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特厨隋卞”账号的风波越闹越大——而这背后MCN公司的操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最近,“特厨隋卞”账号的风波越闹越大——而这背后MCN公司的操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据爆料,这家MCN公司仅投入不到1万元,就从账号身上榨取了数十万元收益,其中某些商单报价高达5万,却只给博主隋坡500元分成,简直堪称“行业吸血鬼”!
据自媒体博主@唯一讲述者披露,一名曾在这家MCN公司工作的前员工“小李”透露:
“隋坡拿到的商单分成只有500元,是合同早就定好的。而如今一个商单报价最少也有48000元,实际收入公司拿走了99%以上。”
更离谱的是:
整个账号从零到爆红的过程,MCN投入不足1万元;所有内容从策划到拍摄、剪辑,全靠小李一人完成;公司几乎不参与创作、不提供资源,只负责分钱!这还不是合作,这是“收割”!
在舆论发酵后,这家MCN公司也开始“反击”:
发文指出隋坡存在四项“违约行为”;但没有给出任何实质证据;回应内容逻辑混乱、避重就轻,疑似恶意打压离职博主。许多网友怒斥:压榨完人,还要泼脏水?最起码得讲点良心吧!
这类问题,早已不是个例。
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背后,很多创作者因资源匮乏,早期不得不“贱签合约”,一旦走红,却发现:
自己辛苦创作,收益几乎归MCN所有;合约不合理、分成极低、创作权不清晰;维权难、离开更难,稍有反抗就被“封杀”或造谣。网友评论直戳痛点:
“明明一锅饭是我炒的,MCN公司连菜都没洗,最后还只给我尝一口。”
这正是目前内容创业领域的一大矛盾——平台、MCN与创作者的利益博弈日益激烈。
从“特厨隋卞”事件来看,不只是一个人的遭遇,更是整个行业生态的问题。
MCN拿走99%,真的合理吗?创作者如何才能在没有资源的起步阶段保护自己?平台是否该对恶意合约设立底线机制?评论区聊聊——
如果你是隋坡,你会接受这种合作吗?你认为MCN公司该不该对早期压榨行为负责?来源:墨白投研zz28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