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佳易是女中音歌唱演员,音色甜美浑厚,演唱了《采蘑菇的小姑娘》《小木屋》《再看我一眼》《生活的节奏》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她叫于佳易,是1986年“青歌赛”的获奖歌手,参加了《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手演唱会。
于佳易是女中音歌唱演员,音色甜美浑厚,演唱了《采蘑菇的小姑娘》《小木屋》《再看我一眼》《生活的节奏》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于佳易还有另一重身份——红极一时的于会泳的女儿。于会泳是音乐奇才,为《海港》《智取威虎山》《杜鹃山》《龙江颂》等现代京剧创作的音乐,堪称不朽的经典。特殊年代里,于会泳官至文化部部长。
1977年,于会泳在隔离审查期间自杀身亡。受父亲的牵连,于佳易的人生陷入至暗时刻……
于佳易1954年11月出生于上海,父亲于会泳在上海音乐学院任职,母亲任珂是上海合唱团的女中音歌唱演员。于佳易下面有个妹妹叫于佳其,姐妹俩相差两岁。
于佳易遗传了父母优良的艺术基因,天生一副好嗓子,学生时代一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
于佳易的母亲任珂是家中长女,下面有多个弟弟妹妹。任珂很顾娘家,她的工资基本上补贴娘家了,于会泳的收入用来养家,因此一家四口的经济捉襟见肘。
于会泳是典型的妻管严,特别怕老婆,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任珂性格强势,嘴巴凌厉,于会泳辩不过她。
二是任珂很孝顺,于会泳的父亲早已去世了,她将婆婆辛双姑从山东威海农村接到上海一起生活。任珂对婆婆很贴心,婆媳关系融洽。于会泳的母亲经常叮嘱儿子:任珂是好人,你要让着她。
在与任珂的婚姻中,于会泳感到很压抑,于佳易从小觉察出父亲的不易,心情格外复杂。
1968年,在一位中央女首长的提携下,于会泳得到了重用。上海京剧院排演《智取威虎山》《海港》时,于会泳是上海市文化系统革命筹备委员会主任,全权负责两部京剧的排演工作。
《智取威虎山》的导演叫关尔佳,与于会泳是连襟,她的妻子任慧是任珂的亲妹妹。
那时于会泳大权独揽,大家都怕他,他与团里一位女演员关系暧昧。关尔佳从别人嘴里知道后,私下里委婉劝于会泳,于佳易听到了风言风语,在母亲面前守口如瓶。
于会泳害怕家庭破裂,与那位女演员断绝了来往。
1973年,于会泳被调入国务院文化小组工作,于佳易姐妹跟随父母来北京生活。
1975年1月,于会泳担任文化部部长,人生步入巅峰。一夜之间,于佳易感觉周围的人都变了,见到她毕恭毕敬,满脸笑容。
一些不熟悉的人与于佳易套近乎,拉着她的手亲热地问长问短,嘴巴像抹了蜜。
于会泳是从山东威海农村走出来的,性格朴实,对物质没有过高的欲求。虽官至文化部部长,但他一家住的是旧三居,也没有什么高档家具。
特殊年代里,于会泳犯过重大错误,但也做过好事,他保护了著名作家浩然、汪曾祺。有人找于会泳办事,他公事公办,不准对方带礼物。
1975年,于佳易报考总政歌舞团,她隐瞒了自己是于会泳女儿的身份,但主考老师还是知道了。于佳易唱了歌曲《蝶恋花》和一段样板戏,主考老师认为她艺术素养好,将她录取了。
于佳易与总政歌舞团的报幕员苏丹丹住一间宿舍,两人情同姐妹。苏丹丹的公公是开国元帅叶剑英,苏丹丹心地善良,在团里人缘很好。
1976年10月特殊年代结束,于会泳被隔离审查。他写了17万字的交代材料,对自己所犯的严重错误非常懊悔。
但于会泳觉得自己没害过人,手上没有鲜血,还保护了汪曾祺和浩然。而且于会泳觉得自己创作的样板戏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因此他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严重处分。
1977年8月21日,于会泳被允许回家拿衣服,见了母亲和妻女最后一面。
他说:审查结束了,上面会给我一个处分,我估计不会很严重。退一万步讲,大不了我回山东老家文化馆,或者回农村种地。
于会泳的白发母亲哭了,于佳易和母亲一边安慰奶奶,一边掉眼泪。
8月22日,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点名批评了于会泳。农村出身的于会泳心里承受能力脆弱,以为自己大祸临头,他提出要见中央驻文化部工作组,没有得到批准。
因精神压力过大,于会泳整夜失眠,精神出现恍惚。
1977年8月28日,于会泳在院子里散步,看着厕所窗台上有一瓶用于消毒的来苏水。他偷偷将来苏水倒入自己刷牙的杯子中,然后给母亲和妻子、女儿各写了一封遗书。
于会泳(1926年—1977年)
当晚8点,于会泳喝来苏水自杀。监管人员发现后,赶紧将他送往北京阜外医院急救。
