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艺《哈哈哈哈哈》第五季最新一期中,陈赫以“厨房小白”身份挑战复刻好友黄磊的“黄酒炖红烧肉”,全程“一滴水不放”的硬核操作引发全网热议。这场从选材到火候的“沉浸式烹饪”,不仅让同场嘉宾高瀚宇直呼“看呆”,更让网友重新审视明星下厨背后的文化隐喻——当一道传统本帮
综艺《哈哈哈哈哈》第五季最新一期中,陈赫以“厨房小白”身份挑战复刻好友黄磊的“黄酒炖红烧肉”,全程“一滴水不放”的硬核操作引发全网热议。这场从选材到火候的“沉浸式烹饪”,不仅让同场嘉宾高瀚宇直呼“看呆”,更让网友重新审视明星下厨背后的文化隐喻——当一道传统本帮菜成为综艺爆点,烹饪究竟是技艺的较量,还是情感的传递?
黄磊的黄酒红烧肉,堪称本帮菜“浓油赤酱”的极致演绎。其核心秘诀在于“无水慢炖”:选用带皮五花三层肉,切块略大于麻将,以黄酒为唯一液体介质,搭配老姜、酱油、冰糖,全程小火慢炖1小时,最后10分钟加入冰糖收汁。这种做法源自上海本帮红烧肉的古法,黄酒既能去腥增香,又能让肉质酥软入味,冰糖的加入则赋予红烧肉晶莹剔透的琥珀色光泽。
在《向往的生活》等节目中,黄磊曾多次强调“做饭是享受而非负担”,这种从容态度亦渗透在他的红烧肉哲学中。他甚至会根据嘉宾口味调整配方:为Angelababy做时,肉块切得极小,以迎合其“一口一个”的偏好;为黄晓明教学时,则严格遵循“先放盐肉会老”的原则,展现对细节的极致把控。
面对黄磊的“无水秘籍”,陈赫的复刻过程堪称“灾难喜剧”。他严格按照黄磊的步骤操作:五花肉煸炒至金黄后,直接倒入整瓶黄酒,未加一滴水。然而,当镜头推进至炖煮环节时,锅中的肉块在沸腾的黄酒中“翻江倒海”,陈赫一边手忙脚乱地调整火候,一边自嘲:“黄老师,这锅要是炸了,我可不背锅!”
尽管过程狼狈,但成品却意外惊艳。色泽红亮的红烧肉在灯光下泛着油光,陈赫夹起一块送入口中,瞬间瞳孔地震:“一滴水都没加,味道简直绝了!”同场嘉宾高瀚宇更是连吃三块,直呼“比黄老师做的还甜”。这一反转不仅让网友调侃“陈赫是隐藏的厨神”,更印证了黄磊配方的“普适性”——即便操作生疏,只要遵循核心技巧,依然能复刻出地道风味。
陈赫复刻红烧肉的片段,本质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综艺秀。节目组刻意放大其“手忙脚乱”的细节:从黄酒倒多时的慌乱,到收汁时差点糊锅的惊险,均被剪辑成笑点密集的“翻车合集”。然而,这种“刻意为之”的笨拙,反而拉近了明星与观众的距离——当陈赫以“厨房小白”身份挑战高难度菜式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娱乐,更是一种“普通人也能尝试”的亲切感。
更深层的隐喻在于,红烧肉作为中国传统家庭菜的符号,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价值。黄磊曾说:“做饭是表达爱的方式。”陈赫的复刻,既是对好友厨艺的致敬,亦是对家庭料理文化的传承。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道需要“小火慢炖”的菜,恰是对“慢生活”的温柔提醒。
节目播出后,#陈赫黄酒红烧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的讨论分为两派:一派惊叹于成品的“高颜值”,纷纷晒出自己的复刻作业;另一派则从文化角度切入,反思“明星下厨”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
有美食博主指出:“陈赫的翻车,恰恰证明了黄磊配方的‘去门槛化’——即便没有专业厨具,普通人也能做出餐厅级美味。”更有学者提出,这场“红烧肉狂欢”折射出当代人对“家的味道”的渴望:在预制菜和外卖盛行的今天,亲手炖一锅红烧肉,不仅是对味蕾的犒赏,更是对传统家庭文化的坚守。
陈赫复刻黄酒红烧肉的意义,早已超越一道菜的范畴。它是一场关于“生活美学”的实验:当明星放下偶像包袱,以笨拙却真诚的姿态走进厨房,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娱乐,更是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正如陈赫在节目中所说:“做饭就像人生,火候到了,自然好吃。”
这种态度,与黄磊的烹饪哲学不谋而合。在《向往的生活》中,黄磊曾用一道红烧肉治愈了无数嘉宾的乡愁;而在《哈哈哈哈哈》中,陈赫的“翻车式复刻”,则让这道菜成为连接明星与普通人、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或许,这正是综艺节目的终极价值——它让我们在笑声中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最朴素的烟火气里。
当陈赫端出那锅色泽诱人的黄酒红烧肉时,他完成的不仅是一道菜的复刻,更是一场关于“爱与传承”的仪式。这道传承自黄磊、改良于综艺、沸腾于千万家庭厨房的红烧肉,终将成为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注脚: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味道,值得用耐心与真心去守护。
来源:茜茜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