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剧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剧情片段,除了关老爷子死而复生这一情节所引发的种种人性百态的暴露,便是破烂侯、蔡晓丽和韩家二姐分别对苏萌的三次嘲讽场景了。
这两天我终于把《正阳门下》这部剧给看完了。
在剧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剧情片段,除了关老爷子死而复生这一情节所引发的种种人性百态的暴露,便是破烂侯、蔡晓丽和韩家二姐分别对苏萌的三次嘲讽场景了。
苏萌就像胡同口那株倔强的海棠,看似娇艳欲滴,实则浑身带刺。
看到蔡晓丽和韩家二姐痛斥苏萌的那场戏,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苏萌会被观众诟病"空有其表",又为何能让韩春明守候半生。
一、破烂侯一语惊醒梦中人
破烂侯与韩春明,堪称是不打不相识的挚友。
他们从最初相互提防、相互竞争的夺宝对手,逐渐发展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他们对彼此的人品和品行,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甚至可以说,除了关老爷子这位师父之外,破烂侯是最了解韩春明的人。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萌——韩春明交往了二十六年的恋人。
这实在令人唏嘘不已。在苏萌眼中,似乎任何人都值得信任,唯独对韩春明却毫无信心。只要有人稍加挑唆,她就会与韩春明闹得不愉快。
在她看来,处事圆滑的韩春明就是一个伪善之人。一旦遇到任何风吹草动,她总是第一个怀疑他。
然而,作为旁观者的破烂侯,却只用了几句话,便将苏萌对韩春明的那些不堪想法揭露无遗:
“在你心里啊,韩春明是个猴精猴精,会耍心眼,爱收藏爱收古家具胜过爱一切的男人,是吧?在你心里,韩春明看不上你大舅的原因,是因为嫉妒他学识渊博,对海外华侨有看法,是吧?在你心里,韩春明是一个说不上是什么道貌岸然的小人,也不是什么大人,是吧?在你心里,韩春明是个不懂女人,但是特别有女人缘的男人,是吧?”
接下来,她只能眼睁睁看着破烂侯的话语像一记记耳光,狠狠地扇在她的脸上:
苏萌面对破烂侯的连环追问,她的回应从最初的“没错!”逐渐升级,先是变成了“您说得太对了!”,接着又变成了“破烂侯,您可把我心里想的都给说出来了!”,最后更是夸张地喊出“您怎么这么了解他?您说得一点都没错!”
然而,就在她满心以为终于找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样对韩春明有相同看法的人时,破烂侯却只是冷冷地抛出了一句话:“你都错了!!!”让她瞬间如坠冰窟。
接下来,她只能眼睁睁看着破烂侯的话语像一记记耳光,狠狠地扇在她的脸上:
“在这收藏界里边混,你不精?不精你等人家宰你啊?你不耍心眼的,不耍心眼的你就不能拿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那还说什么捡漏啊?久而久之时间长了他就形成习惯了,今儿什么话,全都不说明白。……我还没说但是呢。但是,这么多年下来韩春明他骨子里头没变!他对人这点厚道没变,他就看不得别人受穷,他自己不吃不喝他也得帮人家,他就看不得本地人欺负外地人!知道吗?这就是老北京人那点德行!”
可以说,破烂侯的这番重击,如同当头棒喝,彻底让苏萌这个一直自我陶醉的人清醒了过来。
多年来,苏萌一直被自己的自信和自尊蒙蔽了双眼。直到这一刻,她才恍然大悟:韩春明的格局与境界,早已远远超过了她。
韩春明哪里是嫉妒她大舅?他只是在防备她那个唯利是图的大舅罢了。
他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收藏交给苏萌,但绝不能容忍她大舅为了钱财,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倒腾到国外。
若不是念及苏萌与她大舅的那点亲情,韩春明根本懒得理会她大舅那种小人行径。
借用破烂侯的话来形容韩春明的格局,那就是:
“这不能说是道貌岸然,这往小了说,他舍不得,往大了说,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一句话:爱国,爱咱们中国人那点文化!”
