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汪小菲与马筱梅的婚礼在北京郡王府饭店低调举行。婚礼只宴请了至亲好友,又是在四合院这样相对私密的空间。但作为公众人物其实很难低调,婚礼现场的照片当晚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我也就很快刷到了。
01
楔子
昨天,汪小菲与马筱梅的婚礼在北京郡王府饭店低调举行。婚礼只宴请了至亲好友,又是在四合院这样相对私密的空间。但作为公众人物其实很难低调,婚礼现场的照片当晚就在网络上流传开来,我也就很快刷到了。
作为一个建筑学背景的“吃瓜群众”,我一直以来对名人的私生活不感兴趣,而是更关心和名人相关的建筑。在吃瓜的过程中,科普一些建筑知识,传播一下建筑文化,才是我的本意。
而婚礼选择的郡王府饭店非常有特色,我就开始好奇汪小菲为什么会选择这里,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2
郡王府
汪小菲之所以选择朝阳公园内的郡王府饭店,我想最重要的理由是:这个建筑非常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坐标如下图)
北京郡王府饭店原名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名爱新觉罗·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顺承郡王府之名由此得来。
勒克德浑(1619-1652年)满族正红旗人,其曾祖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祖父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其父颖亲王爱新觉罗•萨哈璘。明清的烽火硝烟中,勒克德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多尔衮主政时封顺承郡王,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下图右下为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顺承郡王共历十一代十六王,最后一代顺承郡王爱新觉罗·讷勒赫,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并于民国六年(1917年)病逝。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郡王府几易其主,直至1920年奉系张作霖进京,将王府划归其名下做帅府使用。后成为爱国将领张学良府邸,与赵四小姐于此上演了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解放后,人民政府从张学良的亲属手中购回顺承郡王府;
1950年8月成为全国政协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1994年从西城区赵登禹路(今太平桥大街)按照1:1比例迁址到朝阳公园南门东侧,并在后部修建了花园。占地面积也从原来的26600平方米增加到了3.3万平方米。(对比如上下图)
迁建后的王府总平面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及后花园。(如下图)
中路为核心建筑群,从南至北首先是面阔五间的正门,正门居中三间是六扇朱漆大门,各有七排金漆门钉,旁边两间是宿卫用房,正门左右各连接面阔九间的倒座房。从正门向里走,中央是一条高出地面两尺的甬道,直通正殿前的月台,月台后就是面阔五间的正殿,正殿两边是五开间的东西配楼。正殿后面为三开间的后殿。从后殿再向里走还有一进院落,里面有五开间的后寝,五开间的东西配楼,九开间的后罩楼。
东、西两路为生活区,后花园为迁建后新增的景观区域。
后来该建筑被作为酒店功能使用。东西两路王府生活区现改造为酒店客房及服务设施,中路则作为婚礼仪式等场所使用。
环境如此优美,建筑如此有历史底蕴,空间如此有特色的酒店,换了谁会不爱呢?汪小菲选择这里举行婚礼,说明有钱人还是有品味的。
03
身份认同
汪小菲的母亲张兰曾在节目中表示,汪小菲是“爱新觉罗血统的满族后代”,并提到家族祖籍为满族正黄旗。
百度百科也是这么标注汪小菲家庭背景的。而“正黄旗”在清代八旗制度中属于上三旗之一,通常象征较高的社会地位。
所以汪小菲选择北京郡王府饭店举办婚礼,也算是对历史文化的呼应吧。wang爷结婚,不得在王府里嘛。
04
私密性好
北京郡王府饭店作为传统的四合院建筑,私密性是非常好的。所以汪小菲选择这里,应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经历了与大S婚姻的纷纷扬扬之后,二婚的汪小菲自然成熟了许多。再加上要保护两个孩子的隐私,避免媒体曝光,郡王府饭店这种“闹中取静”的特点正好契合。
此前外界猜测汪小菲会高调办婚礼以宣传“麻六记”品牌,但实际婚礼未安排任何媒体介入,这也体现了汪小菲“从高调到沉稳”的个人转变。
据说只有一些至亲好友受邀参加了婚礼,物理课代表张朝阳赫然在列。这是不是也预示着汪小菲从爱玩转向爱学习了呢?
05
离家近
我认为汪小菲将婚礼放在北京郡王府饭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离家近。
网络上的资料显示,汪小菲租住在缦合北京这个项目里。从视频资料来看,确实是霄云路8号,因为我去那里实地参观过。(如下图)
扩展阅读:《“空中四合院”,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流行”?》
而从缦合北京到婚礼地点郡王府饭店只有5公里,开车的话,只要8分钟。(如下图)
结过婚的人都知道,婚礼当天有很多事情要张罗,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的,跟打仗一样。如果"根据地"就在附近,随时可以去补给,这得有多方便啊。
更何况郡王府饭店周边的交通也比较方便,距离首都国际机场约20分钟车程(女方是台湾人),又是闹中取静,就更合适了。
06
结束语
汪小菲作为公众人物,婚礼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婚礼地点是至关重要的,而北京郡王府饭店确实是不二之选。
郡王府的历史底蕴赋予了婚礼文化深度,四合院的建筑私密性保护了家庭的隐私,而闹中取静的区位优势则确保了活动的便利。
来源:良有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