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年对话的环节,其他三组母女都完成了某种程度的和解,唯独李嘉格和母亲薄永霞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这一季的《是女儿是妈妈》,拍出了一种母女版的《再见爱人》既视感。
追完了最新一期,让我感触最深的依然是李嘉格。
她大大咧咧外表下,隐藏的伤痛,竟然那么深刻具体。
她的痛苦不仅来源于母女关系,或许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上嫁的婚姻。
01
童年对话的环节,其他三组母女都完成了某种程度的和解,唯独李嘉格和母亲薄永霞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节目组要求母女双方绘制女儿的成长快乐曲线。
薄永霞认为李嘉格除了十四五岁叛逆期的时候稍微不快乐,其他时间都是百分百的快乐。
她还分享了一件李嘉格离家出走的事,导演问她,都叛逆了怎么还能有90分的快乐呢?
薄永霞愣了一下,解释说那件事当下就解决了,不觉得李嘉格有什么痛苦。
镜头一转,李嘉格对自己的人生快乐值判断截然不同,除了童年,她觉得自己都不快乐。
这个细节真的太可怕了。
薄永霞一直强调都是为李嘉格好,可这种好,有几分是真的好,又有几分是她在满足自己的自恋需求。
可怕的地方在于,这么多年,薄永霞从来没有看见过李嘉格,女儿的痛苦、迷茫、孤独,所有的情绪,在她看来不值一提。
她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伤痛中,把内心的负面情绪全部施加给李嘉格,她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李嘉格一直被情绪牵着走,只要提到和母亲有关的一切,她总是在流泪,她的眼泪里包含了太多委屈和不可言说的痛苦。
这些痛苦漫无边际,她无数次求救,可是薄永霞听不见她的呼喊,她永远觉得自己伤痛比李嘉格多多了。
02
在她们这对母女关系中,母亲和女儿是错位的,薄永霞更像是女儿,她渴求李嘉格接住她的情绪,可是她想不到,李嘉格是个孩子,她没有能力拯救她的人生。
因为薄永霞一次次的情绪威逼,让李嘉格不堪重负,更绝望的是,薄永霞对李嘉格婚姻的干涉。
她们对话过程中,薄永霞提到一件事,李嘉格的婆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强调家里是她儿子做主,言外之意瞧不上李嘉格。
这件事让薄永霞记了8年,也让李嘉格背负了8年的压力。
薄永霞非常介意这点,大多数人可以理解成母亲对女儿的心疼,其实不是的,男方父母对李嘉格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损伤了她的自恋,让她没面子了。
如果她真的心疼李嘉格,退一万步说,她即使不跟男方父母说和,至少不用在李嘉格面前一次次强调这件事,更无需逼着李嘉格去站队。
我也是结婚几年了,我太理解双方父母有任何一方对小家庭有干涉的时候,对婚姻的伤害有多大。
可想而知,过去8年,李嘉格夹在母亲和婆婆之间,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她的感受是不被共情的,双方长辈都把自我看得非常重。
03
表面上看,李嘉格和车澈非常幸福,她好歹也是总裁夫人。
因为车澈是爱奇艺副总裁,制作过爆款节目《中国有嘻哈》,在业界是有权优势的。
透过节目的缝隙,我觉得李嘉格的婚姻并没有那么圆满,不是说她和车澈的感情不好,而是两位强势的母亲,给她的婚姻带来许多波折,这些波折是会影响到夫妻感情的。
很多人总是以为,女生嫁一个条件比自己好的男人,就和幸福划等号了。
其实这是非常肤浅的认知,任何有财富的家庭,都有一个权力体系,特别是婆婆,她最怕失去对整个家庭的控制权,加上身体的衰老,这种害怕失控的恐惧是加倍的。
她怎么可能会将家庭的权力和财富拱手让给新进门的儿媳妇,尤其是儿媳妇的背景一般的时候,她内心深处肯定是不屑的。
更何况李嘉格的婆婆和薄永霞还不对付,这种心结解不开,所有的情绪有意无意是需要李嘉格承担的。
04
还有一个点是,有钱家庭的婆婆,是通过掌控儿子来获得家庭的权力感的,如果儿子找一个很相爱的老婆,于她来说是权力和亲情的全面失控,她怎么会真正对儿媳妇好呢。
我猜想,李嘉格和车澈是真心相爱的,但车澈的父母对李嘉格未必是满意的。
这一点让薄永霞非常难受,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尊严,她就不断推动李嘉格去努力,让她要有事业,让她要能买得起房子。
最可怕的是,薄永霞完全看不到李嘉格的处境,她把李嘉格当成一个工具人,一个满足她全能自恋的工具人。
李嘉格或许看透了这一点,但是她不愿承认,因为接受自己不被爱比面对母亲的情绪来得更痛苦,她只能一遍遍欺骗自己,是母亲太爱自己了,她才这么做的。
人生非常残酷的一点是,当你被某个点卡住时,如果你无法直面真相,你会一直在这个点上反复跌倒,你的人生永远无法翻过这一页。
来源:愈姑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