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面关闭订单不发货,李佳琦又陷石头风波上热搜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0 12:08 1

摘要:这着实让小柴震惊!现在电商购物节,怎么就战线越拉越长了,四月刚过完,他们就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618了!会不会有一天,618从三月就开始?

这一刻,真男人李维刚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题记

柴油们,大家最近关注到了吗?一年一度的618已经开打至少半个月了!

这着实让小柴震惊!现在电商购物节,怎么就战线越拉越长了,四月刚过完,他们就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618了!会不会有一天,618从三月就开始?

当然,不止电商巨头们,各大主播们也是铆足了劲备战今年这个618,争先恐后的把上半年没发给消费者的「福利」在这一个月发出去!

比如从5月起,一众头部主播,纷纷将直播间的封面用「XX亿定金红包」装潢出准备「大出血」的豪爽!

比如李佳琦早早在5月2日618的预热加购、接近着罗永浩在5月3日跟进……

而在平台宣布启动618的当天,也就是5月13日,李佳琦从下午一点就现身直播间,等到晚上预热开始,李佳琦从桌下掏出一面锣,一边疯狂的敲击,一边喊着美眉们快冲。

还不忘实时播报战绩,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多个品牌单品销售量突破10万+件,超60万件国货爆品秒售罄;什么毛戈平秒空,库存10万套的维密睡衣卖光……

也让大家看到了「所有女生」惊人的购买力……!然而,首战的一系列漂亮成绩,各种通稿发出去没多久,李佳琦又有了新的麻烦。

比如昨天小柴在刷某短视频平台的时候,刷到一个网友发视频吐槽,自己购买的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下单了竟然被单方面退款了!「某淘旗舰店你你玩我们呢!买来了又订单被退,玩不起就不要玩。」,其并带上了李佳琦的话题。

而在评论区,有网友留言称:「石头诈骗上新闻了,姐妹去维权吧」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该投诉视频中,根据消费者晒出的截图,自己下单买了我两台石头科技的产品,无缘无故被单方面退单了,找客服,客服则表示,实在抱歉,只能补偿。

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小柴去其他社交平台准备研究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搜索不知道,一搜索吓一跳。

比如在小某书上,满屏满屏的笔记都在吐槽,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石头产品,付了钱,被单方面解除订单了。

小柴看了下,这事还挺复杂,比如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李佳琦在一开始在直播间说可以拍,等国补用完就没了,等拍完了,相关的产品降价了。

于是去找退差价,客服要么不理人,要么表示没有差价,而消费者质疑,难道李佳琦和石头科技信息没有对接好吗?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而在这些讨差价的用户之外,另一批用户则更惨,他们虽然低价抢到了商品,但是却被单方面关闭了订单,也就是,付了钱,但被店铺直接取消订单了。

比如有消费者表示:「无了个大语,蹲了一晚上好不容易买到李佳琦直播间的石头P20,竟然被退款了,有没有天理啊!」

而当小柴,还在看这些案例的时候,手机突然弹窗,李佳琦和石头科技因为下单不发货,单方面关闭订单话题冲上了热搜。

小柴点开热搜话题,阅读量达到1.1亿,可见这件事的影响力着实不小。

热搜话题信息显示,有消费者投诉,自己5月16日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了「石头科技」品牌的扫地机器人,付款后商家迟迟不发货,等去看订单的时候,发现订单被商家单方面关闭了。

询问客服,客服给出的解释是:「因价格标注错误无力发货」。

这让这位消费者很不理解,该店铺没有与自己有任何沟通,便单方面关闭了订单。而我们也看到了,被单方面关闭订单的不在少数。

有网友则对此评论称:「买贵不保价,买便宜给退单,真有你们的……」

也有网友对其标错价的解释不买账:「这是低价引流吧,bug怎么会那么多不同的价格」

还有网友则表示:「前几天的低价并不是只出现了一次,而是在不同时段反复出现(看订单具体在21:20及22:30左右),如果真的是bug或者是错误标价,怎么可能是反复出现呢」

他同时表示:消费者并没有使用任何不当手段和恶意操作,只是正常下单,下单后有的反复问了客服都说会发货,商家也没及时发布声明或联系消费者说明情况,只是不给发货或拦截,这又是为什么?

看到这里,老柴油们应该有点熟悉的感觉了,在小柴过往的文章中,「标错价」不发货,单方面关闭订单,那可是小柴选题的常客。

类似的文章有「花9990买到十部iPhone!标错价歪风终于有人治了!」「一单没发卖惨又侮辱买家,这世上有比标错价更离谱的事吗…?

小柴一直不理解,在信息化、数据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不知道为啥,标错价这样的事,竟然成了商家跳不过去的坎,过段时间,就有浓眉大眼的品牌,标错价,然后一边单方面强制关闭订单,一方面热搜上卖惨。

就比如去年中秋前夕,某月饼品牌单方面解除订单,发了一份「致歉信」,给消费者哭诉,说自己损失数亿。

一单没发就哭诉自己损失数亿!这样的戏码,也是标错价妖风的常态化操作,比如去年同月,某知名白电品牌,在因「标错价」一单没发的情况下,称自己一夜被羊毛党薅走了7000万。

你看,它们不仅一毛没损失的情况下要哭惨,还要给侮辱下消费者,给消费者扣上羊毛党的帽子!

