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最强三十将武艺排名及档次划分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17 02:01 2

摘要:就武力体系而言,《说岳全传》属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凭借设定上虽不乏夸张成分,却不至于打破认知,不像隋唐系列动辄几百上千斤的兵器,一人打上百万的神绩。

就武力体系而言,《说岳全传》属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凭借设定上虽不乏夸张成分,却不至于打破认知,不像隋唐系列动辄几百上千斤的兵器,一人打上百万的神绩。

经过分析总结,鄙人在书中出场所有人物中共选出武艺最强的三十位,下面就按照他们的实力水平进行排序及档次划分,具体见仁见智。

罗延庆是罗成之后,没有战绩,但是能够明显看出作者是以其对飚杨再兴的,同时从他归顺岳家军后岳飞对其的启用方式也能看出他和伍尚志、杨再兴等属于同级战将。但是无论怎样缺少战绩是不争的事实,故而将之降档排名于此。

金兀术在前期算得上一流猛将,遇到岳飞之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连昔日的梁山五虎之一双鞭呼延灼都亡于其手,不过金兀术人设比较逗比,加上后期陆续有高手出世,四太子又屡次沦为背景板,导致其武艺被不少朋友小觑,实则在面对岳飞时,金兀术足足与之对战七八十合才落入下风,最终也仅仅是一招小败,可见其武艺还是相当高强的。

张从龙是金国老驸马,出场不久便战死沙场,不过从其与余化龙对战二十合不落下风,余化龙尚且需要以金镖取胜看怕是张从龙的武艺比之余化龙不遑多让,足以与金兀术同列。

李述甫因误会一拳打翻过金兀术;见面就让岳霖魂不附体,瞬息间便将之生擒。整体战绩虽不多,但怎么看都是个不下于岳飞的狠人,另外黑蛮龙的一身本事很可能也是来自于李述甫的传授,若非实战表现过少,只凭直觉愚以为他甚至应该再高出一两个档次。

岳飞属于老一辈标杆一样的人物,前期无敌于天下,随着剧情的深入逐渐开始有与之旗鼓相当的大将现身,到后来因身份地位的变化很少冲锋陷阵,不过从其同级将领的表现看,《说岳》明显倾向于青出于蓝,小一辈中很多勇将实力都要强过老一辈,这也算岳飞由将至帅的一个转型。

杨凡是洞庭湖匪首杨幺之弟,有小霸王之称,与杨再兴激战二三十合全然不落下风,要知道当时洞庭湖一方可是兵势大劣的,杨凡能够丝毫不受影响,可见除了技艺,心理素质也非常强大。可惜千算万算也没料到己方小将严成方已经暗中投敌,甚至还误以为对方是来为自己助战的,以致命丧其手。

杨再兴的综合战绩并不算出彩,比如对战牛皋十余合才将之击退,但是同样是面对岳飞, 他是同级将领中唯一差一点战胜岳飞的,当时岳飞和杨再兴约定败者向胜者投诚,结果一连斗了三日不分胜负,岳飞在睡梦中得杨延昭传授专破杨家枪的杀手锏,终于在第四日将杨再兴击败。

所谓杀手锏是需要诈败诱敌来趁机取胜的,然而双方既然只是赌输赢而非决生死,杨再兴为何要去追击?只要放任岳飞回阵,那么是不是诈败谁又说得清?杨再兴岂不是直接获胜?可惜作者钱彩硬是让杨再兴傻乎乎地追上去以致落败。在我看来,此处的设计非常不合理。另外,经常有人因杨再兴历史上“百人斩”的壮举而将之称作书中位列三甲的上将,还是那句话,历史是历史,小说是小说,不能混为一谈。

何元庆原为曹成麾下元帅,奉命镇守栖梧山,与岳飞两度大战不分胜负,后被设计两擒两纵,感念岳飞恩德归顺,后期亦有大战金弹子和陆文龙的战绩,基本与岳飞伯仲之间。

余化龙同样是和岳飞大战数日不分胜负,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用金镖打岳飞却被接镖反打,以致落败,但是这样的失利并不影响实力档次划分,让人比较纠结的是余化龙的具体排序。康郎山之战,余化龙数合就击败了牛皋,明显要比杨再兴的表现好,但是对战金弹子又仅仅十余合便落败,不如何元庆。所以只能说同级战将面对不同对手的作战风格不能完全采取等量代换。

