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莫言,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位来自高密的当代著名作家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提起莫言,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位来自高密的当代著名作家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从理论逻辑上来说,莫言绝对称得上是我们14亿国人的骄傲,因为他打破了中国诺贝尔奖零的记录。
但事实上,有一些人对莫言非常有看法,而且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攻击莫言的言论。
这些人之所以对莫言有看法,就是因为莫言小说里的很多情节太残酷了,他们认为莫言小说的描述太夸张了,而且这些人认为莫言就是在抹黑当代社会。
如果是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不奇怪,可是有一些知名的作家,竟然也质疑莫言小说中的情景,并且在社交平台发文炮轰莫言。
这名知名作家是江苏省作协协会会员,名字叫徐景洲,是主任编辑职称,让人感觉到非常奇怪的是,这位江苏省作协的会员竟然获得了“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的称号。
而且这位知名作家的IP地址显示也在北京,很显然,工作,生活,学习都是在北京的。
那么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希望有专业人士给解答一下,一个IP地址在北京的北京市民,怎么就成了江苏省作协的会员呢?
看了一下这位江苏省作协会员的代表作,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读破金p梅》,里面还带了个英文字母,一看就是故弄风骚,欲盖弥彰。
言归正传,这位知名作家炮轰莫言散文和小说里面关于吃梅的情节都是虚构的,而且是不现实的。
这位作家还把莫言小说和散文中的情节全部都一一列举了出来,先是摆事实,讲道理,随后就是对莫言吃梅的言论进行驳斥。
按照这位作家自己的推测,首先,是因为煤块不含任何营养成分,人吃了没有一丁点的作用,所以,莫言说的是假的。
其次,众所周知,煤是非常坚硬的,就像石头一样,根本就嚼不动,所以说莫言说的是假的。
这位作家还信誓旦旦的表示,莫言小说和散文中关于人吃煤的情节从来就没有人证实过,包括他的同村人,所以,莫言说的都是假的。
而且这位作家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莫言小时候的照片是个小胖子,以此为例证明,那个时代的人过得都非常的好,莫言就是在说谎。
再举例说明完以后,这位作家还不忘发挥了文人相轻的作风,最后给莫言扣了一个抹黑当代社会的大帽子。
其实这顶帽子不是这位作家第一次扣,已经有很多人给莫言扣过这顶帽子了,不得不说,有很多人是不想承认历史的。
在他们眼里看来,莫言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大逆不道的,是公然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是在抹黑我们新社会。
这位作家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在社交平台发布之后,评论区网友给出的评论是直接啪啪打脸了。
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当你饿的时候,别说是吃没了,吃土的人都大有人在,本地有一种白善土,现在被用作止泻的蒙脱石散。
一位来自天津的网友在评论区称,自己是一名80后,出生在煤矿上,小时候矿区下岗潮,邻居的孩子由于没人管,亲眼看到他们饿的时候吃煤!
而且这位网友还说了,那种煤叫页煤,家中的老人说,饥饿的年代就可以吃,所以莫言小说表达的情景并不是假的。
一位来自广东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山东是产煤大省,吃煤块也不稀奇,自己的老家不是山东的,非正常困难时期也吃过煤块。
一位来自新疆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自己没有饿过肚子,但是也跟着同学一起吃过煤块,只是吃的数量并不大。
一位来自山东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每一次跟着老母亲去舅舅家,老母亲都会指着一个肮脏的水塘说,58年,我们就是从那里挖白泥烙饼吃。
从网友们的评论中不难看出,吃煤这种事情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莫言杜撰和编造的,别说是吃煤了,吃土的事情也是客观存在的。
有些事情没见过,不等于没有发生过,作为一名80后,小时候经常看到有要饭的,穿的破破烂烂,给半个馒头就是狼吞虎咽。
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也非常的困难生,勉强维持温饱,有些人家孩子多,都接不上顿。
但是这样的话每次说出来都会遭到一大批人的批评,记得有一次,一位东北的网友还专门私信我,声称自己家八几年就有冰箱和洗衣机了。
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当初的东三省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毫不夸张的说,那个时候的东三省比现在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都要牛。
现如今,东三省退休的老人就更厉害了,有的退休后去了国外,有的退休后去了海南三亚,从这1点就可以看出,当年的东三省有多牛了?
事实上,看过二战电影《珍珠港》的人都知道,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冰箱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不能拿自己的经历去否定别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十多亿的人口,如今的北上广深可以说媲美发达国家了。
那你能说整个国家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吗?如果说普通的不知情的网友说出这样的话,还可以理解。
但是对方作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的会员,而且还是首都市民学习之星,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在否定历史,甚至是在误导公众。
个人觉得,正是由于莫言小说中写的那种情景,再对比一下,我们如今的新社会,才知道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如果按照这位作家所说的那样,当时没有那样的情况存在,那就意味着我们几十年的发展没有任何进步,这样的人才是在否定历史。
仔细看了一下这位作家所写的文章,原来炮轰莫言的文章还不只是一篇,看来这位作家专门就是针对莫言的。
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来源:生活中的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