30%。
也有从业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反对:“哪里是付费低迷,是整个短剧市场都不景气。”
所谓的整个短剧市场,不知是否包括以红果短剧为代表的免费市场,但红果短剧自上月底完成热度值统计规则改版之后,出现了“千剧涨停”的盛况——以前4000万热度就可称爆剧,现在的大爆款眼看冲着1个亿去了。
某种程度而言,免费短剧热度值通货膨胀的现象,进一步加深了行业的一个普遍判断:免费模式和端原生模式终将取代传统的投流付费模式。
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近一年的付费短剧热力值数据,却发现一个反直觉的现象:大盘并没有逐月走低,而是维持了某种稳定,整体在22亿作上下浮动,甚至在今年1月还创下了热力值消耗的峰值。
数据来源:DataEye - ADX 制图:独舌短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数据如此“坚挺”,为何从业者仍一片哀嚎?风头愈来愈盛的免费模式对付费就毫无冲击吗?
为了进一步寻找问题的根源,我又进一步对数据进行了细分统计:包括每月前十名、前百名,以及月热力值超1000万的剧目。因为即使大盘稳定,若头部剧集体失守,对付费模式同样是致命打击。
数据来源:DataEye - ADX 制图:独舌短剧
结论很明显,头部项目确实面临严峻挑战。如果说2025年之前还处于一个波动期,那么2025年之后,就已呈直线下滑之势。无论是TOP10、TOP100、还是千万级热力值项目的整体走势,都说明了这一点。
但既然头部项目走弱,大盘却为何稳住了呢,原因是投放力度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去年5月的投流素材数为82万,仅仅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就暴增到了858万,增长率为1000%。
数据来源:DataEye - ADX 制图:独舌短剧
也就是说,付费短剧大盘近一年大盘的相对稳定,是在投流素材数增长十倍的代价下完成的。
这意味着,曾经以“日充值千万,几天赚回一个亿”惊爆外界眼球的投流付费短剧,如今的利润率很可能已经跌破了人们的想象力。
但即便如此,大盘也还得维持,因为目前短剧行业最大的撒钱金主是红果,而红果正是这些付费短剧寻求变现的下一站。在免费模式下,付费短剧的投流成绩是与红果议价的重要筹码。
5月20日,红果短剧对外公布了4月分账报告,继3月之后,单月分账再次破5亿元。自2024年6月到今年4月,红果向短剧市场总共投了近32亿元的分账资金。
免费模式看起来依旧不可阻挡,而短剧的付费模式或许正从盈利主体的角色向着宣发渠道转变。
理想情况下,一部付费短剧,如果在投流期获得的充值收入,能覆盖投流成本,并取得一个亮眼的热力值数据和舆论声量,最终在红果短剧的分账市场中拿到一个好收成。这可能就是付费短剧在当下市场格局中的最优解吧。
【文/许心强】
The End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来源:独舌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