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永远不可能成为明星,成为一线演员,而只会成为了一个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但是我很知足,我这个年纪还有几个人在演戏?”
“我永远不可能成为明星,成为一线演员,而只会成为了一个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但是我很知足,我这个年纪还有几个人在演戏?”
说出这句话的人是王静。从20几岁演到60来岁,且有志一直演到70岁,她将自己的大半人生都“耗费”在舞台上,却始终没有碰上一部让自己大红大紫的作品,一直是“角色熟”但“人不熟”。
有人说,王静的名字太普通,演小角色成了家常便饭。
王静却觉得,用这个名字闯荡演艺圈,虽不能大红大紫,却也能拥有自己静谧的内心。
事实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她不事张扬,追求平平淡淡的感觉,从来都与权力勾结、升职陪睡无关,堪称是娱乐圈中的“清新之流”。
不过,能够获评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个简单的女人也有她的“极不简单”之处。
2008年因发生了许多大事,成为了国人心中特殊的一年。
就是只考虑个人职业发展,这一年之于王静也是意义非凡。
原来,这一年的4月18日,总政治部在中国剧院举行了第20届“金星奖”颁奖晚会,揭晓了获奖名单。
王静凭借军事题材电视剧《英雄虎胆》中“李月桂”一角,获评“优秀演员”。
这是一个只有2个名额的奖项,由男女军旅明星各占1个名额。
因金星奖评选机制十分严格,历经20年发展成为具有公信力的军事文化品牌,能够获评优秀演员的军旅明星无不是专业能力受到了充分认可,获奖后也多被树立为行业的标杆,被视为新一代军旅演员群体中的“佼佼者”。
王静果然因为此次获奖,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自己后来获评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增加了“筹码”。
值得提到的是,同一时间,王静的师兄、因饰演毛主席而闻名全国的特型演员唐国强也抱得奖项而归。
与王静凭借剧中角色获评“优秀演员奖”不同,唐国强是作为创作人员,被总政治部颁发了军事题材电视剧“突出贡献奖”。
在20届“金星奖”中,获评此奖的共计26人,都是创作过“产生重大影响作品”、在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方面取得成就的电视艺术家。
无疑,唐国强作为师兄,在业内的成就依旧高于师妹王静。
王静刚踏入演艺圈时,受到了老一辈的“大牌们”的很多关照,这其中就包括有师兄唐国强的关照。
王静和唐国强既有师兄妹的情谊,也有老乡的情分。这是因为他们都毕业于著名的青岛39中,都是山东青岛人。若提及他们的校友圈子,势必会提到另一位知名人士,那就是著名女主持人、演员倪萍。
因年纪小于唐国强、倪萍,王静考入艺术学院,又经工作分配到话剧团工作、调入军队政治部工作系统、获得军衔的时间都要晚于他们,也就一直在他们面前扮演了“小辈”的角色。
若细论起来,3人的发展路径多有不同,但活跃的圈子却多有交集,王静也因为自身的努力,以及师兄师姐等一些业内前辈的关照,在1991年从山东话剧团调入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之后,于演艺路上走得比较顺当。
王静是在1991年被调入海政歌舞团,这一单位的前身是海军文艺工作团、海军政治部文工团,是海军政治部下属的综合性文艺团体,涵盖有歌舞、话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但其实,王静真正工作的单位,以及她截止今天隶属的单位都是海政电视艺术中心。
这个单位和海政歌舞团同属海军政治工作系统,但服务的对象和传播的方式有所区别。
若说海政歌舞团是主要面向部队官兵,通过慰问演出、文艺汇演服务军队文化建设的话,那么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则主要面向全社会,专注于海军题材电视剧、电影、纪律片的策划和制作,通过影视剧传播海军形象。
王静过去在山东省话剧团参演作品《竹林街15号》,调入海军政治工作系统之后,又于1993年拍摄了海军戏《潮起潮落》,无疑走的是第二条路线。
当前她的身份介绍是“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演员,职称为大校,副师级,国家一级演员”,也证实了这一点。
提起自己的演艺之路,王静曾评价为“可能日子太顺,糊里糊涂地忙碌着,从来没为自己经营过”。
这是一个很是矛盾的说法,却又很是贴合王静的实况。
1993年,王静拍摄海军戏《潮起潮落》,和李幼斌搭档饰演夫妻角色之时,和外粗内细、有定力、爱琢磨的李幼斌相比,王静显得十分懵懂。
