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歌手2025》首轮排名公布时,谁也没想到——林志炫会因"鹦鹉造型"上热搜,陈楚生的《将进酒》热力值断层第一却屈居亚军,而00后单依纯竟以"分流版"《珠玉》拿下冠军。
当《歌手2025》首轮排名公布时,谁也没想到——林志炫会因"鹦鹉造型"上热搜,陈楚生的《将进酒》热力值断层第一却屈居亚军,而00后单依纯竟以"分流版"《珠玉》拿下冠军。
这究竟是观众审美变了,还是音综早已陷入"流量为王"的怪圈?
数据与排名的魔幻割裂
QQ音乐实时数据揭露了荒诞一幕:陈楚生《将进酒》11588人在听,单依纯现场版《珠玉》仅5960人播放,但录音室版本却高达24955人。
这像极了考试时"开卷作答"与"闭卷应试"的区别——观众明明更爱听录音棚修音版,却把票投给了现场版。
更讽刺的是,被淘汰的BENI热力值竟超过晋级选手,白举纲跑调表演却碾压格瑞斯的欧美唱腔。
当流量成为通行证,音乐竞技的公平性正在瓦解。
老艺术家为何总成"背景板"?
林志炫8.01%的得票率险些输给外籍选手红(7.11%),这个曾用《没离开过》征服听众的vocal系歌手,如今因造型争议沦为笑谈。
而陈楚生自弹自唱的《将进酒》被业内誉为"教科书级现场",却因5%票差败北。
这让人想起《歌手2024》亚当·兰伯特碾压式夺冠后网友的调侃:"现在观众投票前要先查歌手超话签到数"。
当58岁林志炫被迫和年轻人比网络热度,本就是场不对等的较量。
流量时代的音乐生存法则
单依纯的逆袭印证了新规则:录音室版本分流不算作弊,观众缘比唱功更重要。
就像GAI用说唱杀入前三证明,迎合年轻审美才能走远。
但值得警惕的是,当米奇《IfIWereaBoy》这类技术流作品被挤出前列,当白举纲的走音表演因"综艺感"晋级,音乐竞技正在变成人气打榜现场。
某音乐总监的吐槽一针见血:"现在选手比的是谁家粉丝更会做数据,而不是谁更能唱进人心。"
在这个连周杰伦都要发短视频维持热度的时代,或许我们更该记住《歌手》最初的slogan:"因乐相逢"。
当舞台上的聚光灯变成手机直播间的美颜灯,当观众的掌声化作点赞量的数字,那些真正用生命歌唱的人,正在成为算法时代的殉道者。
下一次当你为选手投票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是在欣赏音乐,还是在参与一场流量游戏?
毕竟,能让时光倒流的从来不是热搜榜,而是那些一开口就能让你想起某个夏天的声音。
来源: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