伍尚志是岳飞的表妹夫,曾为杨幺麾下战将,不仅以火牛阵大败过岳家军,还曾和岳飞大战百合不分胜负。由于战绩偏少加上他是同级与岳飞战斗过的将领中打得时间最短的一位,故而排名相对偏后。

完颜寿和上面几位不是一个系统,他是后期出场的金国宗室,并没有与岳飞等人交战的记录。不过从他斩杀欧阳从善,令狄雷、余雷联手不敢恋战,并且四十余合不敌陆文龙看,其大体实力应该和岳飞同级。有人说余化龙、何元庆都参与过车轮战陆文龙,结果是不分胜负,那么被陆文龙所杀的完颜寿应该比他们低一个档次。但是余化龙、何元庆和陆文龙是对战二三十合不分胜负,很难说四十合后能不能支持得住,何况当时是车轮战,陆文龙是需要蓄力的,加上当时双枪将只有十六岁,比之后来对战完颜寿时的巅峰期要青涩三分,故而中和下愚以为完颜寿是具备与岳飞、杨再兴等一较长短的资格的。

周侗是岳飞的义父,同时王贵、张显、汤怀也都是他的学生,再往前的梁山好汉卢俊义、林冲在《说岳》的设定中也都是师承周侗(《水浒传》显然没有这种设定,同时也没出现过周侗这个人,讨论水浒的武评文章中若是您能看到周侗,只能说明文章的作者连水浒原著都没看过,是纯粹的半桶水)。由于周侗并无战斗表现,但又确实算得上有出场的高手,所以将之置于此完全是出于尊重,就剧情年其年过七旬来看,在岳飞大成后很可能实战已经强过迟暮之年的周侗了。

韩彦直也属于没有太多战绩但感觉很强的角色,从他和岳云在金军中来回冲杀数趟看,作者明显是刻画二小实力相当,不过韩彦直终究还是战绩太少,位列于此已经是极限了。有人说韩彦直挑死了金国大太子粘罕,这还不强?这类朋友基本也是没看过原著或者看了也没看明白的,粘罕只是地位高,武艺一塌糊涂,连牛皋都能数合将其击败,韩彦直秒杀他有什么奇怪的?

郑怀、张奎是为了衬托高宠而出场的,但是表现非常惊艳,郑怀三四合就生擒了牛皋,虽说有步战占优的成分,但生擒的难度比击败要大得多,所以他至少略强于杨再兴和余化龙是没什么问题的。而张奎与郑怀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观战的牛皋也认为二将旗鼓相当,所以理应同列。

二将一个是铁面董先之子,一个是马后王横之子,在后期出场的二代子弟中出类拔萃(前期出场的二代子弟一个比一个强,后期的则一个比一个龙套),他们都具备与杨继周、连儿心善单挑二十合的实力,明显比岳飞级将领甚至郑怀、张奎都要强,但是间接对比下要逊色于严成方。

曹宁是作者通过旁白指出强于陆文龙的上将,有人说所谓的“比陆文龙更狠”指的是心狠,这显然说不通,因为曹宁弑父心狠不假,但整部书下来都没有对陆文龙进行过类似描写,所以比较这个毫无意义,何况书中多次提到“狠”,无一例外都是指实力更强,武艺更高。

但是就战斗表现看,也难怪书友们要强行解读“狠”,因为除了挑杀金彪、徐庆两个龙套以及刺死战五渣父亲曹荣外,曹宁仅仅是连着数日四十合战平张宪和严成方(并非轮番上阵,而是一对一),远不如陆文龙车轮战宋将的强度大,而岳飞甚至连当时军中最强的岳云都没派出来,只能说作者此处写呲了。

关玲是大刀关胜之子,青出于蓝的典型,十二岁就驱虎过涧,和岳云两个一上一下将老虎对着扔,这怕是武松见了都要汗颜。同时关玲四五十合战平岳云,还是在他比岳云年幼的情况下完成的,实属不易。后期关玲还曾十余合大败金兀术,三十合战平粘得力,明显比岳飞级战将要强。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力量上差距过大,导致速败于山狮驼之手,而此战也能看出尽管关玲力量不弱,但在顶级猛将群体中可能还是稍微落后一些的,早些年和岳云扔老虎的时候,他也曾自认气力不如岳云。

