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修复版《神女》现场上海交响乐团配乐特别献映,见证经典默片焕“新”生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09:16 2

摘要:昨晚的上海影城,也是热闹的。热闹的,是开场前穿着旗袍与《神女》大幅海报合影留念的影迷,是换上了长衫和旗袍的工作人员叮叮当当地敲着提醒的铃铛,是台上上海交响乐团三管编制、70余人的演奏团队的现场配乐,还有女高音歌唱家的如泣如诉。

昨晚的上海影城一号厅,是安静的,中国默片的巅峰之作、现实主义电影的永恒经典《神女》4K修复版上海首映。

昨晚的上海影城,也是热闹的。热闹的,是开场前穿着旗袍与《神女》大幅海报合影留念的影迷,是换上了长衫和旗袍的工作人员叮叮当当地敲着提醒的铃铛,是台上上海交响乐团三管编制、70余人的演奏团队的现场配乐,还有女高音歌唱家的如泣如诉。

电影与交响乐,跨界碰撞

1934年,吴永刚导演、阮玲玉主演的《神女》上映,经过时光沉淀,《神女》成为公认的中国默片的巅峰之作。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适逢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阮玲玉逝世90周年,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电影博物馆和上海电影资料馆共同承办的“4K修复版《神女》现场交响乐配乐特别献映”在上海影城一号厅举办。“美人世无双,弦动万壑春”,放映结束后有观众这样赞叹。

张洁敏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现场配乐

本次“电影+交响乐”的大秀,将电影的最新修复技术、上海影城的顶级放映设备、上海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现场舞美编排完美结合,给上海观众带来一场超越单一艺术载体的新型体验,实现了对艺术形态的多样性探索,为电影之城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展映的《神女》为最新修复4K版,中国电影资料馆技术团队依托先进的AI技术,将35毫米硝酸底片进行4K扫描及修复,极大地提升了修复效率和质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阮玲玉的一颦一笑,甚至她旗袍的丝缕褶皱,都在上海影城杜比剧场的大银幕中纤毫毕现,老上海街巷的烟火气息跨越九十年时空扑面而至,让影史珍珠《神女》呈现出最完美的视觉效果。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工部局乐队是中国第一支在电影院进行默片伴奏的乐队,昨晚的演出可以视为对乐团历史的一次回溯。他们派出了三管编制、70余人的演奏团队,不仅穿上了具有海派传统风格的服饰,更在女指挥家张洁敏的指挥下,以近乎丝滑的配乐,为这部91年前的默片经典注入了新的灵魂,影院里还重新搭建了舞台、灯光和音乐演出音响系统,只为给观众带来最完美的视听体验。这些,不仅是技术赋能的历史回响,更是对海派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译。

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

本次特别献映活动因其独特的跨界属性,前期综合考察电影放映与音乐演出两大主流市场的消费标准,最终对现场票价进行了科学的阶梯式设计,包含188元、288元、388元三个具体档位。这一设计,相比一般电影放映的统一票价,既考虑到现场欣赏效果的差异性,更兼顾了不同观众群体的消费能力,只为让画像各异的观影者皆不负期望,享受到一场物超所值的视听飨宴。

为了配合昨晚的放映,上海电影博物馆和上海电影资料馆还连夜在上海影城现场搭建起《神女》主题微展览、文创产品销售展台等,观众走进上海影城,旋即踏上时空穿越之旅。“旗袍没有白穿。”影迷陈小姐放映前一个小时就到了现场,与阮玲玉“合影”后早早进场等候放映开始,散场后记者又在排队买文创的队伍里看到了她,“好感动,配乐伴随着情节跌宕,共同起伏,丝丝入扣。大银幕上,阮玲玉的每一个表情都令人为之动容,她不需要眼泪就叫我感动哭了。”陈小姐说。

当阮玲玉在修复技术与恢宏乐曲中重绽光芒,当观众走出影厅,通过微展览与文创延续这段独特的观影记忆,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已然超越简单的电影放映,而具有了更丰满、更多元的文化意义。这一“一站式”文化消费场景配合放映成功落地,也为建设中的“电影之城”提供了一份富有启发性的文化消费案例。

来源:三半撩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