于会泳喝下的来苏水太多,共有160毫升,医院没能将他抢救过来,于会泳于当晚自杀身亡,终年51岁。
于佳易与母亲心碎了,她们担心奶奶受不了打击,向她隐瞒了父亲去世的事实。
自从于会泳被隔离审查后,于佳易尝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身边人将她当瘟神,走路远远躲着她。曾经的熟人、朋友提起于佳易都说同样一句话:我认识她,但从来没说过话。
单位有些同事非常势利,处处打压、排挤于佳易,用恶毒的语言刺伤她。虽然于会泳犯了严重错误,但于佳易没有做一件坏事。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时,她才12岁。于佳易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成了一名文艺兵。
父亲当权只有一年多时间,于佳易是总政歌舞团的歌唱演员,从来没有伤害过谁,外界的打压和排挤让于佳易很伤心。
于会泳自杀身亡不久,总政歌舞团要求于佳易离职,她两天内就办理了离职手续,单位不给她安排工作。
于佳易想当一名工人,与北京乐器厂取得联系。对方一听说她是于会泳的女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于佳易与上海的文化单位取得联系,想回上海工作,对方不仅不答应,还用难听的话伤害于佳易,她哭了。
于佳易报考中央歌舞团等单位,主考老师都夸她业务出众,但因为父亲的关系,没有单位愿意录用她。
那时于佳易23岁,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求职连连碰壁,让她的情绪低落到极点。
于佳易的好姐妹苏丹丹从没歧视过她,始终与她保持联系。她了解到于佳易的处境后,对她说:你把自己的情况写清楚,我回家带给公公看。
于佳易给叶帅写了一封信,交给了苏丹丹。回家后苏丹丹将信念给叶帅听,叶帅说:一个孩子能有什么错呢?
不久,于佳易报考铁路文工团,被顺利录取了。于佳易在铁路文工团一共待了18年,她低调朴实,从没与同事发生过矛盾。
单位安排下基层演出,于佳易总是选最艰苦最偏僻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于佳易演唱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小木屋》《生活的节奏》《爱就这么来》《幽幽山谷》等歌曲,受到歌迷的广泛欢迎,于佳易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1986年5月,于佳易与毛阿敏、韦唯、田震等112名歌手,在首都体育馆参加了“让世界充满爱”的百名歌星演唱会,引起轰动。
1986年6月,于佳易参加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被分在专业通俗唱法组,最终获得优秀歌手奖。
因为父亲,于佳易的爱情变得很艰难,没有异性敢追求她,也没有好心人给她做媒。大家心里有顾虑,担心与于佳易恋爱会受牵连。
1983年4月,于会泳被开除党籍,他党内外一切职务都被撤销了。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父亲成了于佳易头顶的一块阴云,她的事业和生活都备受打击。后来于佳易出磁带,署名佳易,刻意回避出身。
1984年,于佳易30岁了,依然未婚单身。这时社会的包容度大为好转,有同事开始给于佳易介绍对象。
但那个年代结婚都早,30岁以上的未婚男青年很少,于佳易很难遇到合适的,她一天天被剩了下来,成了一个老姑娘。
1989年,出国热一浪高过一浪,于佳易远赴澳大利亚发展,在澳洲雪梨华人文社团就职。
华人在澳洲占相当大比例,于佳易经常参加华人大型演出。
为了多一份收入,于佳易还在悉尼开了一家时装店。演出和经商,让于佳易在海外有了稳定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南国歌星蔡妙甜后来也远赴澳洲发展,于佳易多次与蔡妙甜同台演出,两人在澳大利亚华人圈非常有名。
由于母亲和妹妹都在国内,于佳易经常回国。2016年,山东著名作家冯德英纪念馆在山东威海市落成。
于佳易
于佳易的父亲于会泳出生于山东威海海阳所镇西泓于家村,他是当地的名人,于佳易被邀请回家乡威海出席冯德英纪念馆落成仪式。
活动完毕,于佳易还去参观父亲的老宅,与村里的乡亲合影。
2018年,于佳易参加悉尼华星首届原创作品音乐会,受到广泛欢迎。
于佳易在澳洲已经定居36年了,今年已71岁,但她状态保持得很好,身材一直没有发胖。
据娱乐圈的朋友透露,于佳易至今未婚,也有人说她结婚了。但这些说法没法向于佳易求证,真实性存疑,于佳易的婚姻成谜。
来源:细品名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