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马南君如今成了"死马南",这诨号起得刁钻,活像是一支蘸了毒汁的箭,直射靶心。昔日那匹在舆论场上奔腾的"骏马",而今竟被称作"死马",可见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司马南君如今成了"死马南",这诨号起得刁钻,活像是一支蘸了毒汁的箭,直射靶心。昔日那匹在舆论场上奔腾的"骏马",而今竟被称作"死马",可见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死马"之说,自然是夸张。司马君依旧健在,仍在发声,只是音量不如从前嘹亮。这倒让人想起菜市口的鱼贩,清晨时活鱼蹦跳,到了傍晚,便成了"死鱼烂虾",价格自然一落千丈。舆论场上的"活马"与"死马",差别大抵如此。
看客们向来健忘。昨日还追捧的"意见领袖",今朝便成了"过气网红"。这般转变,比川剧变脸还要利索三分。有人道是"咎由自取",有人说是"大势所趋",横竖都是马后炮,放得震天响,却打不中移动的靶子。
最妙的是有些"悼词"。有人已经开始总结司马君的"历史贡献",有人忙着清点他的"三大罪状",活像是在给活人写墓志铭。这般急不可耐,倒像是怕他死而复生,搅了众人的雅兴。
司马君本人倒是不甘寂寞,依旧在微博上指点江山。只是那评论区里,"死马"二字频频闪现,如同苍蝇拍围着苍蝇转。这般景象,既可笑又可悲——可笑的是看客们的刻薄,可悲的是舆论场的残酷。
说到底,"活马"与"死马",不过是一念之差。当司马君午夜梦回时,可会对着镜中的自己问一句:死马啥时候能活?
来源:独吹边曲向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