严成方少年时的表现要好过成年之后,初出茅庐时与岳云大战八十合不分胜负,最终岳云依靠一招类似于回马锤的流星赶月才一招小胜。而后大战陆文龙、曹宁皆平局收场,不过朱仙镇一战曾因杀得太凶而陷入疯魔状,若非诸将相救差点战死。后期随岳雷扫北时理论上正值巅峰,实力应该有上涨,但是由于对手太强而落败。其实败阵不奇怪,关键是落荒而逃和他当初无惧一切反差有些大。

张宪的设定实力大体和严成方相当,无论车轮战陆文龙还是单挑曹宁,二将的表现都差不多,在高宠战死后岳云加入前那段时间他几乎算得上岳家军最能打的战将。不过力量上的不足是短板,在对战金弹子时,虽然其枪法令金弹子心中暗赞,但四十回合败阵明显不如岳云的表现好,当然了还是要远超岳飞级大将何元庆、余化龙。

陆文龙从某种程度上讲被高估了,或许是受连环画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对宋营诸将的战斗是一打五,实则这是一场车轮战,岳云、严成方、张宪、何元庆、余化龙轮番上阵,前三位与陆文龙斗三四十合,后两位则是二三十合,结果不分胜负,从战后五将坦言胜不得陆文龙能够看出其实力要略胜一筹,但是拿不下何元庆和余化龙即便是有留手的因素,却也可以看出在硬实力上陆文龙逊色于金弹子。愚以为他的武艺大体是大于等于岳云的。

岳云属于小一辈的战力标杆,同辈中有好几位与之相斗不分胜负,但除了陆文龙隐隐在其之上,严成方、关玲多少都在某些方面比之略逊一筹。从战斗结果上看,岳云和父亲一样一生无败,不过对战金弹子已经堪堪将败,说明比之有差距。其实最遗憾的是岳云给人的感觉是小一辈中最有潜力的,可惜没能成长到巅峰年纪便被害身亡,让我们没能看到他的最终上限。

粘得力是后期出场的金国大将,被很多人视作排名前五的存在,不过我觉得他的上限超不过陆文龙和岳云。因为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那场一人对战岳家军十小将其实是被误读的。当时他连续击败了数位岳雷麾下的二代子弟,接着四十合完胜对方四将,岳雷索性派出十员小将,而金兀术见状也派出了四位本国将军助战,尽管作者把笔墨都给了粘得力,但不可否认当时的情况其实是五打十而非一对十。有人认为那四员金将都是龙套,不堪大用,但岳家军出场这十位也都不是什么高手,所以这一战除了粘得力算高手,基本就是菜鸡互啄的状态。

另外还有一点,粘得力的双锤号称一百二十斤,冠绝全书,但他的实际力量比兵器重量相同的山狮驼有明显差距,因为对战关玲三十合粘得力并无半分优势,之所以高过关玲半档还是因为后来狄雷助战后,他力战二将保持了十合不败,可以视作略强于关玲。

黑蛮龙的战绩较少,但说服力十足,百合战平岳云,全无半分劣势,是小一辈与岳云交过手的几位中表现较好的,可以视作二将无限接近,略强于略微逊色于岳云的关玲、严成方、张宪。

金弹子出场时着实惊艳了一把,不仅读者如此,连他叔叔金兀术都瞠目结舌。因为当金弹子不理解四叔为何屡败于岳家军以致裹足不前时,金兀术的心里是小屁孩狗屁不懂,想着让他碰碰壁才准其出战。结果金弹子一出手就八九合胜董先,十余合胜余化龙,二十合胜何元庆,四十合胜张宪,几乎把岳家军的高手虐了个遍,而且通过这几战也能够看出金弹子的实力是要高过刚刚提到的陆文龙的。

而后面对战当时岳家军的最强大将岳云,二人先是四十合不分胜负,又斗了四十合后岳云渐渐遮拦不住,眼看就要落败,若非牛皋大喊“侄儿莫要走了他”让金弹子误以为金兀术叫自己,还回头去看,岳云是万万不会有机会一锤将之打落坐骑,削其首而还的。

