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有卖家境富裕人设的明星,顺着查一遍,99.99999%都有料"——《旋风少女》编剧祝明的这番爆料,像一颗深水炸弹,将当红小花虞书欣推上了风口浪尖。一夜之间,"富家千金"的人设背后,牵扯出的是"侵吞国有资产15亿"、"官商勾结"等触目惊心的指控。这究竟是娱乐
"所有卖家境富裕人设的明星,顺着查一遍,99.99999%都有料"——《旋风少女》编剧祝明的这番爆料,像一颗深水炸弹,将当红小花虞书欣推上了风口浪尖。一夜之间,"富家千金"的人设背后,牵扯出的是"侵吞国有资产15亿"、"官商勾结"等触目惊心的指控。这究竟是娱乐圈常见的"仇富"谣言,还是资本与权力交织的冰山一角?
虞书欣的走红之路,始终与"富二代"标签密不可分。在《青春有你2》中,她价值22万的香奈儿包、35万的梵克雅宝手表频频出镜;综艺里不经意透露的上海豪宅、私人飞机接送,都成为粉丝津津乐道的谈资。这种"人间富贵花"的形象,在娱乐圈并不罕见——从周震南的"川渝富少"到黄明昊的"温州少爷",明星们似乎深谙"富二代人设"的吸粉密码。
但祝明编剧的爆料撕开了这层光鲜面纱:"影视行业所有卖家境富裕人设的,顺着查一遍,99.99999%都有料"。这句话直指行业潜规则:明星的"富贵背景"往往不是简单的家底丰厚,而是资本运作的精心包装。虞书欣父亲虞丕杰名下关联的12家公司、母亲刘金美的7家企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版图,其中新余市华尚矿业48%的股权尤为扎眼。
网友爆料的核心指控有三:虞书欣爷爷曾任新余钢铁工会主席;父母经营同行业钢铁公司涉嫌违法;招标金额高达15亿存在利益输送。这三重指控若属实,将触碰法律红线——根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国企高管亲属不得在其管辖范围内从事营利活动。
但新余钢铁集团的回应耐人寻味:"公司里没有姓虞的领导"。工会委员会也表示"现在没有,以前不清楚"。这种模糊表态并未彻底澄清质疑,反而引发更多猜测:如果虞家长辈从未任职,为何能获得新钢矿业49%股权的合作机会?天眼查显示,已注销的新余新钢矿业有限公司中,华尚矿业持股49%,而虞丕杰正是华尚最大股东。
更值得玩味的是新钢人事处的回应:"已上报省里"。这种超出常规的舆情处理规格,暗示事件可能已突破娱乐八卦范畴,涉及国有资产监管的敏感领域。当资本与权力边界模糊时,普通网友的"扒皮"就可能揭开意想不到的暗流。
虞书欣事件折射出娱乐圈的深层生态:明星不再只是艺人,更是资本链条上的重要节点。其父虞丕杰担任总经理的华尚矿业,与国有钢企的密切合作;其母刘金美频繁注册又注销的公司;虞书欣本人名下影视工作室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一个商业矩阵。这种"家族企业+明星IP"的模式,正在成为娱乐圈新贵们的标准配置。
在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热播期间,虞书欣关联公司突然增加影视投资;其主演《苍兰诀》爆火后,家族企业同步拓展文娱板块。这种精准的"影视热度变现"路径,揭示出明星人设本质上是资本故事的娱乐化表达。当粉丝为"豪门千金"的标签买单时,很可能无意中成为了资本游戏的参与者。
法律学者指出,若国企高管亲属经营同类业务属实,可能涉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而虚构人设骗取商业利益,则可能触碰《反不正当竞争法》。但目前虞家已通过律师声明否认所有指控,维权诉讼的走向将成为观察事件的关键窗口。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时代,真相往往藏在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带。虞书欣家族的商业版图是否存在违规,需要监管部门给出权威结论;但这场风波无疑给娱乐圈敲响警钟:当"富二代人设"成为明星标配时,资本与权力的纠缠就可能成为不能见光的潜规则。或许正如网友所言:"我们不在仇富,我们在仇不公。"毕竟,真正的豪门不需要人设,而需要经得起阳光检验的底气。
来源:Asp邱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