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连杰当时一直跟嘉禾还有徐克有龃龉(主要是跟嘉禾公司的矛盾),在拍《男儿当自强》期间已经有不愉快。所以换角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人情上,都是徐克值得尝试的选择,而赵文卓无论是外形还是身手都算是一时之选,之前也合作过,也就顺理成章的用了。
我提名赵文卓。
因为卓卓基本上是每次事业转型期都必砸一次,两个事业起飞的大节点都完美错过了,而且演的还都是珠玉在前的经典角色。
第一次是1993年的《黄飞鸿第四集:王者之风》,他接替李连杰演黄飞鸿。
李连杰当时一直跟嘉禾还有徐克有龃龉(主要是跟嘉禾公司的矛盾),在拍《男儿当自强》期间已经有不愉快。所以换角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人情上,都是徐克值得尝试的选择,而赵文卓无论是外形还是身手都算是一时之选,之前也合作过,也就顺理成章的用了。
但出来以后,票房只是李连杰的三分之一,等到第五集龙城歼霸,连三分之一都到不了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徐克在此之后又做监制,跟洪金宝一起拍李连杰的那部《黄飞鸿:西域雄狮》(也是成龙心心念念认为洪金宝抄他《我是谁》创意的那部)票房马上又回到系列原有的水平,这种控制变量法一做出来,到底是谁拖累了票房,不言自明。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说是赵文卓把黄飞鸿演得太差导致的。他演的其实一直还行。只能说演员与巨星之间有玄学的成分在,跨越不了就是跨越不了。真正能决定电影质量的演员其实很少。演的太差也许会降低电影下限,但演的好也未必对上限有所影响。
赵文卓版的黄飞鸿主要就是上限太低了,因为李连杰不可能是一时之间就被替代的。你要给观众一些接受的时间。但徐克鸡贼的把整个主角团人设都换了,连十三姨都换成了更便宜的「十四姨」,摆明了把观众当傻逼,告诉大家「这已经是一部低配版的黄飞鸿了」,感情戏也自然要拆cp重新组合。而不是换了一个李连杰那么简单。
第一次的底子没打好,只能依靠ip和徐克本身的号召力硬拉到香港一千万左右的票房,但造星本身已经失败了。所以到了第二部(也就是整个系列的第五集)龙城歼霸,把关之琳请了回来,搞二女争夫,也已经救不了这个系列了。
因为观众之前已经失望,第一次的窗口期机会没有把握住,之后只会越来越糟,更何况培养一个巨星是需要时间及塑造集体认同的,以香港电影93年以后的急功近利,很难达成。加上卓卓语言不通,又是个徐克嘴里比较难搞的人,众多不利因素集中在一起,以至于虽然我觉得卓卓演的还不错,但仍然造成了事业的滑坡。
之后的几年他跟徐克合作的电影,商业成绩也都很平庸,唯一一次能上本土的票房前十,还是给张国荣做男三号(男二是钟镇涛)的喜剧片《金玉满堂》。
一个长相英俊、身手不凡、演技也还过得去的潜力股,至此只能去改拍电视剧。当然以现在的角度来说,拍电视剧跟拍电影也没什么分别,所以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赵当年是从如何高的起点跌到小荧幕的。
第二次砸,就是2010年的苏乞儿。
电影之所以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以及文娱业的人之所以迷信,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参与者哪怕身份看似很重要,但面对「成品」与「传播」结果,都是非常无力的。一个演员,哪怕是男主角,也未必能知道自己拍的电影成品质量如何。
光看纸面数据,《苏乞儿》这部戏可谓是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成之作:
甄子丹的《叶问》使传记武侠片回春,录像厅一代的人有了购票能力,港片情怀正在发酵。
老板江志强本身有过投资《卧虎藏龙》的成功经验,有一定的海外营销关系。
周杰伦声势如日中天,跨界做武侠片配角吸引眼球。
《阿凡达》掀起3d电影热潮,而苏乞儿主打的就是第一部3d功夫片。
投资超过一亿。
女主是之前刚拍完《画皮》、《风声》两部卖座电影,风头一时无两的周迅,女配则是杨紫琼。
袁和平携好莱坞武指余威返港后第一部导演作品。
说实话,怎么看都是稳赢的局。但赵文卓还是输了。
输了的原因也不能说是自己把握不住机会,而是电影成功需要许多因素助推,但失败却只要短板足够短就可以了。本片的最大短板就是文戏一坨屎,为了打而打,且妆造都极为丑陋,只剩下一些3d打戏场面可看,最后导致两岸三地血本无归。
赵文卓算不算演砸了这个角色?也算,也不算。说算,是因为他并没有什么令人惊艳的地方。说不算,是因为这部电影比徐克的《黄飞鸿4》还要难看的多。
相信一向以亲力亲为做动作片为荣的甄子丹在后来拍《冰封之门》的时候,也能体会到这种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感觉,更何况赵文卓本来也不是个英雄。
从此之后,赵文卓再没有这么大的制作来帮他翻盘,以至于他的粉丝也只能说他生活很幸福、比黑子有钱多了、只是在上班打工而已、北京有X套房之类的话,用他强行对标早八地铁乘客,来替偶像赢一下。
后来与甄子丹的骂战看似掀起了全网的对立,仿佛五五开(甚至赵文卓因为自己的内地人属性还隐约占据了一点优势),却只能暴露出网友光说不练的属性——他们可以把赵文卓投射到自己身上,代入一个被香港人集体排挤的悲情英雄,顺便把内地人冯小刚跟台湾人舒淇都当成攻击对象把对方骂的破防。但花三十块钱去电影院为英雄买票,却是万万不能。
总得来说,赵文卓是一名不错的演员,他形象好,演技也还可以(起码不拖后腿),身手也好。这些可以确保他具备做明星的条件,却无法确保能成为巨星。像《苏乞儿》这种纸面上很能打的好机会,一旦某个环节拉胯,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挽救的。或许可以对标成龙的《杀手壕》跟《威龙猛探》,就可以看到,当出让决定权,且团队本身是傻逼以后,演员有多么无能为力。
回到起初的话题,知名演员演砸了经典角色,导致事业跌落,往往跟演员自己的演技没有太大关系,而跟导演水平、大环境有关。因为演员只是道具,怎么把道具用好,是导演的责任。演员在这其中能做的很少,不是每个人都是成龙周星驰,他们为了不做道具,付出了镜头外十倍百倍的努力,其实无法跟真正的演员们放在一起比。就像徐克的《射雕》拍的不行,也不是因为肖战找的不对,是整个片子都不行,肖战最多算是一百个不对里一个模棱两可的错误项而已,排除了他并不能改变事情的结局。
至于如何改变,只有天知道。谁知道,谁就能替代大仙儿,享用香港剧组开机时上贡的猪头。
来源:品品小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