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展厅里,一张泛黄剧照格外醒目:一位身着碎花衫的农村妇女,手捂嘴巴眼神灵动,嘴角藏着几分狡黠 —— 这是吴云芳在 1981 年电影《喜盈门》中塑造的「八卦村妇」形象。如今 34 年过去,这位曾用无数经典配角点亮银幕的老艺术家已 89 岁高龄,却
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展厅里,一张泛黄剧照格外醒目:一位身着碎花衫的农村妇女,手捂嘴巴眼神灵动,嘴角藏着几分狡黠 —— 这是吴云芳在 1981 年电影《喜盈门》中塑造的「八卦村妇」形象。如今 34 年过去,这位曾用无数经典配角点亮银幕的老艺术家已 89 岁高龄,却依然保持着戏比天大的初心,用低调与优雅书写着属于绿叶的传奇。
1934 年出生的吴云芳,从小就是弄堂里的文艺尖子。中学毕业时本打算成为幼儿园老师,却因一场新疆舞演出被上海青年文工团选中,误打误撞成了职业舞者。1957 年,文工团整建制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不会演戏的她从零开始,跟着张瑞芳、孙景路等前辈学走位、练台词。那时候拍《乔老爷上轿》,我演丫鬟,连怎么递茶都得反复琢磨。她回忆起处女作时仍带几分青涩。
60 年代,一场运动让她的演艺生涯停滞,直到 41 岁才重返银幕。此时的她已褪去少女的懵懂,却在《聂耳》中把刻薄小市民演得入木三分:斜睨的眼神、尖利的语调,连市井气都带着戏剧张力。导演桑弧夸她:这姑娘,把小人物的魂都演活了。
1981 年的《喜盈门》成为吴云芳的命运转折点。导演赵焕章让她饰演爱嚼舌根的仁文妈,这个与她本人性格截然相反的角色让她犯了难。为了演活这个角色,她特意跑到山东农村蹲守半个月,每天搬个小板凳坐在村口,观察农妇们纳鞋底、拉家常的神态。她们说话时总爱捂嘴,眼睛滴溜溜转,我就把这些小动作记下来。最终呈现的仁文妈,一出场就用折扇敲门槛的细节抓住观众,那句东家长西家短的碎嘴台词,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同年,她又在《小街》中饰演离婚妇女谢雪芳,与之前的外放表演截然不同:每场戏都含着泪,眼神里藏着愧疚与隐忍。导演杨延晋评价:她能把两种极端的角色都演到骨子里,这才是真正的演员。
退休后的吴云芳依然活跃在片场。2020 年客串《囧妈》时,她饰演孝子妈妈,即便只有三场戏,仍坚持提前三小时到剧组化妆,反复推敲台词节奏。导演说我是『片场教科书』,可我觉得,只要站在镜头前,就得对得起观众。2019 年,84 岁的她凭借 ifetime 成就获得金凤凰特别荣誉奖,颁奖礼上,她穿着素色旗袍,用颤抖的声音说:绿叶也有自己的光,只要用心去衬红花。
如今的她独居上海老式公寓,每日清晨都会在阳台练声,兴致来了还会哼两句《喜盈门》的插曲。女儿曾想接她同住,她却拒绝:我能自己买菜、逛公园,偶尔跟老姐妹们喝喝茶,日子过得比拍戏时还热闹。去年上影厂百年校庆,她穿着藏青呢子外套亮相,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面对镜头依然腰背挺直,笑容里带着旧时光的温润。
翻开吴云芳的作品表,30 余部电影、120 多部电视剧中,她几乎从未演过主角,却塑造了村妇、教师、母亲等上百个鲜活角色。在《高考 1977》中,她是给考生送鸡蛋的宿管阿姨;在《蜗居》里,她是絮絮叨叨的上海姆妈;甚至在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中,都能听见她配音的牛奶奶。有人说我是『万能配角』,我说这是福气 —— 不是每个演员都有机会演遍人生百态。
她的卧室墙上挂着与秦怡、向梅等老友的合照,背后写着张瑞芳当年的赠言:小吴,记住,角色无大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今 89 岁的她,依然用这句话丈量着自己的配角人生—— 没有红毯与鲜花,却用一辈子的认真,让每个小角色都成了观众记忆中的大演员。
从弄堂里的文艺少女到银幕上的国民阿姨,吴云芳用 89 载光阴证明:真正的优雅,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真正的演员,是甘当绿叶却自带光芒的纯粹。当我们在老电影里再次看见她的身影,看见的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光影记忆,更是一种把平凡角色演成经典的匠人精神 —— 这,才是娱乐圈最该追的星。
《原创文章,禁止抄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青涩菠萝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