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略显复古又充满颗粒质感的图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内娱明星群体中蔓延开来。从虞书欣、金靖、鞠婧祎,到张凌赫、宋威龙、陈哲远,大众眼熟的明星艺人几乎都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撕拉片。与此同时,他们的粉丝也在接力转发、P图二创、组图比美,合力打造了一场全民级的“
文|李蛋
如果你最近刷过小红书,或是在微博关注过几个活跃的饭圈账号,很难不被撕拉片刷屏。
这种略显复古又充满颗粒质感的图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内娱明星群体中蔓延开来。从虞书欣、金靖、鞠婧祎,到张凌赫、宋威龙、陈哲远,大众眼熟的明星艺人几乎都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撕拉片。与此同时,他们的粉丝也在接力转发、P图二创、组图比美,合力打造了一场全民级的“撕拉盛会”。
这并非内娱第一次集体赶时髦。回顾过去几年,拍立得、CCD、抖音手势舞、卡点变装、韩舞cha(Challenge:韩圈里翻跳的意思),都曾帮助明星制造出新鲜话题,以维持流量曝光。
又或者说,集体赶时髦的表面是明星的跟风营业,背后却深藏着他们对曝光度的精密计算与对自身流量的高度焦虑。谁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潮流话题、生产出高质量内容,谁就能率先抢占营销高地,赢得新的粉丝群体。谁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魅力,在看脸的内娱中优胜,谁就能握住更多的娱乐资本。
撕拉片引爆的其实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魅力竞赛”,而这场竞赛,实则早在很多年前就悄然打响。
从拍立得到撕拉片,明星营业进化史
在撕拉片之前,拍立得是明星营业的万能法宝。尤其在数字化图像泛滥、AI美颜滥用的网络时代,拍立得成像的不可控性和原生态,反而缔造了一种稀缺美:它可能不完美,但抓得住瞬间;可能不高级,但有亲和力。也像网友总结的那样:“拍立得是明星最诚实的镜子。”
比如,鞠婧祎的早年拍立得图集在饭圈被奉为神图,正因为她的面部线条和拍立得的柔光调性高度契合,能向外界全方位展示她的貌美。很长一段时间,以鞠婧祎为代表的浓颜系美女也都偏爱通过拍立得营业。
另一方面,对于粉丝而言,拍立得更是精准满足了他们对于“我与偶像共此时”的所有想象,毕竟每张拍立得都仅此一张。虞书欣就曾在参加《青你2》期间发布了大量练习室拍立得,并且为每张拍立得都记录了心情文字、贴纸装饰,这种接地气的营业方式直接为她俘获了大批妈粉。
撕拉片的爆红,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拍立得风潮的“复古升级”。不仅拍摄过程复杂、设备昂贵且早已停产,而且拍一张少一张,甚至连是否拍得出来都充满了不可预测性。某摄影博主早前在小红书科普过:“撕拉片的配色要靠化学反应决定,真正好看得靠运气。”
因此与拍立得相比,撕拉片的营业价值又向上升了一个台阶,其出圈可能性也较拍立得而言大幅提升。
李昀锐那组穿着蓝红T恤拍摄的撕拉片,因光线自然洒落、底片微糊,意外拍出了清透的日系氛围,发布以后就被网友列入内娱最帅撕拉片之列;金靖与摄影师合作拍摄的撕拉片,则是在略显粗粝的影调下呈现出女孩的生命力,在一众拍摄过撕拉片的女明星里,她的美被衬托得更加突出;张凌赫、林子烨、古力娜扎、孟子义等许多明星的撕拉片也都被网友大赞特赞。
除了拍立得、撕拉片这类影像图片,内娱还曾有过多个阶段性的集体审美潮。如2020年左右爆发的抖音手势舞,本质上就是一次低门槛吸粉工程。音乐节奏卡点、动作复制门槛低、互动感强,明星只需一部手机、几分钟时间,就能产出一支自带流量的小视频。赵露思、王鹤棣、白敬亭等明星都曾借抖音的低门槛流量“上一次热榜、涨一波粉丝”。
如果说手势舞营业是早期的抖音流量密码,那么如今歌舞cha的流行则兼具了明星宣发新剧的任务。夏之光在《成家》见面会cha《星奇摇》,“竹林四侠”在《永夜星河》直播上cha《Spicy Honey》,陈都灵、檀健次、姚晨在各自新剧见面会cha“李羲承进行曲”,不仅为在播剧集带来了短时的社媒热度,还帮他们在人设构建中多了一条“有网感”的隐藏标签。
