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若如初见》中,梁乡因为强烈的占有欲,故意喝下一大壶酒为自己壮胆,径直来到菽红的铺子。
《人生若如初见》中,梁乡因为强烈的占有欲,故意喝下一大壶酒为自己壮胆,径直来到菽红的铺子。
他二话不说,就把菽红按倒在地,将她强暴了。
事毕,菽红愤怒地将他推出门去,他居然还回头鬼魅地一笑!
这个场景着实令人心惊!
被伤害后的菽红眼睛看向通往二楼的楼梯,楼上寂静一片,她不由神色凄惨。
菽红来到二楼时,吴天白不仅没有安慰她,反而是恶言相对:
“别解释!我什么也不想听,我有自己的眼睛,我什么都看到了!”
明明犯错的是梁乡,吴天白即便是残疾了,他也可以用枪,或者是拼死从楼上朝着梁乡丢东西,或者是厉声呵斥,也好过这么冷漠旁观。
令人可怕的沉默。
可事后,吴天白却因此责骂菽红,这无疑是在她的伤口上撒盐。
其实,比起梁乡来说,吴天白对菽红的伤害更深。
吴天白这么做,也有着他难以启齿的原因,所以他就将一切都归咎于菽红,好求得心理上的安慰。
菽红本是一个大家闺秀,因为和吴天白无意一次交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那天,吴天白实验失败了,弄得房间一片狼藉。
学校的校长杨一帆,让小姨子菽红帮着收拾打扫房间。
两人闲聊中,吴天白发现菽红漂亮有见地,但毕竟因为年轻来自小地方,还非常单纯浪漫,不知世事艰辛和险恶。
吴天白用碘为菽红画了一幅荷花,赞誉她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这么一个小小的把戏,涉世不深的淑红便深陷其中了。
杨一帆一再规劝菽红:“我比你了解他,你最好离他远一点。”
不过菽红正值青春年少的浪漫年纪,根本听不进姐夫的劝告。
更要命的是吴天白,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去撩拨菽红,甚至让她和自己假扮夫妻去购买硫酸。
回来后,情难自禁,在吴天白的主导下,两人发生了一夜情。
吴天白心里清楚,这件事情对菽红的影响有多么大。
尤其是在那个年代中,这样的行为足以摧毁一个女孩子的一辈子。
可事后,吴天白却没有任何表示,把所有的难题都抛给了这个懵懂少女,他则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似的。
更可恶的是,为了完成刺杀醇亲王的任务,他强拉着不知情的菽红同往。
因为菽红的淳朴无邪,可以成为他一个很好的掩护。
杨一帆坚决反对,他不想把无辜的菽红拉到这场残酷的斗争中,还买好了车票让菽红赶紧回老家去。
可他不知道,此时的菽红因为和吴天白有了肌肤之亲,所以对他有了莫名的依恋感。
这一点,吴天白内心是笃定的,也是胸有成竹的。
所以,他淡定地对杨一帆说:“怎么样?我就知道她不会听你的。”
从中不难看出,吴天白虽然第一眼看到菽红,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但是他并不爱菽红。
如果他真爱菽红,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和她越了界;如果爱她,怎么忍心让她涉入危险的境地中?
因为他自负又自傲,更愿意用征服一个女孩子来证明自己。
果然,菽红对吴天白百依百顺,跟着他去参加了那个危机重重的晚宴。
行动失败之后,吴天白拉着菽红亡命天涯,逃到了日本。
从此后,菽红远离了父母,来到这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不通。
她极度茫然无助,只好一个人躲在房间哭泣。
这一切都是吴天白一手造成的,可是他从来就没有因此感到不安,却反而把菽红当作了免费的保姆。
可见,他就是一个极度自负又自我的人。
到了日本,吴天白每天只忙着去革命。
最后两人身无分文了。
菽红只好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首饰,吴天白却拿走了大部分钱,挥一挥手便出去“干大事”了。
她每天绞尽脑汁如何生存下去,她不断地去找工作,也想着要搬离价格高昂的旅馆,去找一处价格便宜的房子。
吴天白却成了甩手掌柜。
看到这里,我不禁有点懵,吴天白究竟把菽红当作了什么人?
革命同志吗?
应该不是,因为每次吴天白和其他有志之士谈大事的时候,菽红都没有参与,她反而是忙前忙后为他们服务。
他将她视为亲密爱人了吗?
