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演员在片场演绎角色的悲欢时,角色“反客为主”,也悄悄地改写了演员自己的命运。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有时,演员在片场演绎角色的悲欢时,角色“反客为主”,也悄悄地改写了演员自己的命运。
有人自杀,有人出家,还有人靠“改名”换命。
1985年,52岁的游本昌在《济公》中摇着破扇哼“鞋儿破,帽儿破”,从此街头小孩见了他都喊“活佛”。
鲜为人知的是,他拍吃鸡腿戏份时,道具因高温腐败发臭,他连啃12次直到导演喊卡才呕吐;
为了表现出济公的“疯癫”,他三天不睡觉,观察乞丐的神态。
这种自虐式表演让他一度分不清戏里戏外,到了晚年感叹道——
济公渡了我。
2009年,76岁的他在黑龙江大光明寺剃度,法号“定畅”。
不过,他把“济公”的智慧融入生活,90岁仍活跃于话剧舞台。
受角色影响出家的还有《红楼梦》中的两位姑娘。
一位是“林妹妹”。
选角时,陈晓旭写给导演王扶林的自荐信附了一首小诗,末尾有一句——
我是一朵柳絮,注定飘零。
谁知,谶语般的句子,预示了她与林黛玉长达20年的纠缠。
拍摄期间,她减重至70斤,模仿黛玉的蹙眉捧心,甚至因入戏太深在片场昏厥。
她演活了“林妹妹”,并成为了“林妹妹”。
以至于后来她接演别的角色,无法让观众入戏,而不被接受,转型成了商业精英。
奈何造化弄人,年仅41岁的她,确诊患上了乳腺癌,她最终看淡世事,宣告出家,法号“妙真”。
饰演妙玉的姬培杰,同样因角色影响皈依佛门,两人戏里戏外都走向了“遁入空门”的宿命。
她在演戏之前,本是一名普通的皮鞋厂工人。
因为清冷的气质,而被选角老师一眼相中,得以出演妙玉一角。
虽然妙玉出场的次数不多,却是剧中女性角色中亮眼的一位。
她清高,有学识,和林妹妹有着相似的孤傲。
然而......
妙玉让她一夜走红,同时,也使得她后来的事业一落千丈,没什么起色,再加上婚姻破裂的关系,姬培杰选择改名为姬玉,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修行者。
一个角色,影响一生的还有《西游记》中的六小龄童。
从这部剧开始,“美猴王”便成了他的代名词。
这个称号给他带来无数荣誉和目光,也使得他过度沉浸,有了对角色本身极强的占有欲。
他批判周星驰版悟空“亵渎经典”,却在杨洁导演追悼会上宣传个人电影,还把“孙悟空”形象注册为商标牟利。
种种行径,无形中消耗着观众对他的喜爱。
同样入戏太深,也有成功走出来,依然保持着对演戏事业热情的。
2004年,段龙在泰国电影《食人狂魔》中饰演一名连环杀手。
为贴近角色,他暴瘦13公斤,参观博物馆时对着细伟干尸独坐三小时,以至于夜里都产生幻觉,觉得死者坐在自己床边,正凝视着自己。
在拍摄掐死小女孩的镜头后,他更是崩溃痛哭无法出戏。
最终,他接受心理治疗,并改名,段奕宏中的“宏”字,就有光明的意思。
这些演员用生命证明——
艺术最危险的魅力,在于让人心甘情愿被角色吞噬。
来源:电影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