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在旅行中遇见了……》:原著里善良弱小的主人公都黑化了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07:45 2

摘要:两年前,无意在书店的推理书架上“结识”了青柳碧人。两部小书里收录的疑案,都由日本传说“改造”而成,而且质量整体不错,让喜欢同人作品的本人记住了这个名字。

两年前,无意在书店的推理书架上“结识”了青柳碧人。两部小书里收录的疑案,都由日本传说“改造”而成,而且质量整体不错,让喜欢同人作品的本人记住了这个名字。

此番“小红帽系列”上新,青柳碧人的魔爪伸向了西方童话世界。虽然也是同人作品,但故事的“糟改”明显比日本传说大胆了很多——人物设定和故事梗概大体原样照搬,整个故事几乎是全新演绎的了,最突出的特点嘛,当属在童话中以善良和弱小面貌出现的主人公们,全都举起了反派的大旗。

四个故事里,个人觉得最出色的应是第三个“睡美人”的同人。虽然所有故事的嫌疑人都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但这个故事真正符合“人人有嫌疑,个个难逃脱”的特点。整个短篇包含了杀人、盗窃、失踪、偷情、身世等多个谜团,但这些案件实际上是单独成线的,作者将它们拢在一起,目的是把水搅浑。推理过程中,女巫的祝福成为关键线索,在系列案件中还起到了分流作用。这种设定系的推理元素,在短篇里得到这么出色的运用,可见作者构思的水准。小红帽推理结束后,留下的人物群像也值得读者回味——谁奸谁忠,谁明白谁糊涂,谁无辜谁有罪,所有人在此刻的表情,需要《最后的晚餐》这样的名画来固定和展现。

第一个“灰姑娘”的故事,作者拿出相当的篇幅来描绘整部作品所需要的“世界观”。然而,实际上这些内容在后面的情节中用到的地方并不多,在这里就显得有些冗乱。谜题的设计中规中矩,小小的连环杀人案中,作者多次在关键情节处予以“暗示”,也让结局的小小反转显得不那么突出。

第四个故事将“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塑造成了黑心的资本家,“点燃的火柴能让人看到渴望之物”的温馨,转瞬就被艾琳私自豢养的军队驱赶得一干二净。这个故事的完成度相对最弱:谜题解释虽然用上了全书唯一的示意图,但读者对答案的疑惑完全超过了解题本身;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从一贫如洗,到富可敌国,再到一无所有,整个过程显得过于魔幻。作者可能希望在这里加入一些个人的观点,但故事依然在一片混乱中草草收场,终究让读者有些迷茫。

最值得咂摸味道的故事,是第二个“糖果屋”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并非改良后的情节,而是更接近于原始的“暗黑”版本。整个短篇采取倒叙的形式,上来就点明了凶手的身份。小红帽出现,只是为了发现案件中的纰漏,从而将兄妹两人的罪行完全揭露出来。谜题涉及密室,但严格来说和本格中的密室概念是冲突的。故事最微妙的,在于兄妹两人的关系。小说中多处点明汉塞尔对格莱特的关照,但我们可以明显从中读出一丝邪性。想来很多欧洲童话的原始版本都只能供成年人阅读,这一点在这个故事里算是有所体现。

关于封面和插图的设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感受,但个人觉得,这些实际上正是童话暗黑风的一种表现。在页码处的静态图片,当读者快速翻阅时就成了一部小型的动画,这一点在以文字为主的作品设计中颇为罕见,和作品涉及的童话元素倒是十分吻合。

来源:村妞动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