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娱乐圈这个到处都是名和利的地方,明星之间的来往常常变成大家热烈讨论的事儿。就在最近,章子怡和小沈阳在一个综艺节目里的一次争吵,不光让网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还反映出艺人在成长路上碰到的难题和怎么突破。在一个比演技的节目里,章子怡当导师,对小沈阳的表演说得可狠了
在娱乐圈这个到处都是名和利的地方,明星之间的来往常常变成大家热烈讨论的事儿。就在最近,章子怡和小沈阳在一个综艺节目里的一次争吵,不光让网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还反映出艺人在成长路上碰到的难题和怎么突破。在一个比演技的节目里,章子怡当导师,对小沈阳的表演说得可狠了。她直接就说:“你演得太差啦!你为啥还当演员?要不是赵本山,谁知道你呀?”
这话直接就说到小沈阳出名的原因,意思就是他演技不行配不上名气。当时现场气氛一下子就僵住了,观众都不敢喘气等着看小沈阳咋回应。不过,小沈阳没像大家想的那样使劲反驳。他安静了一会儿,很实在地说:“这些年,我确实不知道咋整的走偏了。以前演小品,一个笑点接着一个笑点,观众一乐我就高兴。后来拍电影,就为了快点挣钱,没好好琢磨角色。”他承认自己以前靠演小品出了名,但是在表演这块没好好下功夫,所以作品有的好有的差。他这么真诚地反思,让章子怡的表情从一开始很严肃变成了欣慰,还带头鼓掌。
章子怡批评他不是没道理。小沈阳因为 2009 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一下子就出名了,变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喜剧演员。可是出名以后他着急转型,又是拍电影,又是搞音乐,还参加综艺,但是好作品没几个。
他自己导演自己演的电影《猛虫过江》票房过亿了,但是大家评价一般;他参演的网剧《请君》也没引起多大动静。这些尝试都显出他演技不行:老是用小品那种夸张的演法,复杂的角色演不好;对角色也不怎么懂,演得太表面。
章子怡这么质疑,其实就是在批评“流量至上”这种情况。她曾经公开说:“当演员得心里有数,不能光靠名气混饭吃。”在她看来,小沈阳的难题就是出名以后没稳住自己,反而被名和利带着跑,没想着提高演技。面对批评,小沈阳表现得挺清醒。他承认,以前因为演小品出了名就骄傲了,拍电影的时候更看重能挣多少钱,不是想着怎么把角色演好。这种眼光短浅的选择,让他慢慢失去了观众的信任。在节目里,他主动不演小品了,直接说“不喜欢现在那种开头乐结尾悲的小品模式”,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单纯的快乐。
这些年,小沈阳试着往多个方向发展:演了话剧《我爱桃花》,参加了歌唱类的综艺《跨界歌王》,还搞起了直播带货……虽说取得的成果不咋多,但他一直在找能突破的地方。关键是,他开始看清自己演技不行,主动找专业的老师请教,甚至在节目里挑战很难的角色。
他这种“从头再来”的态度,得到了章子怡的认同,也让观众看到他有成长的可能。章子怡和小沈阳的碰撞,其实就是娱乐圈里“流量”跟“实力”争斗的一个小例子。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好多艺人靠着一时的红火很快出名,可因为没有真本事很快就不行了。小沈阳的经历给从业者提了个醒:名气这东西有好有坏,既能给机会,也可能把人困住。只有心里存着敬畏,不停地磨炼本事,才能在竞争厉害的行业里站住脚。对观众来说,这场碰撞也给了大家看明星的新角度:别再瞎追“流量明星”,得多注意作品的质量和艺人的态度。就像小沈阳讲的:“演戏可不是闹着玩,得静下心好好学。”这不光是对自己的督促,也是对整个行业的告诫。
来源:魔术师袁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