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四川乐至县的集市上,每逢赶集日,总有一位中年男子吸引众人围观。
在四川乐至县的集市上,每逢赶集日,总有一位中年男子吸引众人围观。
他脚穿两只石墩般的“石鞋”,每走一步,地面都“咚咚”作响,围观群众惊叹不已:
“这鞋得有二百多斤吧?”
表演结束,他不喘不累,挥挥手笑容淡定。
有好奇者上前摸摸那双石鞋,果然是真石头分量惊人,人们纷纷称他为“铁腿阿杰”。
可没人知道,这个男人曾因痴迷这项“绝技”,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婚姻,也差点搭上了自己的身体。
他从未缺乏热情,却差点被热情反噬。
01 练出神功
阿杰原本是个普通修电视的手艺人,人生最大的转折源于他无意间看到的一档电视节目。
那天,他在电视里看到杂技演员张正辉,穿着几十斤的铁鞋又走又跳。
电视画面里,铁鞋锃亮动作潇洒,阿杰看得热血沸腾:“人家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
可铁鞋太贵,他退而求其次,找来两个废弃石墩,开练。
一开始只是几十斤的负重练步,后来逐渐加码。
100斤、150斤、200斤……最终他能穿着200斤的石鞋,在街头行走如常。
在修理铺前,他边表演边揽客,渐渐成了镇上的“名人”。
有人来看热闹,也有人挑战他,但无一成功。
大家都以为他天赋异禀,只有他自己知道,是靠年复一年的死磕硬练。
可这份执着,并不总是好事。
其实,阿杰年轻时体质非常差,三十岁那年还干几下农活就浑身冒汗,差点猝倒在地里。
医生说是营养不良,需要调养,可阿杰觉得“靠吃药不如靠自己”,便开始练舞狮健体。
他勤奋刻苦,不怕苦不怕累,体质也随之好转。
舞狮队解散后,他一门心思投入到“铁腿功”的训练中。
练得起劲的时候,他连饭都顾不上吃,母亲劝他休息:“儿啊,适可而止嘛。”
阿杰笑着摆手:“不练功,我都难受”,这一句“难受”,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执念。
热爱本是好事,但如果没有分寸,那就会成为利刃。
阿杰从铁腿功中获得了成就感,却也逐渐脱离了生活本身。
妻子曾温柔地提醒过他:“你现在连家都顾不上了。”
可他总说:“等我练好了,大家都会理解我。”
02 家庭破碎
可这个“等”永远没有尽头。妻子寂寞无依,最终选择离开。
母亲伤心欲绝,父亲更是气病在床,最终撒手人寰。
至亲的流逝与背叛,并未让阿杰清醒,反而更投入练功。
仿佛越是失去,越需要“练武”来支撑自己的人生,练功成了精神寄托,也成了无形的牢笼。
多年的训练,阿杰的身体外强内虚,暗患频生。
他从未进过医院,因为他觉得“练武比吃药有用”。
直到某天,他的母亲实在看不下去,向本地一家情感类电视栏目求助,希望能劝劝儿子。
节目组到来时,看见阿杰拿着锋利器械赤脚练功,惊得当场制止。
母亲在一旁掉着眼泪:“你这是练功,还是练命?”
节目组带着他去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出来后阿杰沉默了。
医生说:“你这已经是静脉曲张晚期,如果继续下去,关节可能会永久损伤。”
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多年来他信奉的“锻炼救命”,竟正在一步步毁掉他的身体。
母亲的泪、医生的诊断、亲人的劝说,让他终于做出让步:
“我不再穿那双石鞋了,以后练功,一定适可而止。”
这一句话,让母亲笑着哭了,这一次阿杰没有食言。
他收起了石鞋,换上了轻便道具,开始练些舒缓的表演动作,还学了些手影舞、道具控制。
虽然不再“惊天动地”,但却受到了更多人喜爱,他开始化妆换新衣,修理铺前的表演人越来越多。
有人来不是看“神功”,而是来看这个“终于愿意珍惜自己”的人。
他也不再拒绝相亲,和媒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心态逐渐柔和。
母亲说:“现在的阿杰啊,看起来像是活明白了。”
03 写在最后
人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技能,不是热情,而是知进退,懂节制。
阿杰的故事,是热爱带来的荣耀,也是一念执着带来的代价。
他曾靠“铁腿”走红,却也因为痴迷练功失去了家庭和健康。
所幸,人生从来不怕晚,只怕永远不醒,他终于明白:
热爱不该是毁灭自身的火焰,而应是一盏照亮生活的灯。
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味向前冲,也不能因沉迷而忽略生活的温度。
适可而止,张弛有度,才是保持热爱最长久的方式。
练武是好事,但不是拿健康做代价,登台是荣耀,但不是放弃家人的理由。
真正了不起的,是在热爱的同时,也能为自己和身边人留一份清醒、一点余地。
愿我们每个人,在热爱之路上,永远不忘回头看看脚下的方向!
来源:笑侃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