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口碑剧,为什么难出圈?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18 17:31 1

摘要:截至5月16日,国产长剧已出现四部豆瓣8分剧,两部7.9分剧。然而,除《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优酷站内热度破万外,其余作品的热度并没有像口碑一样“爆”。

叫好又叫座的国产剧,似乎越来越难出现。

截至5月16日,国产长剧已出现四部豆瓣8分剧,两部7.9分剧。然而,除《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优酷站内热度破万外,其余作品的热度并没有像口碑一样“爆”。

高分剧出圈难,在2024年就有所显现。

近十年评分最高国产剧《山花烂漫时》,腾讯站内最高热度为22357,云合评级仅为A+;豆瓣8.9分的《我的阿勒泰》爱奇艺站内热度未破7500;豆瓣8.8分的《天行健》腾讯站内最高热度不到21000。

为什么观众苦国产烂剧久矣,高口碑剧出圈又这么难?热度不爆,全是宣发的“锅”嘛?高分高口碑,还有可能为剧集“逆天改命”嘛?

为了聊清楚这一问题,娱理工作室与《无尽的尽头》 总制片人马科,《180天重启计划》导演李漠,进行了一次坦诚的播后复盘。

“天崩开局”

《无尽的尽头》前期数据,确实不太好。

面对其他平台的大剧热播, 《无尽的尽头》播出前四天,无论从媒体曝光度、播出数据、平台热度等各方面,都很拉胯。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天崩开局”,总制片人马科很清楚原因。《无尽的尽头》不但没有大流量、大IP,司法行业题材,更是天生和观众有距离感。

“我们没有流量演员,检察题材感兴趣的观众也不多,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部戏。第一天还有不少豆瓣一星,确实很受打击,很痛苦。” 马科告诉娱理工作室。

早在2021年项目筹备时,团队便逢人解释,《无尽的尽头》不是悬疑剧,是司法行业剧。聊导演的时候,很多一线的,拍过爆款的导演看完本子,都觉得特好。但进来之后,就提出想放大未成年犯罪的比重,检察官成了辅助。

这从流量角度看没毛病,但不是团队想表达的。

“总有观众把我们和韩剧《少年法庭》比较。但法官自己去破案,放在国内的司法流程上是不成立的。而且《少年法庭》讲的是法官,我们讲的是检察官,两个国家法律基础,法律适用方式都不一样,没法比较。”马科说。

为了让司法行业剧“名副其实”,《无尽的尽头》编剧不仅要写好情节,还要把所有的庭审步骤、法言法语、法律适用磨得准确。

包括法庭桌子要怎么摆、法官要从哪里入庭、什么时候要敲法槌、为什么是被害人而不是受害人,哪怕是一字之差,都要准确。

这种专业门槛对非法律专业的编剧来说,难度和重新高考一次差不多。所以,四年的创作周期里,有一半时间是编剧的跨领域学习。

选角上, 项目的体量注定了,他们与顶流演员无缘。

小的流量演员,或许能帮项目提高点前期数据,但团队对演技有一种“自私”的执念。他们总觉得, 不合适的流量出演,不但会破坏作品调性,还会耗费团队四年的努力。万一播得不好,他们会后悔。

于是,无论是大演员、小演员,他们都是按照演技标准选的。小花、小虎等小演员,甚至不是专业演员,但却有让观众一秒入戏的能力。

“是我不够好”

《180天重启计划》播出期间,一向低调的李漠,在微博上做了五六场直播,也做了大量的访谈。他“自私”地希望,整个团队用心的表达,能被更多人看到。

但如何被更多人看到?从《180天重启计划》播完至今,李漠一直在思考。

想了很久之后,他得出的原因之一,是自己不够好。

“看剧并不是一件所有人都会做的事,它只是诸多娱乐中的一个选项,我的剧又是那么多剧集的其中之一,人家为什么要花时间看?这可能需要很多不同维度的原因,来促成更多观看结果。不过归根结底,是我还不够好,但到底怎么做才会更好呢?”

有很多业内前辈和同行对李漠说,要去拍S+,拍更宏大的题材,让自己“上一个台阶”。

但李漠觉得,莫向外求。 体量也好,题材也好,都不应该是选择拍什么的标准。如果拍的不是自己的表达,那这个台阶到底是去哪的?那个目的地对吗?又为什么要搞创作?

“如果为了挣更多的片酬,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就放弃创作的意图和标准,这很本末倒置。”李漠告诉娱理工作室。

作为作品豆瓣平均分最高的导演之一,李漠虽然很少提,但他很清楚,豆瓣评分是大部分观众认识他的标签。

“我肯定会关注豆瓣评分。虽然它不是唯一的指标,但它是其中一个指标。我之前开玩笑说,我都快40了,还陷在优绩主义陷阱里,一生都要考高分。”

签约芒果TV之后,平台从未给李漠定过任何有关商业、口碑、数据的KPI。 李漠坦言,这份空间与自由,是他非常感恩芒果TV的原因。

他问自己求的,不是评分、热度,而是四个字,问心无愧。拆开了说,就是项目有没有意义?自己有没有竭尽全力?表达能不能打动别人?

放到《180天重启计划》里,他想表达的,是妈妈不一定要有妈妈样,爸爸不一定要有爸爸样,女儿也不一定要有女儿样。每个人的人生,自己做决定。世界上有这样的家庭,而且会生活地很幸福。

他想要告诉观众, 放轻松,人生不止有一种方式。

是“宣发”的锅吗?

《无尽的尽头》和《180天重启计划》片方,都被网友频繁问到同一个问题: 这么好的剧,为什么不好好做宣发?

