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神奇的是,她俩分手那年,杨幂、刘诗诗、Angelababy仨“四小花”全结婚了。
《猎金游戏》首映那天,全场的呼吸都是同步的。
不是为了剧情。
是因为——
倪妮出现了!
你敢信?
宣传说得“特邀出演”。
结果全片快结束了,她才姗姗来迟。
三分钟?
都没有。
观众:“???这叫出演?叫串门还差不多。”
【笑死】她粉丝一整个社死。
本来想嗑华仔X倪妮的二搭,结果嗑了个寂寞。
直接高呼:“受骗了,票退不了,情绪得退。”
我当场人麻了。
关键是,倪妮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宣传拉满,实绩空降。
演个主角都能演成背景板。
你要说她没演技吧,也不是。
但就是,怪怪的。
她一出场,那个氛围感是有的,但你说深入角色吧,总差点意思。
怎么说呢,像是你走进一家高级餐厅,灯光氤氲,香槟都倒好了。
但服务员突然端来一碗泡面。
还不加蛋。
裂开。
这不怪观众要求高,真的是她自己开局给的预期太满。
你看她出道那阵儿,张艺谋亲选,金陵十三钗,主角就她。
当时那感觉——
“谋女郎里的天花板要诞生了!”
结果呢?
出道即巅峰,之后一路下坡。
张艺谋刚夸完她,背后的张伟平就闹掰。
说好一起搞电影的,结果内部大乱斗。
传说中因为她掐架,我不信,但你说她无辜吧……
她那会儿是真的被推上风口浪尖。
人设崩得比票房还快。
那几年,倪妮是真的“消失的她”。
人没怎么露面,全靠街拍撑存在感。
但说实话,那几年她的时尚资源,比她的影视作品精彩太多。
随便一张图,都有氛围杀。
网友夸她“高级脸天花板”,就差把“时尚教母”封号写进身份证。
可惜观众不吃这套。
你可以红毯上美如画,但荧幕里不能只当花瓶。
演员不是模特。
这事儿她应该懂的。
但她就是不急。
好家伙,别人拼命接剧本,她接杂志封面。
别人啃烂角色,她啃高定走秀。
你说她躺平,她也不承认。
后来她转头回到影视圈,动作片、古偶、仙侠剧,啥都试。
试了个寂寞。
《天盛长歌》那么大制作,结果收视扑到地心。
《宸汐缘》评分挺高,但也没火。
《流金岁月》还行,总算有点水花。
可惜,水花再大,也没掀起浪。
直到《消失的她》。
票房爆了。
35亿!
倪妮:我又行了?
观众:不是你行,是朱一龙行。
扎心。
说实话,这剧本换成任何一个合适年纪的女演员,照样爆。
她只是踩上了风口,顺势上天。
但天上待不了多久,地心引力一直在。
她现在演什么都不够甜,演狠的又不够毒。
36岁,还在走甜妹路线?
别闹。
演技卡在中间不上不下,角色卡在年龄不上不下。
最尴尬的区间,她全占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那她的情路是不是比事业顺一点?
你以为?
笑不活了。
她恋爱史才叫“热搜定投基金”。
冯绍峰那段,简直糖中带刀。
你还记得那句吗?
“不管票房多少,我都要嫁给他。”
现在看这话,真想冲进去捂她嘴。
结局呢?
分得干干净净,连名字倒过来都是一样的。
笑疯我。
后来井柏然,一开始也很甜,节目里还亲亲告别。
结果三年魔咒,又准点分手。
连个余震都没有。
而且神奇的是,她俩分手那年,杨幂、刘诗诗、Angelababy仨“四小花”全结婚了。
就她,单着。
不是说结婚是人生标志哈。
但倪妮每段恋爱都轰轰烈烈,然后都凉得静悄悄。
像极了她的演艺路。
火得突然,灭得迅速。
现在她搞话剧。
真的拼了。
一人饰两角,要演民国间谍+当代才女。
现场还要模仿手机APP提示音。
观众都说她演得卖力。
但,说实话,这个年纪这个拼法,多少有点“自我救赎”的感觉。
谁都知道,她现在急了。
她说过,如果能重来一次,她不会那么早谈恋爱,会更专注事业。
现在回头看,真是每一步都走得太感性了。
别人走资源,她走感情。
别人走资本,她走红毯。
别人走剧本,她走T台。
现在才想起来走正道。
有点晚了。
但也不是全无希望。
只要有一个大爆的角色,她还能翻。
关键是——
导演们敢再赌她一次吗?
观众,还愿意给她一次沉浸的机会吗?
说到底,倪妮到底是“错过了最佳时机”,还是“压根就不该红那么快”?
你们怎么看?评论区放开说。
来源:开心摸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