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曝《倚天屠龙记》续集夭折真相:李连杰年拍7部,观众不买账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8 03:46 3

摘要:导演王晶近日在节目中的一番话,让31年前的“武侠悬案”真相大白——《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续集未拍,并非李连杰“摆谱”或创作瓶颈,而是市场饱和+资本转向的双重暴击!

导演王晶近日在节目中的一番话,让31年前的“武侠悬案”真相大白——《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续集未拍,并非李连杰“摆谱”或创作瓶颈,而是市场饱和+资本转向的双重暴击!

1993年堪称“李连杰年”,他全年上映了6部电影(《黄飞鸿》《方世玉》《太极张三丰》《倚天屠龙记》等),加上未上映作品,实际拍摄量高达7部!

票房惨淡:《倚天屠龙记》香港票房仅1185万港元,位列年度第29名,远低于同年的《方世玉》(3066万港元)和《黄飞鸿3》(2746万港元)。

观众疲劳:当年香港全年上映近50部武侠片,李连杰的《黄飞鸿》《方世玉》等扎堆上映,观众直呼“看吐了”,甚至调侃“李连杰从年初打到年尾,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正当王晶计划拍摄《倚天屠龙记》续集时,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杀疯了!

票房碾压:《唐伯虎点秋香》以4017万港元登顶1993年香港票房冠军,远超《倚天》的1185万港元。

资源倾斜:永盛电影公司(投资方)为趁热打铁,将原本分配给《倚天》续集的预算和档期全部转投喜剧片,导致续集计划“胎死腹中”。

王晶的无奈:他在节目中坦言:“当时公司高层一句话,续集就泡汤了。资本只认钱,不认情怀。”

更深层的原因,是港台片商对武侠片的集体“抵制”。

跟风烂片太多:1993年武侠片扎堆,大量低成本跟风之作(如《铁鸡斗蜈蚣》《太极张三丰》)质量低下,导致市场信心崩塌。

行业决定:港台6大片商早在1993年6月就联合声明“停拍武侠片”,《倚天屠龙记》成为最后一批武侠片之一,续集自然无望。

资本逻辑:王晶直言:“续集能不能拍,老板只看钱包和观众反应。当时《倚天》票房惨淡,续集就是赔本买卖。”

针对“李连杰因片酬或剧本拒演”的传言,王晶在节目中力证清白:

李连杰态度诚恳:他称李连杰“言必行、行必果”,曾多次主动提出续集合作,但因好莱坞事业(参演《致命武器4》《龙之吻》)档期冲突无法成行。

片酬并非主因:李连杰在《倚天》中片酬仅为2000万港元(远低于周星驰),且与永盛公司平分票房,利益分配合理。

创作分歧:王晶承认续集剧本未定,但强调“李连杰从未拒绝,只是时机不对”。

31年后,王晶重启《倚天屠龙记》网络电影,却因选角争议和口碑崩塌再遭群嘲。

观众评价:豆瓣评分仅4.5分,网友痛批“毁童年”“中老年港星凑数”。

行业反思:经典IP翻拍需敬畏,情怀不能当饭吃。正如王晶所言:“错过时机的经典,再拍也是狗尾续貂。”

数据来源:综合自大鱼号、百家号、网易、搜狐、腾讯等媒体报道。

来源:古格金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