韩春明的格局和境界,从他处理关老爷子“遗产”的事情上,早就一目了然了。
作为一个痴迷于古玩收藏的人,他明明手握关老爷子的“遗嘱”,却能毫不吝惜地将那些珍贵的宝贝让出去,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甚至为了确保老爷子的收藏不会流落海外,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配合关小关在她父母面前反复扮演“恶人”角色。
关家那对夫妻,一个不孝,一个不敬,还总是去招惹韩春明的母亲。换成别人,谁会像韩春明这样主动去惹这种麻烦呢?
是啊,你苏萌成天贬低韩春明,说他不是什么大人物,可要是换成你来面对这些事情,你能做到吗?
二、蔡晓丽评价苏萌“空有其表”
蔡晓丽年轻时暗恋韩春明,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但韩春明始终只把她当作妹妹看待,对她毫无男女之情。于是,她不顾涛子对她的深情,带着一股赌气的心态嫁给了程建军那个小人。
事实证明,程建军是个表里不一的家伙,根本不是什么好人。最终,两人以离婚收场,还是韩春明念及旧情,给她提供了工作机会。
可想而知,她有多看不起苏萌这个不懂得珍惜韩春明感情的“情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蔡晓丽捡到了苏萌扔掉的订婚戒指,看到苏萌回心转意后到处寻找戒指想和韩春明复合,她也故意不还给她。
在蔡晓丽眼中,苏萌那种仗着被宠爱就骄纵跋扈的性格,根本配不上像韩春明这样有格局的人。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对苏萌急得焦头烂额地找戒指却视而不见。
她深知韩春明的为人,也明白他对苏萌的感情有多深,更清楚那枚戒指背后的意义。她实在看不下去苏萌如此不懂得珍惜。
说到底,最可笑的还是苏萌自己。直到韩春明提出那三个复合条件,她还稀里糊涂,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当侯姐的酒楼面临拆迁时,韩春明虽然还在生苏萌的气,不愿见她,却还是把再回楼交给她和她大舅夫妇经营。可苏萌呢?她不琢磨怎么挽回感情,反而急着借交接的机会,赶走了蔡晓丽这个所谓的“情敌”。
殊不知,蔡晓丽早在答应跟程建军复婚时,就已经决定离开再回楼了,剩下的只是怎么回报韩春明对她的这份情谊。
这种情况下,苏萌的做法简直就是自讨没趣,徒增笑柄。
也正是因为蔡晓丽信任韩春明,知道他为人一向豁达,所以在被苏萌和她大舅一家逼迫时,虽然心里窝火,却还是选择了不与他们计较。
直到她被苏萌以“贪污”的名义召回对账,她才忍无可忍,狠狠地回击了那对只认钱不认理的舅甥二人:
“苏萌,我以前挺尊敬你的,可我真没想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你心,你根本就不配韩春明为你这么死心塌地!……你知不知道程建军跟他死掐这么多年,我为什么不恨他?他是纯爷们儿,他有事儿做在明面上,光明磊落!而你苏萌呢?你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吧?……苏萌,我对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不配,你就不配做韩春明的老婆!……你空有其表!”
不得不说,追了这么多集,早就被苏萌的愚蠢和过度的道德优越感给逼疯了。蔡晓丽这一顿痛斥,简直让人拍手称快!
要知道,苏萌所谓的“证据确凿”的二十万签单,根本不是蔡晓丽贪污渎职的“铁证”,反而恰恰体现了韩春明在酒楼经营中最温暖人心的一面。
韩春明自己生活简朴,对物质享受并不在意,但他对身边的人却格外仗义。他对大家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无论是他的兄弟姐妹,还是像破烂侯这样的挚友,只要在酒楼用餐,都是由蔡晓丽签单,这本就是韩春明的一种慷慨之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韩春明是个任人摆布的软柿子。他的经营方式非常透明,再加上有值得信赖的蔡晓丽把关,根本不用担心招待费会失控。
虽然他提供的饭菜谈不上奢华,但只要不浪费,大家随便吃,酒水价格也都很亲民。对于那些下岗在家的哥哥姐姐们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便利了。
所以,即便他的大哥大姐再想插手酒店经营,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占他的便宜。
而这,也正是蔡晓丽不怕他们查账的底气所在!
