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王宇和花花领证结婚的消息一传出来,立刻在小城里炸开了锅。
2022年,王宇和花花领证结婚的消息一传出来,立刻在小城里炸开了锅。
有人说她“水性杨花”,才守寡两年就改嫁,还嫁给了自己小叔子,简直有违伦理;
有人说她婆婆“居心叵测”,怕儿媳改嫁影响小儿子前程,干脆撮合这段婚事;
也有人冷眼旁观,摇头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可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日子是我自己过的,日子好不好我知道,哪用别人来指指点点?”
这一句话,或许道尽了所有争议下,一个女人的勇敢选择。
不过,更多人是好奇经历了什么?为何会导致上述发展走向?接下来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01 突遭变故
王宇原本拥有许多人羡慕的生活,二十多岁便结婚生子,丈夫小吕体贴顾家,婆婆也明理开通。
婚后,小俩口有了爱情的结晶,两个孩子聪明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
小吕为了这个家四处跑长途,拼命挣钱养家,不顾辛苦不顾危险,只为能让妻儿过得更好一些。
王宇也懂事,从未抱怨丈夫不在身边,而是默默承担起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
即便怀着二胎,她也曾陪着丈夫一起跑车,只为多替丈夫分担一点辛劳。
那是一段说不出口的幸福,虽然忙碌但夫妻齐心、婆媳和睦,谁看了都说一声“好命”。
可命运最残酷的一点,就是从不打招呼就将一切打碎。
2020年7月,小吕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离世。
电话那头的“人还没救出来”,像是一把刀,把王宇的世界生生割裂。
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奔到事故现场,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签下那些手续……
她只记得自己在火葬场放声痛哭,像是要把一生的眼泪都流干。
小吕的离去带走了她的爱人、孩子父亲、这个家的顶梁柱,也带走了她对未来所有的安全感。
她曾一度崩溃,沉浸在过去的照片、聊天记录中无法自拔,每每看一次,就像再经历一次告别。
但孩子还在,生活还要继续。
王宇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把这个家撑起来。
正是这个时候,婆婆说出了那个“异于常人”的建议:
“你弟弟单着呢,也一直惦记你们娘仨,你们要不就一起过吧。”
王宇当场愣住,怎么可能?自己是嫂子是寡妇,是两个孩子的妈,怎么能嫁给自己亡夫的弟弟?
可是婆婆没有退缩:“你还年轻,不能一直一个人”。
看到王宇没反应,婆婆继续补充道:“花花是个实在人,最重要的是,他不会亏待你们娘几个。”
02 嫁给弟弟
这话听起来荒唐,可又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在丈夫出事之后,是花花跑前跑后料理后事,为王宇撑起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家。
两个孩子也亲近他,把他当作爸爸一样依赖。
王宇一边心里排斥,一边又不得不承认:有他在,好像真的安心了很多。
不过出于伦理、出于情绪、出于害怕流言蜚语,王宇还是拒绝了。
她不让花花再进家门,觉得那样会让人误会,让自己过不去心里的坎。
可花花没有生气没有退缩,只是悄悄地继续照顾孩子,继续帮家里修理水管、送米送菜。
婆婆也没有逼她,只是一次次来家里帮忙,陪她聊天照看孩子。
日子在悄无声息中缓缓推进,王宇慢慢发现,那份被打碎的安定感,似乎又一点一点回来了。
而让她真正动摇的,是两个孩子。
他们依恋地喊着“小叔叔”,追着他撒娇、讲故事、一起写作业,一举一动都让她想起了小吕。
那不是谁刻意替代谁,而是一种天然的亲近和信任。
王宇开始思考,若换做自己是旁人,看到这样一个人无条件为她撑起整个家,是否也会动心?
2022年,小吕去世两年后,王宇与花花登记结婚。
他们没有大办酒席,只是带着孩子、带着亲人,一起吃了顿饭。
婆婆笑得像个孩子,不住地说:“一家人还是一家人,太好了。”
王宇把领证的视频发到社交平台后,一时间议论四起。
有人谩骂有人质疑,也有人支持理解,她没有回应,只是在视频结尾写下一行字:
“他不在了,但我会带着这份爱好好活。结婚是我和他之间的事,幸福是我们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审判。”
这一行字,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现在的选择。
03 写在最后
落脚当下这个社会,永远不缺看客。
有人盯着你穿了什么衣服、嫁了什么人、走了哪条路;
有人对你的人生评头论足,却从来没为你做过哪怕一顿饭。
可真正的生活,不在别人的口中,而在自己的脚下。
王宇选择了重组,这不是遗忘只是走出悲伤,她接受了花花,更不是背叛只是珍惜现在。
她拥有了新的幸福,是对生活最大的不屈与回应。
人这一生太短,短到悲伤都不能久留,生活太重,重到必须有人帮你一起扛。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爱也该是两个人的决定,愿每个被世俗捆绑的女人,都能听从自己的心声。
只要你觉得幸福,别人的声音,不过是风声罢了!
来源:探长