甚至他们还要安排员工拍视频,博同情,道德绑架消费者。

而这样的表演是十分拙劣却不讲逻辑的,比如,他们卖惨信中说这20分钟比一辈子还长,正常的理解就是,这20分钟,他是看着的,但是没办法下架链接?

但员工的视频中,又说,20分钟后才发现……

而像这样的案例,几乎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像是会被传染一样,而且都是有头有脸的大品牌。

当然了,偶尔出现一次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排除的确有运营失误的可能,但有些品牌,它是跟大姨妈一样频繁。

比如某团购平台,时不时出现这样的情况……

类似的还有某卖图书的平台,黑猫投诉上,几乎被天天投诉其一边发券,一边强制取消订单。

同样,那个月饼品牌,中秋前标错价格,也不是第一次。

你猜,为什么在这么高科技的时代,他们这么容易标错价格?还能单方面强制关闭订单。

而值得注意的是,回到李佳琦与石头科技事件,这位大主播,和这家高科技公司,也不是第一次一起上热搜了。

也就是去年618期间,400多位消费者组成维权联盟,声讨李佳琦和石头科技,原因是这些网友在李佳琦直播间下单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却遭遇价格「断崖式」下跌。

事情大概是,同一家经营主体,消费者在淘宝李佳琦直播间买的商品,竟然比在其他平台买的贵大几百。

事情发生后,很多消费者到李佳琦直播间刷屏要求他处理此事,因为,当时宣传中,有的消费者在维权群里表示,自己刷屏后还被屏蔽了发言。

李佳琦在直播间将这次价格跳水解释为「系统原因出现了不正常低价,且货量较少」……

你说巧不巧,同样是618,同样是李佳琦带货石头科技的产品,同样出现了买完存在巨大价差的情况,同样出现了系统问题。

好在去年的争议在消费者持续维权后,李佳琦方给出解决方案,「直播间会提供800元红包」。

只是,让小柴不理解的是,李佳琦去年618已经掉过一次坑,今年为何又掉进去了?而且比去年的更离谱……

也有消费者看到这一幕表示:石头去年有bug,难道今年还有?年年都有Bug,这是为啥?

对于该事件,李佳琦方也作出回应,其客服称已反馈给相关店铺,要先同品牌进行协商沟通,有后续处理方案会进行反馈。

那么这一次是李佳琦被石头科技坑了吗?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李维刚,他带货牛肉卷,被商家坑了,但他用实际行动,坐实了真男人的本色,也给各种顶流主播了上了一课,现在这跟接力棒,交到了李佳琦手上,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在说回到「标错价」这件事上,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也就是说,一旦用户付款,商家是没有权利单方面关闭订单的,此前也有案例,一位消费者总计9990元拍了价值10万的iPhone,商家以标错价为由拒绝发货,最终,法院判决——商家必须发货。

法院审理认为,通过网络平台在其经营的手机店铺发布涉案手机商品信息,商品信息包含商品名称、颜色等,内容具体确定,符合民法典规定的要约构成要件。成先生下单购买10部手机,提交订单成功,属于对林女士的要约作出承诺,双方的买卖合同关系自成先生提交订单成功时成立生效。

也就说,消费者但凡较真,他们必须按照订单来发货,咱不说,商家为啥喜欢标错价,就算你真的标错价,代价也应该自己来付,而不是转嫁给消费者。

早在去年,半岛都市报针对商家频繁标错价,也发表过评论,其也在文章中质疑,这是不是别有用心的文字游戏。

文章同时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看到优惠信息下单是人之常情,这并非恶意「薅羊毛」,而是在合理利用市场规则。即使消费者在“薅羊毛”群聊中获取优惠信息,也是一种正常的消费行为。

当然,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排除,运营中真的存在标错价的可能,也不能排除,如今标错价,的确成了一门低价引流的营销经。

众所周知的,在如今存量竞争时代,平台、品牌的拉新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数据显示,四家主流电商平台的平均获客成本均值超过800元。

而为了获客,商家们可以说用尽心思,从拉新返现,到打卡返现,再到邀请用户拿大额券……向外界传递的都是真金白银的拉新手段。

然而,等用户完成拉新任务,翻脸不认账的,在那些浓眉大眼的巨头均上演过。

而显然,这种标错价,又不发货的套路,对于拉新,那可以说高效且几乎无成本,比如一些品牌推出新品,要在市场上打响,只要这么一操作,就瞬间人尽皆知了。

比如某知名饮品品牌,推出了一款新产品,然后一上架,就是价格设置错误的戏码。

随后就是一通卖惨,然后该品牌和该新品,就在热搜上挂了好几天……

之后也有媒体质疑,该品牌价格设置错误期间,还在偷偷的补货,也就大概是他就是故意标错价,让疯狂下单,但最终,卖惨卖萌,14万用户下单的商品,一单都没发。

也就是一毛钱的代价都没付,让一款新品,在竞争激烈的饮品市场,一夜间人尽皆知,毫不夸张说,省下了上亿的营销费。

然而,这种妖风不治,必然会成为商家糊弄大众获益的新赛道!而那些真的是不小心标错价格的,代价也不应该让消费者来承担,而是自己犯的错误自己买单。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再也不会看到标错价的新闻了……所以发条应该上给商家品牌,而不是消费者。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号

编辑|谭松

来源:柴狗夫斯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