显然也不是,因为两人到日本后,吴天白便开宗明义了,“你睡里间,我睡我间。”
记得吴天白带着菽红刚刚入住旅馆时,他就告诉老板娘:“她是我的学生。”
其实,吴天白从来就没有把菽红当作自己的什么人。
这就是他的本性,他对于女生,一直都是三不一要政策,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要帮助。
原来,旅馆的老板娘也是他的倾慕者之一。
每次吴天白来日本,都是住在她的旅馆,而且经常是免费居住,对方心甘情愿对他付出,管住又管吃。
吴天白生性自私又凉薄。
菽红为了生存下去,逐渐激发出了潜在的能力,还开起了一个商铺,收入颇丰。
就在这个时候,吴天白因为在执行任务时受到了枪伤,瘫痪了。
菽红不仅要赚钱养家,还要贴身照顾他。
吴天白依然是坦然接受菽红的所有付出。
直到那天,梁乡在店铺强暴了菽红,住在楼上的吴天白不知道出于何种心理,居然一声未发。
事后菽红平复了心情,想要扶着吴天白上床休息,他却恼羞成怒地骂菽红:“不要碰我,我什么都看到了。”
菽红满腔悲愤地责问他:“你都看到了却什么也不做,你还是个男人吗?你为什么不一枪崩了我?或者崩了他!”
“我有什么资格管你,你的事情我还管得着吗?”
吴天白因为受伤瘫痪,一下子从极度自负变得极度自卑,但同时也显露出他凉薄的本性。
即便是作为同乡,或者是做为搭伙过日子的伙伴,这时候也应该挺身而出吧。
他既然说没有资格管菽红的事情,那他怎么有资格让菽红养着他,照顾他?
从某种程度来说,吴天白比梁乡更可恶更卑鄙。
菽红为了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承诺的男人,交付了自己的一生和未来。
她的一腔孤勇,却换不来半点回应,更不用说感动了。
其实,菽红被强暴时,吴天白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冷漠,不仅仅是出于自卑和胆怯。
他还有着自己的私心。
一直以来,他和他的团队都想要拉拢梁乡。
吴天白和梁乡两人虽然出身和背景不同,但他们都有着推翻封建帝制、实现民族独立的共同革命目标。
而且,梁乡不仅出身显赫,聪明好学,有着不俗的能力和潜力。
吴天白还认为,通过拉拢梁乡,可以利用他的背景资源,为革命事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梁乡之所以有意无意和他们接触,目的并非是想加入他们,而是想借此来观察他们,从他们队伍中拉走一些人。
吴天白却始终对他心存幻想,所以他才不敢和他发生正面的交锋和冲突。
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事业远远比菽红重要!
当菽红发现怀上了梁乡的孩子,惊慌无措之际。
吴天白坦然地对菽红说:“我还是那句话,不管你和谁怀上孩子,孩子就是孩子,我吴天白就是孩子的父亲。”
“我真是替孩子高兴,有这么一个仁慈的父亲。”
当菽红经历万险生下了儿子,吴天白激动地对菽红道:“就在那一刻,我想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我真正不能丢弃的就是你。”
吴天白的这句“真情”告白来得实在太晚了一点。
想了这么多年,应该只是权衡利弊的结果,现实状况下的权宜,并非是真爱。
这时候的他如果离开了菽红,不要说革命了,生存都成了问题。
吴天白给儿子取名“吴不顾”,取自于禅宗祖师传说:“龙含海珠,游鱼不顾。”
表面意思是:如果一条龙要的是那颗明珠,那么身边的游鱼,那些大大小小的诱惑,都是不应该顾及的。
吴天白想要表达的是,他看重的是菽红和这个儿子,所以并不在乎这个孩子是菽红和谁生下的。
那么,他凭什么看重这个孩子,他一向连菽红都没有看重过,怎么会突然看重这个孩子。
可见,吴天白看重的背后,更多的是利益考量,因为这个孩子是梁乡的,他更看重的是梁乡此人!
其实他给孩子取名不顾,还有一层意思,何尝不是在嘲讽梁乡:做完坏事后弃而不顾,落荒而逃!
吴天白对梁乡不可能如此大度,大度的表现背后怀着他无法宣之于口的目的。
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却从来没有为身边人菽红承担过任何责任。
菽红和吴天白这样没名没份的结合,其实更多的只是两人按需所求。
一个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个是年少无知加上环境所迫。
他们都没有自己想象地爱对方,所以最终的结局也早已注定了。
可是苦了那个身世尴尬的孩子。
来源:少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