对于明星来说,跟风营业并不复杂,也不难复制,只需要找准一个风口,快速输出内容,在有限时间内制造最大话题扩散即可。撕拉片不会是终点,就像拍立得已不再是顶流。只要“蹭热点”依然有效,明星的营业风向标就永远在随之改变。
一场隐性的“魅力竞赛”
经过这次的撕拉片爆红,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趋势:在内娱生态里,每一波营业潮流迅速爆发的背后,都有一套高度默契的“竞赛机制”在运转。
这一机制的核心不是简单的营业、曝光,也不只是审美变化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持续进行中的“魅力竞赛”。每位艺人都在试图用最当红、最紧跟潮流的营业方式,向大众证明“我好看,我时髦。”
撕拉片的爆红等于为这场竞赛提供了一个新的战场。它不接受修图、不容后期、操作繁琐,而且每拍一张都是在消耗资源,完全没有试错空间。这就意味着,只有那些本身状态好、镜头感强、颜值稳定的艺人,才能在这场素颜型美感的比拼中站稳脚跟。
张凌赫就是这套规则下的天赋型选手。撕拉片本身的低分辨率与胶片颗粒感恰好弱化了高清镜头容易暴露的皮肤纹理细节,同时侧脸拍摄角度与暖调光线的设计将他的骨相优势最大化,强化了下颌线的锋利和眉眼的深邃感。小红书上,张凌赫撕拉片相关的笔记收藏、点赞数已经过百万,带动了无数人入坑。
女明星方面,鞠婧祎也成功借撕拉片实现了审美口碑的翻盘。过去,她常被诟病妆造千篇一律,但这次用撕拉片拍摄的两组造型,不再有人偶感滤镜,而是放大了她身上的故事感。因此很多网友评价说:“这才是她最适合的拍照方式。”“修图团队终于放她自由了。”
当然,不是每个明星都能拍出张凌赫和鞠婧祎这样的效果。撕拉片的照妖镜属性也让一些艺人意外翻车。比如范丞丞那组发布不久的撕拉片,脖子线条被拍得过于硬朗,再加上灯光死板,被网友吐槽“像是高中门口照相馆出的快照”;费启鸣的撕拉片更是被称为“原相灾难现场”,网友纷纷喊话让他把撕拉片再“粘”回去。
而即便美貌没有翻车,不迎合潮流也可能会出问题。张婧仪就是个例子。自撕拉片流行以来,她一直没有参与任何相关营业,于是有粉丝向她留言:“人家都知道营业,你为什么还这么佛。”是否拍摄撕拉片本该是明星的自由选择,只可惜在社交平台的高压氛围下,却被异化成了嘲点。
与之对照最鲜明的则是虞书欣。她几乎不会缺席任何一波潮流,生活Vlog、穿搭分享、撕拉片、韩舞cha,内娱流行过的东西她都统统安排上。而且很多时候,虞书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CCD和撕拉片的爆红都离不开她的明星效应。可以说,虞书欣的营业嗅觉打败了很多竞争对手,她也是近年来凭借花式营业吸粉最多的女明星。
更隐秘的比拼则藏在明星背后的团队里。撕拉片这种东西,拍出来好不好看,不仅看脸,还要看摄影师、场地布光、妆发统筹、后期扫描,乃至社交平台文案编排是否在线。所以当一个明星发出撕拉片,实际上是整个工作室对当下流行语境的一次投放与验证。而当验证成功,红利不只是一张图的转评赞数据,而是外界对艺人的整体魅力认证。
与此同时,这场“魅力竞赛”不单单是明星与明星之间的面子较量,也正在不断下沉至粉丝群体中。小红书、微博、豆瓣上,“谁的撕拉片最好看”“谁浪费了撕拉片”等讨论已经成为新的热议话题。还有不少粉丝将明星的普通照片P成撕拉片风格,再通过二创内容反哺原始图热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营销闭环。
或者说,当所有人都在比谁更美的时候,撕拉片就不仅是一张胶片了,它已然成了一种态度:你敢不敢在高压镜头下,毫无防备地展现自己?你够不够强,能让网友自发给你封神?你团队够不够会玩,能用老东西拍出新玩法?大家比的不是谁拍得多,而是谁拍得巧,谁拍得有记忆点。哪怕没有美到极致,但是有点“疯感”“脏感”“破碎感”,都有可能赢得网友的掌声。
在这个内容迭代飞快的Z时代,撕拉片来得快、火得猛,也可能走得仓促。真正赢得这场“魅力竞赛”的明星一定不是单纯靠脸吃饭,而是懂得什么时候亮相,以及用什么姿态亮相的人。毕竟营业的明星很多,但懂得如何营业的明星很少。
而内娱生态,也将在这一场场“竞赛”中始终保持着高速迭代的活力。
来源:小园娱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