《无尽的尽头》片方坦言, 他们 确实没有多少宣发经费, 只能挨个私信可能对未检题材感兴趣的媒体,把U盘发给他们看看。播出之后,在微博上邀约感兴趣的媒体大V,做做云访谈。

但没办线下活动,是片方的主动选择。

“现在剧宣好像都要大家跳舞,或者玩游戏,我们觉得不太适合《无尽的尽头》这部剧的气质和调性。这是一部讲孩子的剧,且讲的是孩子不那么明媚和幸福的故事,为了宣传就把孩子抛之脑后,我们认为是违背初心的,所以在刻意回避。”马科说。

神奇的是,第九集播出后,《无尽的尽头》微博广场的“自来水”突然变多 ,每次刷新实时,都有几十条最新剧评蹦出来。同样从这时开始,《无尽的尽头》渐渐有广告商入驻,结束了裸播的状态。

“从4月30号开始,无论是微博及其他评分平台的评论数量,还是腾讯站内的弹幕数量、播放热度等明显起来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微博广场、各种小组里给别人安利”,这让马科意识到,这部剧或许还有机会。

同样,《180天重启计划》的播放峰值,是在播出第七天出现的。峰值出现四天后,《180天重启计划》豆瓣开分7.9分,为同期国产剧最高分。

播出前,李漠和几位主创一起吃饭,大家猜豆瓣能开多少分。有人猜8.5,有人猜8.2,基本都是8分往上。

只有李漠说,应该是7.5。他的判断依据是,环境变了,人的心境也不同了,有75%的人喜欢就不错了。所以7.9分对他来说,是惊喜的。

看到很多观众留言说宣发不够,李漠就回复,“有你们看到就足够了”。

在他看来,所谓“赖宣发”,是从结果倒推的,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宣发能强迫不看戏的人去看戏,那一定带着某种欺骗。那样带来的更多观看,真的有意义吗?

“好的宣发,应该是告诉想看戏的人,有这么一部戏,它适合你看。之所以有70%的人,愿意给《180天重启计划》打四星以上,可能就是因为剧里的有些内容,和他们产生共情了。”李漠说。

通过宣发让作品“破圈”,去吸引目标受众以外的圈层,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或许是个伪概念。

“很多观众可能就不喜欢这类题材,硬叫人家来看,他看了可能也不会觉得多好,因为他们不在作品讨论的语境里。大家说,国产剧为什么不能像韩剧一样?因为韩国就5000万人口,有3000万人看这剧就爆了。但在国内,大家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在他看来, 与其沉浸于“全民爆款”,不如把目标放在精准吸引目标受众,让他们看得更长,更久。

高口碑能“改命”嘛?

高分高口碑,有没有可能给作品导流,让作品“逆天改命”?

李漠直言, 能导,但不多。比如豆瓣,也是一个相对文艺的平台,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该去哪打分。

在他看来,创作最大的价值,不是作品多爆,也不是多高评分,而是在感谢观众后,继续不停地,不计结果地努力。

5月16日,完结了两个月的《180天重启计划》,仍出现在豆瓣热门大陆剧榜上。每天还有用户在不断地打五星,说“不比《苦尽柑来遇见你》差”。

聊到这,我笑称,一般写稿子不知如何结尾时,就会说“只要是好故事,就会被观众看见”。

李漠也笑了,他很清楚这是个伪结论。 15亿观众眼中的“好”,标准是不一样的,观众觉得好的,只是自己想看的故事。所以创作者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聊到未来的创作,李漠说,他在策划类似《孤独的美食家》的纯类型剧,会有人看,只不过可能会更少。一部作品的诞生,是需要“因缘”的,他在等待这份因缘。

聊到口碑的帮助,马科觉得, 现在平台所谓的评分机制,更像一个展示媒介,很难直接大量导流给用户,但能吸引一些KOL和观众去关注、发声,从而影响到更多观众。

超点结束后两天, 5月6日,《无尽的尽头》发布微博评分图和豆瓣开分图,微博8.5,有很多博主坚持每日追剧、科普法律内容。豆瓣开分8.1,第二天又涨到了8.2。

超点完成后一周,马科发现《无尽的尽头》热度线是平的,一直维持在25000左右,证明不断有新观众来看,完播率也达到了爆款标准。

5月15日,会员收官四天后,《无尽的尽头》豆瓣评分涨至8.3,成为2025口碑第一国产剧,相关 词条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主榜。

近两天复盘时,马科得到了平台对剧集口碑价值,甚至是长剧集价值的肯定。 “肯定是超出预期了。并不是说数据和商业层面,而是打破了观众对司法行业剧的认知。包括很多人在问有没有第二季,第三季,这也证明了长剧的价值。”

四年里,马科所在的忆光年影视把所有资金和精力,都投在了这一个项目上。 “算上四年的时间、运营、投入成本,这笔账不用算都知道赔了,应该还赔了不少。但我们的认知是,四年能磨好一部戏,就不错了。”

《无尽的尽头》会不会有第二部?马科直言,他们应该不会做了,但还会继续用认真的态度,磨下一部司法行业剧。

访谈的当天,《折腰》刚刚播出,热度打破了腾讯视频站内纪录,这让马科很开心。

对《无尽的尽头》来说, 同期有大流量剧播出, 不但不会是竞争,反而会帮忙抬高长剧市场的水位,一荣俱荣,行业好了,大家才能都好。 《折腰》第一集里,当高伟光出现时,还有观众在弹幕上说:“老白你怎么在这”。

这就证明,长剧有在变好。

来源:碧海青天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