常有人说无论怎样岳云都胜了,就没道理位列金弹子之下,我觉得若是按照这逻辑刽子手应该最厉害,多少大将都被他们一刀秒杀了。另外有人认为粘得力一招秒牛皋,而金弹子用了三四锤,说明粘得力实力在金弹子之上。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从整体战绩的角度看,金弹子明显更好一些,而且牛皋对战金弹子时是黄金年龄,到了对战粘得力时则已经是老将,虽然整体水平还没达到衰退的地步,但气力上肯定是有所下滑的。所以愚以为金弹子高于粘得力半档更合理一些。

连儿心善和金弹子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杀死他们的对手比他们落后半档。所不同的是岳云明显劣势于金弹子,但陆文龙是正面击杀连儿心善并且没有不敌或者下风的趋势,那么为何连儿心善还能高居于此呢?我觉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连儿心善三四十合就打得严成方落荒而逃,而当初陆文龙三四十合只是与严成方战平。而且陆文龙二三十合拿不下何元庆、余化龙,实在有些拉分,即便是车轮战也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其次,连儿心善二十余合就击败了董耀宗,这样的水平已经达到杨继周的高度了,明显比陆文龙那个级别要强。最后则是连儿心善与陆文龙一战存在特殊性,当时的情况是杨继周对战山狮驼,连儿心善对战陆文龙,连儿心善之所以被杀是由于山狮驼战死,以致心慌,手中的刀便出得慢了,于是乎被抓住时机的陆文龙一枪刺死。虽然是正面被击杀,但若因此说陆文龙的武艺高于连儿心善说服力是不够的,再加上连儿心善的其他战绩更好,故而位列其上。

二将的硬实力旗鼓相当,山狮驼力量非常大,镏金镋有一百二十斤,与粘得力的紫金锤并列第一,而且他的实际力量也相当惊人,一镋令关玲感到沉重,接着十来镋直接将之杀退。纵观全书做到如此迅速击败关玲级战将的唯山狮驼一人。

杨继周是杨再兴之子,但是在兵器选择上他并未使用杨家传统的金刀、银枪,而是力技结合的双铁戟。虽然他的力量大概率不如山狮驼,但差距也不至于大到被碾压,所以技艺上的领先弥补了这一差距,结果便是二人首次交锋大战过百合不分胜负。

不过在第二次比斗中,心知正面对敌很难战胜对手的杨继周只与山狮驼略斗数合便诈败而走,随即用回马戟将之刺死。这里不仅再次突出了杨继周技艺出众,完美结合升华了杨家的刀、枪技艺,也说明了山狮驼就是个缺心眼的铁憨憨,试想不久前二人斗了百合自己都没占到便宜,怎么就能相信对手这次数合间便敌不过了?只能说钱彩将金国战将设计的一个个都智商欠费。

无论怎样,二将实力伯仲之间毋庸置疑,因回马戟属于武技而非类似弓箭的辅助性手段,应该所做硬实力的一部分,故而杨继周位列山狮驼之上。

高宠排名第一我觉得没什么好解释的,当然了也有人说挑滑车只能说明力量大,而除了挑滑车高宠又缺少其他战绩,所以配不上天下第一的名头,这里有必要反驳一下。

尽管满打满算高宠只出场了两个章节,但他的表现可不止挑滑车,战绩也是相当过硬的。三四合生擒牛皋的郑怀被数枪杀得浑身是汗,与之伯仲间的张奎助战依旧二十合被压制。后来连牛皋这个添头也冲了上去,依旧被死死拿捏。最主要的是当时三将只当是强盗劫粮,于是奋力死战。反观高宠仅仅是为了军前献艺,不可能出全力,可依然已压倒性优势全面碾压三将。

另外,高宠正面只用了一枪就令金兀术再无抵抗之力,落荒而逃。尽管岳云和张宪也曾一招击败金兀术,但面对岳云时金兀术有伤在身,张宪又属于突袭,所以实力真正达到一招秒杀金兀术地步的实则只有高宠。而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岳飞可是七八十合才一招小胜金国四太子的,这样对比起来高宠属实强得有些可怕。

所以,即便高宠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但他曾经耀眼的光芒依旧无法遮盖,说他武艺冠绝全书,愚以为毫无争议。

以上便是《说岳全传》中最强三十将的武艺排名及实力档次划分,需要注意的是,《说岳》与现代评书《岳飞传》在很多细节上存在差异,还望诸君莫要混淆。

来源:烛影乱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