三、韩家二姐的“致命一击”
不过,要说对苏萌打击最大的,还是韩家二姐的那番“补刀”。
不得不说,在韩家四兄妹中,韩春明能把重任交给二姐,绝非偶然。她不仅能力强,更重要的是,她为人通情达理。
在苏萌看来,蔡晓丽面对她的所谓“铁证”还如此嚣张,不过是被揭穿贪污行为后恼羞成怒的胡言乱语,根本没触及她的内心。
然而,接下来韩家二姐的这番话,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其实,二姐心里早就对苏萌有意见了。她那么优秀的弟弟,却被苏萌这个“花瓶”不冷不热地拖了二十多年,换了谁都会不满。
只不过,之前那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哪怕他们这些至亲再看不下去,也无可奈何。
所以,二姐对苏萌的这番敲打,绝非一时冲动。
蔡晓丽作为酒楼经理的表现如何?韩家人无疑是最佳的评判者。二姐转述韩春明的意思给苏萌时,明确表示要等蔡晓丽主动辞职后,才会考虑交接事宜。
然而,那三人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一听到有利可图,哪里还坐得住?根本没仔细琢磨二姐那句话的意思,就急不可耐地联系蔡晓丽交接工作了。
既然他们做事如此不讲究,蔡晓丽对他们冷眼相待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他们自以为是地推行“只认钱不认人”的经营方式,试图用条条框框拒绝一切“白吃”的行为,结果只能是把所有人都当成贼来看待。
凑巧的是,韩二姐当时忙得不可开交,工地和家里两头跑,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母亲,实在分身乏术,才到酒楼给母亲打包饭菜。
她一进门就看到蔡晓丽气冲冲地离开,心中本就起了疑心。被服务员拒绝签单后,再看到苏萌他们那副一本正经、公事公办的样子,她瞬间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韩二姐被惹恼后,她的战斗力可不是蔡晓丽这个打工者能比的:
“嘿,你说你们这帮人啊,穿得挺有人样的,这做起事儿来怎么还不如人家蔡晓丽呢?我说刚才蔡晓丽怎么气呼呼地走了?原来碰见你们这帮认钱不认人的家伙了!这酒店好像还没全姓你们家的姓呢吧?……春明不舍得吃不舍得喝,辛辛苦苦积攒的这些家业,全让你们占了便宜了……这合着你们占了便宜不说谢谢也就算了,还这么心安理得地拒绝我,以为韩春明真缺你们那点钱啊?我告诉你,他是仗义,他不愿意看着你们没素质!我告诉你,跟他做朋友,他能把心窝子掏出来给你们吃,可你们呢?我妈那么大岁数,在家里生病没人照顾没人做饭,我还得去工地,我来打点饭菜怎么了?合着我弟弟全为你们想了,你们谁为韩春明她妈想过一口吃喝?……我算是看明白了,一群白眼狼!你,苏萌,空有其表!”
这下,"认钱不认人"那三个彻底被韩二姐说得抬不起头。韩春明平时掏心掏肺对他们好,这几位倒好,心安理得接受帮助,占尽便宜却从没想过帮衬人家半分。
特别是准儿媳苏萌,把"用人朝前"演绎得淋漓尽致——但凡有事求着春明妈,那叫一个嘴甜;用不着的时候,整条胡同都见不到她人影。经这事儿一闹,"空有其表"这四个字,算是结结实实钉在她身上摘不掉了。
但为什么韩春明还是愿意死心塌地和苏萌在一起呢?
这主要是因为苏萌的”作“里藏着最真实的烟火气。这是韩春明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里所缺失的市井温情。苏家大院里飘出的炸酱香,苏奶奶絮叨的家长里短,构成了他漂泊灵魂的锚点。
当他在古玩市场练就火眼金睛,在商战中运筹帷幄时,唯有苏萌能让他卸下所有伪装。
这段感情更像是两个孤独者的共舞。苏萌用骄纵掩饰自卑,用任性对抗时代,而韩春明则用包容编织着名为"等待"的网。他们像两株纠缠的紫藤,在时代的飓风中彼此支撑,将锋利的刺化作守护的铠甲。
剧终时那场未完成的婚礼,恰是这段感情最完美的注脚。苏萌依然保持着她的骄矜,韩春明依然守着他的固执,但四合院里那棵老槐树知道,有些情愫早已超越了世俗的圆满。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他们用半生时光诠释了最朴素的真理:真正的爱情不是寻找完美的标本,而是在对方的瑕疵里,看见自己灵魂的倒影。
来源:天天开心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