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拯救少年犯》里的生涩表演让他初露锋芒,《奋斗》里“向南”的鲜活灵动让他红遍大江南北,《蜗居》里“小贝”的细腻、《雪豹》里“周卫国”的热血,更让他成了观众心中“最会演小人物”的实力派。
最近刷到一组偶遇照,照片里穿宽松T恤、戴鸭舌帽的中年男人,要不是评论区提醒,谁能认出这是当年在《奋斗》里演“向南”的文章?
41岁的他发福到双下巴明显,鬓角泛白,和记忆里那个眼神带点桀骜的顶流小生,简直判若两人。
时间拉回2007年,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文章正站在人生的高光起点。
《拯救少年犯》里的生涩表演让他初露锋芒,《奋斗》里“向南”的鲜活灵动让他红遍大江南北,《蜗居》里“小贝”的细腻、《雪豹》里“周卫国”的热血,更让他成了观众心中“最会演小人物”的实力派。
2013年,他搭档周星驰拍《西游·降魔篇》,和白百何演《失恋33天》拿下影帝,彻底跻身一线巨星行列。
那时的文章,事业顺风顺水。
有人说他的成功离不开马伊琍的扶持——比他大8岁的马伊琍,当时已是圈内公认的“剧抛脸”,从《还珠格格》的紫薇到《乔家大院》的江雪瑛,演技早被市场验证。两人因《奋斗》结缘,2008年结婚后,马伊琍主动退居幕后,为他拉资源、谈合作,甚至在怀二胎时仍为他的新剧站台。可谁也没想到,这段被称为“女强男弱典范”的婚姻,会在2014年迎来致命转折。
那年,文章被拍到与姚笛在深圳街头亲密拥抱,孕期出轨的消息瞬间引爆舆论。
马伊琍一句“且行且珍惜”选择隐忍,却没能挽回这段婚姻。2019年姚笛宣布结婚当天,马伊琍与文章同步官宣离婚,那句“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成了两人关系的最终注脚。
离婚后的马伊琍,像按下了“重启键”。她不再为婚姻妥协,把全部精力放回事业:2023年《繁花》里演“玲子”,为拍一个眼神镜头反复NG数小时,穿高跟鞋爬凳子换灯泡的戏份拍了十多遍;2024年《我的阿勒泰》里素颜出镜,用最真实的状态诠释角色,连导演都感慨“拍出了她最美的样子”。这些努力换来的是“年度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等荣誉,49岁的她,反而活成了娱乐圈“中年女演员逆袭”的标杆。
而文章的轨迹,却与她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
离婚后,他尝试过复出:2020年前后接了两部小成本电影,却连热搜都没上;转做幕后搞话剧,观众也大多是冲着“前顶流”的标签去猎奇。如今的他,几乎从公众视野消失,偶尔被拍到也是和新女友低调出行,戴口罩帽子全副武装,再没了当年在红毯上自信挥手的模样。更让人唏嘘的是他的状态——从前为角色健身的自律不见了,发福的身材、沧桑的面相,活脱脱一个“被生活磨平棱角”的普通人。
“当年要是没出轨,文章现在至少是中生代顶流。”“马伊琍离婚后越活越飒,文章却把一手好牌打稀碎。”评论区的这些话,道出了多数人的感慨。
其实,文章的“陨落”早有预兆。出轨事件后,他的公众形象从“居家好男人”变成“负心汉”,品牌代言纷纷解约,剧组选角也避之不及。更关键的是,他始终没找到与舆论和解的方式——既没有像马伊琍那样用作品证明自己,也没有彻底淡出公众视野沉淀演技,反而在“翻红”和“摆烂”间反复摇摆,最终被观众彻底遗忘。
反观马伊琍,从“原谅”到“离婚”,她的每一步都清醒得可怕。被背叛时,她没有撕逼炒作,而是用“且行且珍惜”稳住家庭,为事业复出争取时间;离婚后,她没有沉溺于受害者情绪,而是把“年龄焦虑”变成“阅历优势”,用一部部作品证明“中年女演员也能发光”。正如她常说的:“年龄只是数字,保持热情和好奇心,才能活成自己的光。”
文章和马伊琍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最残酷的生存法则:流量会消失,但口碑不会;婚姻会结束,但事业不会辜负努力。
有人说,文章的现状是“自作自受”,马伊琍的逆袭是“活该成功”。其实,哪有什么“活该”?
不过是一个在错误的选择里越陷越深,一个在正确的方向上拼命奔跑。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每一步选择都在为未来铺路。
或许这就是马伊琍那句话的真正“含金量”——“往后,各生欢喜”的背后,是清醒地知道:与其在错误的关系里消耗,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绽放。
来源: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