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来自上海的16岁高中生接连打败北大的硕士彭敏和博士陈更,最终取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
文|穆晞
编辑|穆晞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连曾经闻名全国的才女武亦姝也不例外。
201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来自上海的16岁高中生接连打败北大的硕士彭敏和博士陈更,最终取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
人人渴望的北大保送名额被她拒绝,这个倔强的女孩选择凭借自己的真实成绩升学。两年后她以613分(折合全国卷695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清华大学。
在普通人眼中,像她这样的人才,恐怕还没毕业就会被各大公司争抢,可谁能想到毕业后的武亦姝也面临着就业困境。
而武亦姝落得如此境地,与她父母的“放任式”教育脱不开关系……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武亦姝百度百科】【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国防报】【搜狐体育】(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武亦姝十分热爱古诗词,在同龄人都在追男团女团的时候,她却把杜甫、苏轼、陆游视作自己人生的三大偶像。
武亦姝与偶像之间的互动也与其他人有很大的区别。在其他人疯狂抢偶像的演唱会或见面会的门票时,武亦姝在读偶像的作品集。
通过作品与自己的偶像进行心灵之间的一个交流,可以说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了。所以武亦姝的身边常备苏轼的诗词册,睡前读物是陆游的作品集。
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姑娘,身上有着令人惊叹的潜力。
武亦姝在第一季的时候就想报名参加了,可惜她当时需要备战中考。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参加第二季。
在比赛过程中,她过五关斩六将。
虽然在比赛中时常出现比分追平的情况,但武亦姝还是凭借自己扎实的学识和优秀的心理素质,在百人团大战中取得308的最高分,斩获第二季的冠军。
在比赛过程中,不仅主持人董卿和嘉宾老师对她赞赏有加,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说,如果李清照出现在世人眼前,气质一定是跟武亦姝很像的,武亦姝也因此有了“当代李清照”的美誉。
就连她的对手也十分欣赏她,来自北京大学的工科博士陈更就用李白《上马邕》中的“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来评价她。
彭敏对于这位对手的实力也是十分认可,曾用自嘲的口吻说道,在诗词大会上有一个16岁的女孩打败了北大硕士,我就是那个北大硕士。
现在的彭敏依旧积极地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在4月3日还官宣了自己要在江苏卫视参加的节目,而武亦姝就相对没那么活跃,甚至没有公布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在取得第二季的冠军后,无数娱乐公司找到武亦姝,想要让她借着这波热度出道,但都被武亦姝拒绝了。
在她的生活中,好像除了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就没有其他能吸引她注意力的事情了。
她这种性格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那什么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才女呢。
冠军是怎么养成的武亦姝并非从小就这么优秀,她也曾是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小孩”,做事三分钟热度,成绩更算不上名列前茅。
刚开始武亦姝的家长对此非常头疼,给她报了很多特长班和补习班,但效果微乎其微。
这种结果似乎并不出人意料,刚上小学的小朋友,被一直关在补习班和特长班里。小孩子的精力本来就有限,不给她放松的时间,只能导致她在什么方面都提不起兴趣。
武亦姝的父母也发现了这点,但苦于没有更好、更合适的方法。
直到某次武亦姝和父母去到朋友家里面做客,在聊家常的时候提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朋友家的孩子跟那时的武亦姝相比,可以说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让武亦姝的父母啧啧称奇,自家的女儿什么时候能够让自己省心呢?
武亦姝的父母询问朋友家的孩子为什么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的每一个任务,朋友只对他们说了一句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
了解了朋友的教育理念后,武亦姝的父母也反思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实在是不适合自家孩子。
在小武亦姝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发愁时,自己却在旁边轻松的聊天,这样不仅会让孩子产心理落差,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环境。一直约束着孩子的一切反而会适得其反。
想清楚问题的关键后,武亦姝的父母尝试着更换其他的教育方法。他们先取消了压在武亦姝身上的辅导班,给武亦姝自己选择的权利。
为了给武亦姝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武亦姝的父母决定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他们在家中摆满了书,有适合孩子的读本,也有自己要看的内容。武亦姝的父母改变了之前下班就看电视的习惯,以身作则,开始阅读。
小武亦姝看着父母都在看书,也开始无意识的模仿。慢慢的,普通的读本已经满足不了她的求知欲了,她开始转向诗词,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种“放任式”教育下,武亦姝人生中面对的大小问题都由她自己拍板决定,父母的意见只是参考性的。这也为后来武亦姝的就业问题埋下了伏笔。
高考结果出来之后,武亦姝选择进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理科试验班进行学习。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武亦姝的生活无比充实。
刚刚进入学校军训的时候,她的一篇军训写的随笔被中国国防报刊登。随笔中饱含着武亦姝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即将开启新生活的期待。
在清华里,武亦姝生活学习两不耽误。她很喜欢汉服,这个从她当年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时的衣着不难看出。
等到进入大学,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武亦姝就加入了不少有关汉服的社团,和其他爱美的小姑娘一样,武亦姝还经常穿着汉服拍写真。
即便是到了高手如云的清华,武亦姝的成绩依旧十分亮眼,就像在时光重演了一遍,还没有大四的武亦姝就又接到了保送的邀请,还是国外名校的。对于这次的邀约,武亦姝的选择会和当时一样吗?
按照武亦姝的性格,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难猜出。
没错,武亦姝再一次拒绝了高校的保送邀请。但她在毕业后也没有直接进入职场,而是选择深入学习一个与自己大学专业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领域——儿童文学。
至于她选择这个领域的原因,目前不得而知。
结语武亦姝不喜有人打扰,即便有着“清华才女”的光环也一直低调行事。
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出自她偶像苏轼的名句来形容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她似乎从不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这里也希望她能在这个方向答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完美答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武亦姝百度百科】【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国防报】【搜狐体育】
来源:老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