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湄洲岛妈祖诞辰1065周年祭典上,当刘涛身着十二章纹祭服缓步走向神坛时,网友们纷纷疑惑:“为什么是她?”在流量明星迭代如潮的时代,为何一场承载着亿万人信仰的文化大典,会选择一位非福建籍、非宗教界的女演员作为核心传播者?答案藏在中国文化传承千年的三个“隐形规则
在湄洲岛妈祖诞辰1065周年祭典上,当刘涛身着十二章纹祭服缓步走向神坛时,网友们纷纷疑惑:“为什么是她?”在流量明星迭代如潮的时代,为何一场承载着亿万人信仰的文化大典,会选择一位非福建籍、非宗教界的女演员作为核心传播者?答案藏在中国文化传承千年的三个“隐形规则”里,而刘涛用十三年时间,将自己活成了打开这些规则的“人形钥匙”。
文化认同:从“天选之人”到“活妈祖”的宿命感
妈祖的故事从南宋流传至今,福建沿海渔民至今保留“妈祖绕境”仪式:每年开渔前,渔民抬着妈祖神像巡游渔港,将鸡血洒在船头,祈求“一帆风顺”。妈祖在福建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在福建某个派出所里,专门设置了“妈祖评理室”,一句“你对着妈祖发誓!”几乎能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2012年,《妈祖》剧组正在筹备选角的时候,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谁能演好这位传承千年的神仙娘娘呢?当导演看到刘涛充满神性的五官时,立刻就在心中认准她就是妈祖的不二人选。但光靠导演认可是不够的,还要得到妈祖“本人”的认可。剧组一行人特地来到湄洲岛祖庙掷筊,用这个特殊的占卜仪式征求妈祖的“意见”。令在场所有人都震惊的是:刘涛连续三次掷出“圣杯”,这也就意味着她就是妈祖认准的“天选之人”。更玄妙的是,她跪拜瞬间,一道金光穿透云层笼罩全身。
这场“人神对话”直接奠定她“妈祖代言人”的江湖地位,连福建沿海渔民至今仍称她“娘娘”。在拍摄期间,剧组为刘涛特地请了一尊妈祖神像,刘涛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给妈祖磕头上香。从妈祖“天选”到每日祭拜,这部剧的拍摄过程也“异常的”顺利。海上天气多变,但只要一开机,天气都会变得晴朗无风。就连所有人都担心的高难度海上威压戏,拍摄时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连导演都要感叹:“这是妈祖特意关照啊。”
《妈祖》播出之后,收到了观众的一片好评。不少福建的妈祖信众都说:“刘涛是最有妈祖气质的女演员。”更夸张的是,福建多地渔民将她的妈祖扮相张贴在家中,直言:“刘涛不塌房,妈祖保平安”。这种“人神共选”的群众基础,让她成为妈祖文化最具说服力的当代符号。
修身齐家:从“债务危机”到“女性力量”的蜕变
2008年,刘涛的丈夫王珂因金融危机破产,欠下4亿债务。二人的生活一下子从人人羡慕的“豪门阔太”变成满眼漆黑的“负债深渊”。为了分担家庭压力,她二话不说立刻复出拍戏,五年接25部戏、30个代言,还没出月子就开始接商演。
网络上的舆论像潮水般涌来,有人翻出早年刘涛穿婚纱的照片讽刺“豪门梦碎”,自己的丈夫更是被贴上了“软饭男”“拖油瓶”标签。面对甚嚣尘上的舆论,刘涛没有选择争吵或是离开,她说道:“当感到无力的时候,是该思考?”她没有选择独善其身,而是转身成立直播工作室。曾经被质疑“靠婚姻博眼球”的她,用三年时间让工作室年营收破亿,为许多女性提供了主播培训机会。
那些曾被看客们断定“撑不过三年”的婚姻,在共同讨论事业计划的深夜、在亲自接送女儿上下学的每一条,都成了彼此掌心交错的生命线。这种“患难与共”的传统美德,与妈祖“扶危济困”的精神形成奇妙共振。
在成为“妈祖代言人”的这些年里,刘涛塑造的角色始终围绕“独立女性”的精神内核。从《琅琊榜》里上阵杀敌的女将军霓凰郡主,到《欢乐颂》经济独立、大胆追爱的安迪,再到《做自己的光》中成功实现职场逆袭和自我救赎的何欢。这些角色的轨迹,与她的现实人生形成奇妙的互文。那些曾在片场熬夜的辛苦、在创业初期遭遇的质疑,都化作了眼中的坚定。
言行一致:从“明星代言”到“文化布道”的跨越
今年4月19日晚,暮色浸染湄洲岛,涛声与钟鼓齐鸣。演员刘涛身着粉色新中式丝绸长裙,裙摆暗纹如海波轻漾,手捧非遗匠人精心捏制的面塑寿桃。桃身108片牡丹花瓣纤毫毕现,桃尖金箔海波纹在灯火下流转微光。
她缓步登上妈祖祖庙祭台,冒雨执守传统“三献”古礼。她庄重地向妈祖金身行三鞠躬大礼,在细雨中保持90度鞠躬姿态近五分钟,起身时衣摆已被雨水浸透,却始终神情肃穆。
零时钟声响起,全场信众手持莲花灯齐声唱起妈祖生日歌,烛光与夜空绽放的烟花交相辉映,祈愿声随海风飘向辽阔海域。作为庆典重要环节,莆田市于当日正式授予其“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及“莆田文旅推荐官”称号,肯定了刘涛在文化传播领域的持续深耕。
与此同时,刘涛与腾讯文旅合作的“妈祖文化AR导航系统”同步上线,游客在宫庙各处扫码即可聆听她亲自录制的文化讲解,千年信俗故事通过现代科技触手可及。她参与设计的“数字妈祖福船”NFT也于庆典期间首发,融合传统船艺与神话元素的限量藏品。上线首日便被全球藏家争相收藏,让古老信仰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来源:辽沈晚报沈阳时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