已经30岁的她甚至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因为受到李幼斌等前辈的影响,“从内心里把塑造人物当成一门专业开始钻研”,但这样的起步对于一位女演员来说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晚了。
王静不得不端正心态,奋起直追。
她的“顺当”体现在,在她决定端正心态,奋起直追时,她得到了老一辈的“大牌们”的善待和关照。
比如,2003年,她拍摄《国家诉讼》时,就因为得到了斯琴高娃的肯定和指点,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触动。
2006年,她在《英雄虎胆》中饰演李月桂一角,就被于洋老师夸赞“你演的李月桂很好”,被高明提醒“你再能够稳下来一点就更好”。
2008年,她又得师兄唐国强推荐,得到了出演红色间谍系列电视剧《英雄无名》的机会,首次扮演“宋美龄”一角。
要知道,无论是在大银幕还是在小荧屏,出演宋庆龄、宋美龄等在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女性角色一直是众多女演员共同的“梦想”。
彼时相较来说并不是很有竞争力的王静能够得到这个机会,还是因为她身边有唐国强这个伯乐。
王静表示,唐国强非常善于发现每个人适合演什么角色,他会向剧组推荐她,倒不是纯粹因为他们有师兄妹的情谊,更多还是因为他认为她的气质很适合出演宋美龄这个角色。
后来的事实表明,唐国强的眼光的确很准。王静的定妆照出来之后,就连剧组特地邀请过来的有“中国造型第一人”美名的造型师王希钟都表示,在他看来,王静是“目前国内最像宋美龄的演员”。
王静因此被最终确定为宋美龄的扮演者。拍摄期间,唐国强还多次督促她“快去准备台词”,显然是怀着善意,希望她一定要把握好这一难得的机会,努力地展现自己的演技。
多年后,王静都没有忘记唐国强的提携之恩。
要知道,正因为王静在《英雄无名》中和宋美龄“结缘”,后来,在多个单位联合出名的多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王静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获邀出演不同时期的宋美龄,展现了一个个“不一样”的宋美龄。
这是她演艺生涯中格外重要和出成绩的经历。
显然,王静自评演艺之路比较“顺当”就是基于这些原因。
但正因为一路走来比较顺当,她自身性格又不喜张扬而喜平淡,她也就“糊里糊涂地忙碌着,从来没为自己经营过。”
2011年,王静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咖啡厅接受记者采访,提到了自己步入中年后在演艺圈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尴尬。
她坦言,一直以来,她都是扮演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印象,但本人却一直默默无名,无法让观众成功对号入座,也就是“角色熟”而“人不熟”。
这使得她步入女演员最为尴尬的中年阶段后,得到的基本都是出演小角色的机会,重复地扮演母亲、媒婆等角色,哪怕曾被通知继续出演宋美龄,也很快被告知已经被换掉。
在出演小角色时,她经常要通过装扮遮掩自己依旧扎眼的容貌和气质。每每定妆后,她的容貌和气质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经常让人认不出,期间多次遭到剧组的人轻慢,遭大牌白眼。
她虽然看不惯娱乐圈里这种“势力的风气”,却从来不反过来耍脾气,而是安慰自己不管如何都要把戏份演完。
她是一个心态很好的人,哪怕在事业上面临困境,也依旧保有原则和底线,不与权力勾结,也绝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升职。
她在乎的是“今年和去年比,自己塑造的角色是多了还是少了”,认定自己哪怕年纪渐长,依旧存在一个优势,那就是她对演戏充满热情,能“从20几岁演到6、70岁”,并对“不能成为一线演员而只会成为一个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感到知足。
这样的性格让她在生活和工作中力求自己不算计,从来只纵向比较而不横向比较。
甚至,数十年走来,她记得的更多是自己得到的好处而非自己吃过的苦头。
比如,她就曾说出这样一句话:“生活回馈给我的不薄,一生中老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已经很爽了。”
参考文献:
山东艺术学院 王静喜讯不断:“极不简单”的简单女人
新浪娱乐 王静角色多样戏路宽 《剑谍》扮演女地下党员
凤凰网娱乐/晶报 文工团女兵遭家人劝退伍:给人印象不好 难找对象
中国新闻网/中国文艺报 话剧《秋瑾》导演:希望秋瑾精神得到时代回响
来源: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