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马三立,出生曲艺世家,为何父亲不愿让他学相声?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9 22:46 1

摘要:德云社的出名,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相声,爱听相声,从而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可是在相声界中,要说最会说相声的并不是郭德纲,而是我国著名的相声大师马三立。马三立出生于曲艺世家,上到祖父,再到身边的兄弟,都是说相声,貌似马三立的未来从他出生就已经确定了,那就是说相

德云社的出名,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相声,爱听相声,从而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可是在相声界中,要说最会说相声的并不是郭德纲,而是我国著名的相声大师马三立。马三立出生于曲艺世家,上到祖父,再到身边的兄弟,都是说相声,貌似马三立的未来从他出生就已经确定了,那就是说相声的。

可是马三立的父亲从一开始就反对马三立说相声,并不是因为马三立没有说相声的天赋,而是因为当时的历史环境造成的。当时属于观念落后的旧社会,在当时说相声属于“下九流”,地位非常的地下,并不是咱们现在口中的艺人,但凡有点钱的都会让孩子去读书,从而摆脱这个低贱的身份,马三立的父亲当时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不管家里有多难,马三立的父亲都拼尽全力的去说相声,就是为了让马三立能在学校上学。然而到了1929年,相声大王李德钖的突然去世,让马三立的家庭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15岁的马三立不得不离开学校,拜周德山为师正式学说相声。

虽然15岁才开始学相声,跟其他人比相对晚了一些,但从小的耳熏目染还是让他有了一些基础。可是这些基础对于相声世家来说远远不够,刚开始背词的时候,马三立吃尽了苦头,在外有师傅的言辞教导,在家还有哥哥的严厉规矩。在那段时间,马三立苦练基本功,和家传的文段子词句,像那些绕嘴的,他更是比别人多练了十几二十遍,没过多长时间,马三立就能撂地演出了。

多年的撂地演出,让马三立积累了一些名气,到了22岁,还收获了自己第一个弟子,此时的马三立可谓是名利双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前进。可就在这个时候家里出事了,父亲因染上重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而哥哥也染上了鸦片瘾,失去了挣钱的能力,一时之间家里的生活重点都压在了马三立的身上。

在这段时间里,是马三立最难熬的日子,为了多挣点钱,每天都豁出命的去表演,连轴转的说相声,可就是这样还是顾全不了家里的生活,最后马三立决定去外地闯一闯。1938年,马三立和搭档前往济南,在赶路的途中也不忘了撂地演出,只要有人的地方他们就会来上一段,虽说日子过得比较苦,可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马三立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从这之后,马三立的名气是越来越高,不仅登上了天津大观园的剧场,还到北平的凤凰厅茶社演出。登上的舞台越来越大,收获的粉丝也越来越多,34岁的马三立终于成“角儿”了。这时的马三立终于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前途是一片光明,可由于当时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造成,全城禁严,演出更是被迫停止,马三立是刚出名就面临着失业。

到了1949年,北平宣布解放,马三立也重新登上了舞台,而这时他不再是下九流的卖艺人,而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不仅有了很高的收入,还成为了曲艺团的副团长。从这之后,马三立的形象彻底在人们心中站稳了脚跟,只要是他的作品,就会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连毛主席都接见了马三立,对马三立的作品充满了喜爱,比如说《买猴》、《十点钟开始》等等优秀的作品。

就这样,不断的演出,不断的创新,马三立一直表演到了78岁。78岁对马三立来说并不是他的极限,而是搭档的极限,这一年,马老的捧哏王凤山先生去世了。搭档对于相声演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搭档才能成就一对相声演员,并不是说再找一个人就能接着说,而是两人需要极高的默契程度,才能呈现出精彩的相声。

对于78岁高龄的马老来说,搭档虽然没了,但相声并不能停止,毕竟说了一辈子,从此马老就开始了单口相声,比如说《家传秘方》、《逗你玩》、《起名字》、《请客》、《学瞎话》等等,马老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经典的单口相声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出这些经典的作品,再次听一听。

马三立老先生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马氏相声却留了下来,在相声这个大家族里,也许你喜欢的是德云社的相声,也许喜欢的是马氏相声,还有侯氏相声,但不管是那种相声,他都是一代代大师用一生钻研出的经典作品。

如果对历史人物故事感兴趣,可以来我的主页观看更多内容

来源:昕昕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