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网教育频道连续推出的校园文化栏目《主播说节气》“小满篇”正式上线,新一期节目由北京市海淀外国语藤飞学校 阮迦月 担任小主持人。节目以“小满”为主题,通过青少年视角深度解读小满节气的自然密码与文化哲思,带领观众感受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网教育频道连续推出的校园文化栏目《主播说节气》“小满篇”正式上线,新一期节目由北京市海淀外国语藤飞学校 阮迦月 担任小主持人。节目以“小满”为主题,通过青少年视角深度解读小满节气的自然密码与文化哲思,带领观众感受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
节目中,小主播阮迦月结合《月令七十二候》与西方物候学对比,解析“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的生态意涵。她通过校园“节气科学实验室”,观察籽粒成熟过程,揭示“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科学依据,以科学实验解码农耕智慧。
小主播阮迦月身着汉服,讲解老北京“祭车神”习俗模型制作,对比讲解“采苦菜酿苦酒”的食疗传统,展现“小满养蚕”场景。以田野实践、非遗手作、民俗还原等形式,全面讲解了小满时节的农耕智慧与生活美学,带领观众感受“小满未满,方是圆满”的东方哲学。
据悉,《主播说节气》将持续推出24期系列节目,后续内容将结合传统文化、四季活动展开。
节气科普:
5月21号,星期三,农历四月二十四,是中国传统24节气的第八个节气—小满。
时至半夏,暑气渐布,小满既至。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期间的天气渐渐炎热,雨水增多。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被称为“最有智慧”的节气,因为古人认为月满则亏,物极必反,所以不要“大满”,只要“小满”,满而不盈、满而不溢,在北方,小满是指谷物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所以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在南方,“满”则被用来形容雨水充沛,所以人们常说“小满江河满”。
古人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这时,苦菜已经枝叶繁茂,把它挖来洗净,可以做菜吃。二候,靡草死。是说一些喜欢阴凉的草类植物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三候,麦秋至。指的是小满时节麦子也开始成熟。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吃野菜也是小满的习俗之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旧时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可以清热去火。有时还会用白面蒸一些麦糕、麦饼食用,意在提醒人们夏天要多吃主食。
谚语说“小满动三车”,就是指丝车、油车、水车都会在小满时启动。人们用水车引水灌溉农田,用油车榨油,用丝车臊丝。小满节气中很多习俗都和农业活动有关。比如祭祀车神,把一杯白水泼入田中,祈祷水源丰沛。传说小满是蚕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还会举办祭蚕仪式。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于丰收的渴望。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小满不仅仅是一个节气,它更像是一种期许,饱含了人们对于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企盼。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