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桂梅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0 09:10 2

摘要: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凭借评分9.6的高分,成为2024年豆瓣评分最高华语剧集。

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凭借评分9.6的高分,成为2024年豆瓣评分最高华语剧集。

剧中,张桂梅朴实无华的形象,被宋佳演绎的淋漓尽致。好的素材,好的演员成就了好的口碑。

当张桂梅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时,无人不被她的精神所感动。

甚至有人说,张桂梅对女性教育的奉献,无论是于国、于家、与个人,都是最伟大的,可以配享太庙。

图片来缘网络

01

作为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和书记,她以一己之力,托举着1800多位女学生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摆脱他们被困的命运。

让这些不再只是在山里围着锅台转,只是生儿育女,一辈子不知道山外面是什么世界的女孩子。

走出去改变认知,改变身份、改变命运。有人说:一女旺三代。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女孩,影响的何止是自己?

1957年,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母亲生她的时候已经快50岁了,所以没等到她长大,父母就去世了。

她从小跟着哥哥姐姐生活,1974年,17岁的张桂梅跟着姐姐来到云南支边,成为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从此走上了教育的道路。

在学校里,她遇到了她的白马王子,自此,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由于两个人都是老师,所以平时有说不完的话,可以说是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外总是会在没有任何预料的前提下,悄然而至。

当张桂梅被安稳幸福的快乐围绕时,她的老公却被查出了胃癌晚期。虽然她倾尽全力,不惜欠下巨额债务,来挽救丈夫的性命。

但是有时侯,钱也有买不回的东西,丈夫最终撒手人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还在耳边,人却是咫尺天涯,再无相聚之日。

她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病不起。在长达一年多的痛苦时间里,她为了让自己不再触景生情,申请了工作调动,主动从大城市调到了小县城华坪。

图片来缘网络

02

1997年,张桂梅来到了华坪民族中学,在新的环境中,她深深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

那吋侯,当地居民的生活都比较贫困,很多学生都吃不饱,穿不暖,更不用说按时交学费了。

一次,有一个女孩的父亲来教书本费,他从兜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张老师,这些是我卖桃子的钱,我知道还不够,但是我只有这些了,等我手头有钱了再给你送来。

张桂梅接过那一沓,有1分、5分、一毛两毛的纸币,把他们捆在一起,放到了抽屉里,留作纪念,自己掏钱帮这个孩子交了学费。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时有发生,她总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孩子们交学费。

她的真心也感动了当地的村民。有一次,正在上课的时候,腹部剧烈的疼痛,让她忍不住弯下腰去,豆粒大的汗珠顺着她的脸滚落下来。

当地的村民把她送到医院,大家纷纷凑钱,来给她治病。有个家长连5块钱的路费都捐了出来,她自己愣是硬生生的走了6个小时的山路跑回家。

人心都是相互的,她平时为孩子的付出,家长们都能感受得到。他们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的心是善良的。

幸好,她的病经过手术之后,很快好了起来。但是却由于手术后遗症,肠子粘连到了后背,而时常要忍受身体的痛苦。

图片来缘网络

03

病好之后,她很快投入到了工作中。在一次家访中,让她有了要建一所女子高中的想法。

民族中学的女学生大多来自大山深处,常常读着读着就退学了,她不得不到山里去找那些“消失”的女学生。

这些女孩子不是自己不想读书,都是被父母逼着回家的。一是因为学费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重男轻女的思想。

不少父母都觉得,闺女是要迟早嫁人的,认识两个字就行了,没必要再拿出学费,让她们再继续读。

家长们考虑的是,不往女孩子身上投钱,不考虑孩子以后的生活,根本没想过,现在的投资,是为孩子换取将来更好的生活。

有一次,因为一个女孩子辍学,她去深山里家访。当她见到女孩子的妈妈说明来意时,女孩子的妈妈却很客气说:

张老师,我知道你来山里一趟不容易,但是,她弟弟上初二了,要去县城补习,还得有人陪着。这样家里就顾不过来了,只能让姐姐回家做家务。

张桂梅激动的说:姐姐上高三了,马上就要高考了,现在辍学耽误的就是一辈子。弟弟才上初二,完全没有必要牺牲姐姐,去让弟弟上补习班。

家长却说:因为那是儿子,儿子才是香火,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是外人。

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张桂梅,她下定决心要建一所女子高中,让失学的女孩免费上学。

图片来缘网络

04

她希望女孩子们,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前,还可以读书参加高考,然后离开这里,给下一代一个更好的环境。

她说:能救一个是一个,救了一个就是救三代。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当她第一次提出要建免费的女子高中时,有人觉得她是不是得了精神病?

但是张桂梅下定了决心,就一定要办成这件事。她说:就算是搭上我这条命,我也要把学校建起来。

为了能募捐到建学校的钱,她把自己的身份证,劳模证明,报纸报道和种种获奖资料复印了一大堆。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去募捐,却常常被保安赶出来。

她又带着这些材料到街头乞讨,却被误会的路人骂他:你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好好工作?要出来骗钱?

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全国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事情才出现了转机。

在人大会上,她的提案是:希望政府在华坪县建立一所女子高级中学。

2008年,她的真诚终于获得了各界的支持,华坪县女子高中建立。100多名女孩子成为华坪女子高中的第一批免费学生。

张桂梅终于实现了,她要为山里的女孩,改变命运的愿望。

学校从2008年成立到202l年,一共有1804个女孩考上大学。这些女孩子毕业之后或当了医生,或当了护士,或当了老师,在社会上,从事着不同的职业。

真正改变了,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命运。去年12月24日,话题#张桂梅的学生已成教师医生护士#冲上热搜。

10名华坪女高毕业生,回到母校看望张桂梅。她们眼含热泪相拥,表现不尽对张桂梅的感激之情。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张桂梅的影响力不止在一所学校,更在于一个地方的教育大环境。

她的事迹被大家了解之后,甚至带动了全国教育理念的转变。

她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来说,都是伟大的。

女性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基层女性,只有好好学习才是最靠谱的出路。

来源:云此是潇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